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铭源

作品数:84 被引量:593H指数:14
供职机构:澳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澳门特别行政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27篇专利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8篇细胞
  • 17篇血管
  • 16篇斑马
  • 16篇斑马鱼
  • 14篇药物
  • 10篇内皮
  • 9篇血管新生
  • 8篇药理
  • 8篇中药
  • 7篇内皮细胞
  • 7篇分子
  • 6篇动脉
  • 6篇动脉粥样硬化
  • 6篇皂苷
  • 6篇促血管新生
  • 5篇毒性
  • 5篇异黄酮
  • 5篇神经退行性
  • 5篇抗动脉粥样硬...
  • 5篇黄酮

机构

  • 77篇澳门大学
  • 14篇遵义医学院
  • 6篇上海中医药大...
  • 6篇香港中文大学
  • 4篇广东省中医院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暨南大学
  • 2篇广州医学院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香港理工大学
  • 2篇澳门科技大学
  • 1篇国家食品药品...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日本东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84篇李铭源
  • 19篇王一涛
  • 15篇崔国祯
  • 12篇张在军
  • 9篇许贝文
  • 9篇黎晌
  • 7篇万建波
  • 6篇王佑华
  • 6篇李绍平
  • 5篇胡光
  • 5篇洪思佳
  • 5篇李国辉
  • 4篇徐国荣
  • 4篇杨彬睿
  • 4篇杨子峰
  • 4篇关文达
  • 3篇刘艾林
  • 3篇李振华
  • 3篇王亮
  • 3篇周昕

