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茜

作品数:8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岩原鲤
  • 2篇养殖
  • 2篇幼鱼
  • 2篇圆口铜鱼
  • 2篇铜鱼
  • 2篇头肾
  • 2篇人工养殖
  • 2篇细胞
  • 1篇学业
  • 1篇学业成就
  • 1篇养殖条件
  • 1篇应激
  • 1篇鱼类
  • 1篇园林
  • 1篇园林设计
  • 1篇园林应用
  • 1篇植物景观
  • 1篇日摄食量
  • 1篇摄食
  • 1篇摄食量

机构

  • 8篇华中农业大学
  • 5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8篇李茜
  • 5篇冯宪斌
  • 5篇朱永久
  • 5篇杨德国
  • 5篇赵建华
  • 4篇何勇凤
  • 2篇陈建武
  • 2篇吴兴兵

传媒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生命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九江市小型花卉园林应用调查研究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九江市园林应用中的小型花卉。小型花卉包括自然生长高度不超过3m的草本花卉和灌木。由于其体型的小巧,能实现植物景观的精细刻画,反映一个城市绿化、美化的细节和水平。通过对国内外主要文献的阅读和研究,结合所学知...
李茜
关键词:植物景观园林设计
文献传递
匙吻鲟混养池塘中浮游生物的变化被引量:2
2012年
以江汉平原常见厚淤泥小型池塘为研究对象,以放养鳙的混养池塘为对照,于2009年4-12月研究主养草鱼混养匙吻鲟的池塘中浮游生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浮游植物中蓝藻、绿藻的数量在试验期间较高,处于优势地位,但裸藻生物量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贡献最大;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和数量在6-8月份处于高峰期,但总体处于较低水平;试验期间小型浮游生物(小型浮游植物和小型原生动物)数量增加,并占据优势;氮磷比与绿藻、裸藻的生物量显著相关;匙吻鲟放养池塘中的浮游生物与鳙放养池塘中的差异不明显.可见,在江汉平原常见厚淤泥小型池塘中混养匙吻鲟是可行的.
陈建武朱永久赵建华冯宪斌李茜杨德国
关键词:池塘混养浮游生物
急性操作胁迫对养殖圆口铜鱼头肾免疫功能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在野外条件下人工模拟操作胁迫,应用光镜、电镜对头肾组织结构进行组织学观察,研究了正常和胁迫状态下养殖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头肾的组织结构、细胞结构及数量,以及血液、头肾中酸性磷酸酶(A...
李茜
关键词:圆口铜鱼免疫酶
人工养殖圆口铜鱼头肾组织学特征及操作胁迫对其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石蜡切片和组织涂片技术,对人工养殖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在正常和操作胁迫下头肾的组织、细胞形态结构及细胞数目进行研究,并探讨了其在操作胁迫后0.1、4、24 h的变化特征。石蜡切片观察发现,圆口铜鱼头肾实质中无肾单位,主要由淋巴组织、造血组织、血管、肾间组织及黑色素巨噬细胞组成。各组织及细胞结构形态正常,分布规则。在操作胁迫后0.1、4 h时,头肾中黑色素巨噬细胞数量较正常组显著增多,形成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同时肾间组织增生,肾间细胞面积、核面积和核直径均有不同程度增大;在操作胁迫后24 h时,黑色素巨噬细胞数量和肾间细胞面积、核面积、核直径均减小,并均低于正常组。组织涂片观察发现,正常圆口铜鱼头肾中主要有6类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血栓细胞。应激后不规则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数量和嗜碱性粒细胞持续减少;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在应激后0.1 h短暂增多,随后持续降低;血栓细胞数量持续增加。研究表明,圆口铜鱼头肾组织和细胞在应激后较短时间(0.1、4 h)内发生显著变化,部分组织的生物功能在24 h时逐渐恢复正常。本研究可为圆口铜鱼及其他硬骨鱼类头肾的组织学研究、养殖与驯化过程中的健康监测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李茜杨德国朱永久赵建华吴兴兵何勇凤冯宪斌
