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静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辽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 3篇艺术

主题

  • 3篇文学
  • 2篇电视
  • 2篇电视剧
  • 2篇叙事
  • 2篇约定俗成
  • 2篇视域
  • 2篇女主人公
  • 2篇主人
  • 2篇主人公
  • 1篇代文
  • 1篇单向度
  • 1篇性别
  • 1篇性别焦虑
  • 1篇性别文化
  • 1篇性别政治
  • 1篇学术
  • 1篇学术论坛
  • 1篇严歌苓
  • 1篇隐喻
  • 1篇殖民

机构

  • 8篇辽宁社会科学...
  • 1篇云南农业职业...

作者

  • 8篇李静
  • 1篇张孟娟

传媒

  • 3篇艺术广角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党政干部学刊
  • 1篇山西高等学校...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中国现代文学国难叙事学术论坛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九一八国难文学集成与研究”论证会综述被引量:1
2015年
由《社会科学辑刊》编辑部举办的"中国现代文学国难叙事学术论坛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九一八国难文学集成与研究'论证会",2015年8月4日在沈阳召开。来自北京、吉林、山东、江西、河北、天津等地有关专家共30余人参加会议,并就会议主题展开研讨。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牟岱研究员在致辞中提出,国难文学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反侵略行动,研究国难文学,有益于全民族深刻、准确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实施的多种侵略罪行和灭华野心,
李静
关键词:现代文学日本军国主义
高满堂工业题材作品中的工业精神变迁与父权制隐喻
2012年
在高满堂工业题材作品中,父权制隐喻与旧工业精神所隐含的价值独断性、话语霸权性和宏大叙事性之间存在着契合的关系。分析其中"中心"与"边缘"矛盾冲突的产生和消解、女性话语的挣扎与获胜和核心冲突的转移,可以反观工业精神和工业伦理由霸权到自由、由独断到对话、由宏大叙事到走向微观叙事的历史变迁。
李静
关键词:高满堂父权制宏大叙事
“大女主戏”的新走向及内在的性别焦虑被引量:5
2018年
“大女主戏”作为一个新出现的电视剧名词,在大众间约定俗成,其内涵并无明确的界定。一般来说,大女主戏一定是以一位女陛主人公为核心而展开的,其元素包含女主人公的成长、谋略、争斗、爱情、亲情等,且这位女主人公需要获得一定的权力、地位。采取这个定义,则多年来一直热度不衰的宫斗剧、宅斗剧,如前些年的《甄嫒传》,和目前热播的《延禧攻略》《如懿传》,都可以算做大女主戏。但如果采取狭义的定义,则这位女主人公需要有超越个人恩怨情仇的事业或理想追求,取得显著的成就,如《武媚娘传奇》《芈月传》《楚乔传》《将军在上》《扶摇》等,其含义大致相当于网络文学的“女尊”。
李静
关键词:女主人公性别约定俗成网络文学电视剧
比较视域中的国产剧大女主戏爱情叙事被引量:1
2019年
从《甄嬛传》《武媚娘传奇》《芈月传》的热播开始,大女主戏就成为一个热词,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大女主戏”作为一个新岀现的电视剧名词,是在大众间约定俗成的,并无明确的界定。一般来说,大女主戏是以一位女性主人公为核心而展开的,其元素包含女主人公的成长、谋略、争斗、爱情、亲情等。
李静
关键词:爱情叙事比较视域国产剧女主人公约定俗成电视剧
从生态文艺的缺失到生态文化的失语——谈东北生态文化的现状与传统生态文艺缺失的关系
2014年
在建立在模式化认知基础上的"生态文化地图"上,一个区域生态文化的影响力与该地区生态文艺的发展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东北地区生态文化的"失语"状态,也要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传统生态文艺的匮乏。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特质的差异——前者更具生态性而后者更具人文性,前者更注重建立物我互构基础上的生态审美模式而后者更倾向物我对立基础上的批评反思,决定了特定区域现代文化的发展未必能自动补救传统生态文化的不足,要发展东北地区的生态文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中生态质素的吸收。
李静
关键词:生态文化生态文艺
单向度的性别政治——谈儒家性别文化对女性的内置与同化被引量:1
2019年
古代中国的性别政治中,有一个西方女性主义批评不曾涵盖的问题——父权制社会文化秩序对女性的内置与同化。儒家性别文化的“男尊女卑”不同于西方男性优越论的“男优女劣”,不是本质认定而是人伦关系约定,在尊卑差序的交互中具有相对性,中国女性可藉由“忠”“孝”的交互之维而获得“卑中之尊”的地位。但“女主内”的限制,使女性虽被内置于父权制秩序中却无权参与制定或修改这一秩序,她们的权力主要施加在更加卑微的女性身上,最典型的形式就是妻施于妾、婆施于媳。这在女性内部形成了权力关系,使女性发挥父权制原则、伦理去统治女性,这就使中国的男权统治成功地消解了它的对立面,实现了单向度的、不遭阻力不遇反抗的性别统治。
李静张孟娟
关键词:性别政治单向度内置
东方式的女性,东方式的自由
2016年
现代中国的女性主义思想,是五四时期从西方输入的,它的基础是标举独立、平等、自我与个性的现代西方自由观。经过百余年,这种女性观早已成为且至今仍是女性观的主流。而当下的知识界,诸如身体话语、符号女性主义等后现代女性观也纷纷涌入,以更激进的姿态呼唤着比权利平等、人格独立和个性解放更深层的女性自由。如今,我们可能已经习惯性地认同了,所谓自由就是西方式的以个人为本位的自由。
李静
关键词:女性观人格独立严歌苓后现代权利平等
后殖民视域中的个案:过渡时期澳门文学的中华性
2012年
《澳门日报》副刊是澳门文学最重要、最核心的载体,以它为主要案例,可以充分探讨回归过渡时期澳门文学的特征。首先指出澳门文学在"后殖民"语境中的特殊性及其与中华文化圈不可分割的关系,从历史角度分析造就这种特征的根源;再探讨回归过渡期澳门文学的中华性,并分析文化身份认同与现代性反思的微妙契合、自觉靠拢的实践与文化特质的模塑的共同作用、本位文化与西方文化关系的可能选择等问题。
李静
关键词:后殖民澳门文学中华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