传媒

  • 10篇中药药理与临...
  • 3篇遵义医学院学...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中华结核和呼...
  • 2篇中草药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2篇中药新药与临...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中国药业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10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斑马鱼:构建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的新型模式生物被引量:3
2012年
动物模型是揭示人类发育机制、疾病机理和和进行药物筛选的重要工具。由于斑马鱼具有胚胎透明、神经系统发育迅速、与人类相关基因和信号通路有高度同源性及可应用于高通量筛选等特点,已经被成功用于建立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模型。本文将介绍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近年来在构建几种主要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方面的进展和这些模型在相关药物筛选方面的应用。
许大平张在军李铭源
关键词:斑马鱼模式生物
黑升麻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对黑升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试验进行综述。方法利用国外权威数据库,查找相关的黑升麻临床试验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研究表明黑升麻能较好地缓解围绝经期的症状。结论黑升麻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具有潜力的药物。
奚玮玮李铭源王宁生宓穗卿王一涛
关键词:黑升麻围绝经期综合征潮热
淫羊藿苷对受损斑马鱼胚胎血管发生的促进作用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以损伤转基因斑马鱼胚胎为模型研究淫羊藿苷对受损血管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VRI)制备斑马鱼胚胎的血管损伤模型,3 h后给予不同浓度(30 100,300μM)的淫羊藿苷处理24、48 h,之后对胚胎体节间血管和肠下静脉进行拍照并计数。结果给予VRI作用3 h后观察到受损血管数量不到10条。3个浓度的淫羊藿苷均可促进受损的斑马鱼血管发生,其促血管发生的作用在48 h时较为明显,100、300μM的淫羊藿苷组体节间血管数量分别为22条和26条左右。结论淫羊藿苷可促进受损的斑马鱼体节间血管和肠下静脉的发生。
李菲黄晓慧龚其海李铭源董红心石京山
关键词:淫羊藿苷斑马鱼胚胎血管发生
Dll4-Notch信号传递途径在血管发生中的作用被引量:16
2008年
血管发生(angiogenesis)依赖多种促进血管发生因子和抑制血管发生因子之综合的交互作用所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Notch信号传递途径(Notch signaling pathway)参与此过程。之前研究已证明Notch信号传递途径在胚胎发育和肿瘤血管发生(tumour angiogenesis)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最近研究则发现在血管发育过程中Dll4-Notch信号传递途径扮演着前所未知的新角色,并阐明因Notch信号传递减少而引起血管缺陷之机制,从而揭示破坏肿瘤血管发生的新药物靶点。本文着重于介绍Notch信号传递途径的组成;Dll4-Notch在血管发生中的作用;以及Dll4-Notch对肿瘤治疗的意义。
欧喜笑李铭源
关键词:NOTCH基因DLL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桃仁的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被引量:70
2007年
修春李铭源宓穗卿王一涛
关键词:化学成分桃仁活血化淤中药蔷薇科植物活血祛淤
乌头碱致斑马鱼和人心肌细胞心率失常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天然产物乌头碱致斑马鱼和人心肌细胞心率失常模型建立的可行性。方法将2 d大的心脏表达绿色荧光的斑马鱼幼鱼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0.1%DMSO)和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1,3,10μmol·L^(-1)乌头碱),每组12条。作用1 d后,用活细胞工作站系统成像并分析斑马鱼心室跳动相对荧光的强度和心室的心搏量。将人胚胎干细胞诱导成具有跳动功能的心肌细胞,经1μmol·L^(-1)乌头碱作用后,分析其自动跳动时钙离子的闪烁情况。结果经乌头碱作用1 d后的斑马鱼幼鱼,对照组心博量为(233.89±30.09)p L,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的心博量分别为(177.23±29.05),(136.32±43.34),(42.63±23.34)p L,其中,高剂量实验组心搏量显著减少(P<0.05)。作用10min后的人心肌细胞,对照组钙离子振荡频率和振荡幅度分别为21.67±2.86,102.20±7.35,低剂量实验组钙离子振荡频率和振荡幅度分别为46.66±6.66,57.06±6.63,药物处理后,钙离子振荡频率显著增加(P<0.05),振幅显著降低(P<0.05)。结论经乌头碱作用后,斑马鱼幼鱼和人心肌细胞均表现出心率失常的特征,为抗心律失常药物开发提供了体内外药物筛选模型。
崔国祯李婷英师伟王亮李铭源
关键词:心律失常乌头碱斑马鱼人心肌细胞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舒尼替尼所致H9c2细胞损伤及斑马鱼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ⅡA sulfonate,STS)对抗肿瘤药物舒尼替尼(Sunitinib malate,Sut)在H9c2细胞和斑马鱼引起的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H9c2细胞经药物处理8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用钙离子荧光探针Fura-2 AM观察细胞内游离钙离子的变化;选择发育正常的48hpf(hour post fertilization)斑马鱼胚胎,经药物处理48 h后观察96 hpf斑马鱼心脏形态和功能的变化。结果:10μM舒尼替尼使细胞的活性降低,胞内Ca2+浓度升高;丹参酮ⅡA磺酸钠共同给药组使细胞活性显著提高,10μM时效果最好;同时其也可以抑制胞内Ca2+的升高。在斑马鱼模型中,5μM舒尼替尼心率降低,心包水肿形成,SV-BA/体长的比值增加;100μM丹参酮ⅡA磺酸钠共同给药组对上述损伤均有保护作用。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一定程度上能拮抗舒尼替尼引起的心脏毒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钙通路有关。
黄晓慧崔国祯王亮李铭源
关键词:心脏保护舒尼替尼心脏毒性
分离自益智仁的新抗神经变性天然化合物及其全合成
本发明涉及分离或衍生自益智仁的新化合物、化学合成的新化合物,制备该新化合物的方法以及其作为用于治疗神经变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症的神经保护剂或药物的用途。
李铭源张在军李国辉
文献传递
斑马鱼模型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中药及中药复方是一个复杂系统,中药药效物质是中医药发挥临床治疗作用的基础,中药药效筛选和评价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引进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问题。斑马鱼作为新型模式动物的优势正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宽广,其在中药...
王佑华黎晌杨彬睿张伦青周昕李铭源
关键词:中药制剂药效评价药理实验
一种用于治疗肺癌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肺癌的药物组合物,其包含姜黄素(curcumin)和芬维A胺(fenretinide),姜黄素和芬维A胺的摩尔比值为(10~30):(4~6)。经实验证明姜黄素能明显增强芬维A胺的抗肺癌效果,两者...
崔国祯李铭源王亮陈焕嫌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