李静
- 作品数:10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艺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抗战时期音乐戏剧在广西的创作和演出被引量:1
- 2016年
- 广西的抗战音乐活动是中国抗战音乐史上的重要阶段,音乐戏剧则是广西抗战音乐中浓墨重彩的一章,促进了广西抗战音乐活动的蓬勃发展,也为日后中国新歌剧、舞剧的成长奠定了基础。文章论述了抗敌宣传第一队在广西的演出,新安旅行团、刘式昕与舞剧《虎爷》,以及《军民进行曲》在桂林的演出及中国新歌剧的建立。
- 吴佳文李静
- 关键词:抗日救亡运动音乐戏剧
- 坚持特色 惟实励新——2021年第十届中国——东盟音乐周述评被引量:1
- 2022年
- 由广西艺术学院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一东盟音乐周于2021年11月2日至6日在南宁成功举行。五天的时间里,计有交响乐两场,民族管弦乐一场,室内乐四场,世界民族器乐、大提琴作品、声乐专场各一场,另有歌剧一场。此外,尚有高峰论坛两场。此次中国一东盟音乐周由于岁末疫情的变化,主办方克服困难,在防疫优先的原则下使一年一度的音乐盛会得以正常举行。也正因如此,本土音乐家责无旁贷地担起了本届音乐周的扛鼎职责。
- 李静
- 关键词:民族管弦乐民族器乐室内乐交响乐
- “淡和”的琴乐观——从《谿山琴况》谈起被引量:1
- 2018年
- 《谿山琴况》中的音乐美学思想沿袭了儒家的"中和"审美观,兼收道家的"淡远"审美意境,继承、总结了前代古琴家的理论与思想,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自成体系的"淡和"琴乐观,对古琴音乐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这对我们了解、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古琴艺术理论,具有巨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 李静
- 关键词:琴乐
- 论采茶戏中的音乐文化形态研究
- 2017年
- 我国的传统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其中的采茶戏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之一。它的唱腔高亢优美,同时带有强烈的地方特色,戏词幽默诙谐,多为描写茶农辛勤劳作的状态,除此之外,采茶戏的乐器种类灵活,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进行变化,极大地降低了场地对表演的限制。本文拟从采茶戏本身的特点和优势出发,探讨音乐文化形态的类型,并将二者结合,分析采茶戏的特色音乐形态,以期在当今时代中得到新生。
- 李静
- 关键词:采茶戏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
- 从《青楼集》看元代音乐的雅俗共融被引量:5
- 2009年
- 元代的《青楼集》将艺妓作为主要对象,记述元大都以及南方大城市的歌妓、艺人120余人在不同方面的艺术造诣。同时还记录了她们与当时的一些达官显宦、文人才士、戏曲散曲作家的应酬和交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元代音乐,特别是元杂剧的繁荣状况及元代艺人的生活情景。自古文人儒士追求高雅,而青楼女伎处于社会底层,以卖身和表演为生存手段。然而在《青楼集》中我们却可以看到文人和艺妓打破了这一千年屏障,造就了文学和音乐的繁荣。本文总结了从该著作反映出的元代音乐文化呈现的雅俗共融之特征,并试图从历史、社会及音乐发展的角度探讨这一音乐文化特征的必然性。
- 李静
- 关键词:《青楼集》艺妓文人音乐
- “一网通办”助推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研究——以广西艺术学院为例
- 2024年
- 广西艺术学院通过“一网通办”项目构建校级融合服务平台,整合了教学、科研、学生事务、财务、校园生活及校务服务等业务系统和数据资源,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并向着构建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目标迈进。该项目采用平台+微服务架构,以企业微信为接入点,提供便捷的教学服务和办公查询功能,有效解决了信息孤岛和沟通不畅的问题。关键技术包括零信任认证、消息中心、智能客服、低代码等,这些技术优化了平台架构,创新了用户体验,探索了数据治理,以用户为中心,推动了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升了管理效率和服务体验,助力学校向教学服务型大学转型。
- 程远冲李静陆发例张甜
- 关键词: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