关键词:圆口铜鱼头肾红细胞白细胞
研究生全面收费政策与学业成就的关系模型及影响机制研究
2013年2月28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从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按照“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的原...
李茜
关键词:学业成就
文献传递
人工养殖条件下岩原鲤幼鱼排空率与摄食量被引量:7
2012年
在室内微流水养殖条件下,以水蚯蚓(Limnodrilus sp.)为饵料,应用现场胃含物法,研究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Tchang)]幼鱼的排空率和日摄食量。结果表明:岩原鲤幼鱼摄食强度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呈现较典型的单峰分布特征,其摄食强度高峰时间在0:30到6:30;在实验水温18.6℃时,用湿重表示胃含物质量,线性、指数和平方根3种常用模型均可较好拟合岩原鲤幼鱼[体质量(3.30±0.94)g]的排空率实验数据(df=18,P<0.001),综合评价结果进一步表明,其中指数模型拟合度最好,所得模型为St=0.139e-0.169t(r2=0.952,P<0.001);同时得到岩原鲤幼鱼的排空率(以湿重计)为0.169 g/(100g.h)。实验得到养殖岩原鲤幼鱼的日摄食量(湿重)为24.91 g/(100g.d);应用Elliott-Persson模型评估得到自然环境中岩原鲤幼鱼日摄食量(以湿重计)Cd=14.309 g/(100g.d)。研究建立的岩原鲤幼鱼空消化道重(EDW)-体长(BL)-体质量(BW)经验关系式为EDW=0.24(BW/BL)1.547-0.139(n=83,r2=0.89)。研究表明,指数模型最适于描述岩原鲤幼鱼胃排空特征,Flliott-Persson模型在野外环境中岩原鲤幼鱼摄食评估上具有较大适用性。这些结果可为岩原鲤幼鱼摄食生态的定量研究及环境容纳量评估提供基础资料。
冯宪斌杨德国李茜朱永久何勇凤赵建华
关键词:岩原鲤胃排空率日摄食量
试验条件下岩原鲤幼鱼栖息地适宜性模型及最小栖息面积估算被引量:6
2013年
在室内微生境模拟条件下,应用试验生态学方法,分别评估了岩原鲤幼鱼对底质、光照、水深3种生境因子的适宜性指数(HSI),建立了其栖息地适宜性模型,并初步估算了岩原鲤幼鱼的最小栖息面积.结果表明:岩原鲤幼鱼对底质、光照、水深3种生境因子的适宜栖息范围分别为砾石直径10~15cm、光照强度0.2~1.8lx、水深范围0~15cm(离底距离);其适宜性指数表达式分别为SIS=1.7338e-0.997x(R2=0.89,P<0.01,SIS为底质适宜性指数,x为砾石直径)、SIL=3.0121e-1.339x(R2=0.93,P<0.01,SIL为光照适宜性指数,x为光强)、SIW=2.4055e-1.245x(R2=0.97,P<0.01,SIW为水深适宜性指数,x为水深).算术平均法最适用于岩原鲤幼鱼的栖息地适宜性模型估计,最适模型为HSI=(SIS+SIL+SIW)/3.共发现7组岩原鲤幼鱼建立并维持着相对稳定的栖息地范围,其栖息地面积范围为628~2015cm2,平均值为1114cm2.
冯宪斌朱永久李茜何勇凤赵建华杨德国
关键词:岩原鲤生境因子
鱼类应激生物学研究与应用被引量:32
2011年
近年来,随着应激医学和动物应激生物学的发展,鱼类应激生物学的研究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该文阐述了应激的概念、鱼类应激的发生及危害,主要从生理、行为方面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鱼类应激生物学最新的研究技术和方法,从苗种培育和改良、药物缓解、改善养殖环境、科学管理与规范化操作等方面介绍了相应的缓解措施。文章最后分析了鱼类应激生物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总结鱼类应激生物学的研究状况,为其在水产健康养殖及鱼类保护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赵建华杨德国陈建武朱永久李茜冯宪斌何勇凤吴兴兵
关键词:鱼类应激生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