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梅
- 作品数:15 被引量:25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冬种黑麦草最终割草时间对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8
- 1999年
-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对冬种黑麦草最终刈割时间对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设计的4种时间间隔中,间隔15d的处理最为理想,对早稻的分蘖、生长高度、有效分蘖、穗长、千粒重和产量等性状在该处理条件下表现最佳。因此,建议IRR系统中黑麦草和早稻前后作采用15d的间隔时间。
- 辛国荣杨中艺李雪梅李雪梅
- 关键词:黑麦草冬种意大利黑麦草早稻
- 有效微生物群控制富营养化湖泊蓝藻的效应被引量:159
- 2000年
- 在藻型富营养化的湖泊水体中应用有效微生物群菌剂的结果表明,有效微生物群对水体的透明度、叶绿素a含量的改善有明显的效果,可有效抑制藻类的生长,防止水华的发生,改善景观.在投入有效微生物群后,透明度迅速提高,2个月后,透明度提高了433%;水体表面的叶绿素a含量在1个月后下降了965%并维持在1379mg/m3以下;水深05m处的叶绿素a含量在投放菌剂期间及之后1个月保持在100mg/m3以下;在投放菌剂后溶解氧有暂时的下降,较本底值772mg/L下降了258%,但很快持续上升至1299mg/L;生化需氧量在投放菌剂期间及之后1个月变化不大,仅上升39%;停止投放菌剂后1个月左右,总N、总P含量和高锰酸盐指数均下降至最低点,分别下降了60.2%,58.1%和57.2%.停止使用有效微生物群约1个半月后,试验区的透明度、总N、总P、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生化需氧量均有反弹现象,但一直未见“水华”发生.
- 李雪梅杨中艺简曙光黄增贤梁近光
- 关键词:藻类有效微生物群湖泊富营养化蓝藻
- 莫泽斯·赫斯异化理论研究
- 异化问题历来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力图遵循思想自身发展的轨迹,将赫斯异化理论归置于它的历史文本,通过历史地解读赫斯异化理论文本动态地呈现赫斯异化理论的思想历程,试图探析前人异化思想对赫斯异化理论的作用以及赫斯异化理论...
- 李雪梅
-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作用机制探讨
-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复杂病变,涉及多种细胞的相互作用,包括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以及淋巴细胞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进展最终影响受损器官灌注,导致心脑血管疾病。A...
- 李雪梅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调节性T细胞转录因子
- “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根际效应研究 Ⅳ.黑麦草根际土壤性状及其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1
- 2004年
- 探讨了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根际非根际土壤性状差异以及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土壤分析表明:根际比非根际土壤的pH值低1.6%,而土壤电导率高19.3%,根际土壤多糖、酒石酸、苹果酸、乙酸、柠檬酸、琥珀酸含量分别比非根际土壤高9%、12.5%、8.3%、24.4%、12.5%、7.7%;土壤微生物的差异更为明显,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分别高12倍、3.1倍和9倍,同时,根际土壤中的酶活性也比非根际土壤强,其中土壤脱氢酶、蛋白酶、磷酸酶、脲酶活性分别高37.1%、36.5%、70.6%、35.7%。水稻幼苗盆栽试验表明,在不同施肥条件下,根际土壤栽培的水稻幼苗的株高、单株叶面积、地上部地下部干物质积累量、根长、根数、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和根系活力均不同程度地高于非根际土壤。可见,黑麦草的根际效应对于改良稻田土壤理化和生物性状有重要的作用,并有利于后作水稻幼苗的生长。
- 辛国荣李雪梅杨中艺
- 关键词:意大利黑麦草水稻土壤性状
- 透射电镜高分辨图像的数字成像质量
- 2006年
- 入射电子束的相干性和曝光时间是获得高质量透射电镜图像的重要因素,因为其直接影响着图像的分辨率、衬度和信噪比.CCD(charge-coupled device)数字成像系统的灵敏度、线性度、动态范围和量子探测效率DQE(detective quantum efficient)明显优于底板[1],且在图像采集与后处理上更简便,已成为目前透射电镜中最高效的图像记录系统.本文将从这两方面讨论使用CCD获得高质量透射电镜数字图像所需的实验条件.……
- 梁超伦江丹杜金菊廖成竹李雪梅赵文霞
- 碧溪岭石榴石橄榄岩的橄榄石中针状磁铁矿出溶体成分的不均匀性被引量:3
- 2006年
- 运用电子探针Map图分析技术在碧溪岭石榴石橄榄岩的橄榄石中发现了磁铁矿针状出溶体成分不均匀的现象,即同一岩石样品的橄榄石中针状出溶体既有前人发现的含钛铬磁铁矿,也有本文发现的含铬钛磁铁矿和磁铁矿两种针状出溶体。研究认为,针状出溶体成分出现的差异可能是由于Ti和Cr在原始的β_橄榄石相中分布不均匀所致,这种出溶体的出现暗示这些橄榄石可能是由地幔特有的尖晶石结构相转变而成,为确定这些橄榄岩的来源深度和大陆俯冲过程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
- 赵文霞胡育贤李雪梅廖成竹杜金菊江丹
- 关键词:橄榄石石榴石橄榄岩
- 广州市湖泊藻类污染治理的生态学研究
- 湖泊富营养化是目前国际化关注的环境问题.湖泊营养负荷增加造成浮游植物大量繁殖,从而引起藻类水华的出现,这一现象几乎已成为湖泊富营养化的标志.目前富营养化的防治措施方面尚未达到完善程度,尤其在藻类水华污染控制上.该文对富营...
- 李雪梅
- 关键词:富营养化控制藻类污染有效微生物群铜绿微囊藻
-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卡冈美学思想研究
- 卡冈是苏联美学家中享负盛名的代表人物。一方面,他遵循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则,并一以贯之地将之运用于专业领域;另一方面,他注重探求美学的哲学方法论,以求打开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新局面。在卡冈的美学体系中,这两方面具体为审...
- 李雪梅
- “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的根际效应IV 黑麦草根际土壤性状及其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 辛国荣李雪梅杨中艺
- 探讨了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根际非根际土壤性状差异以及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土壤分析表明:根际比非根际土壤的pH值低1.6%,而土壤电导率高19.3%,根际土壤多糖、酒石酸、苹果酸、乙酸、柠糠酸、琥珀...
- 关键词:
- 关键词:水稻根际效应土壤性状意大利黑麦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