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育强

作品数:25 被引量:149H指数:8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文化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电气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9篇光伏
  • 9篇电网
  • 8篇并网
  • 7篇配电
  • 7篇配电网
  • 7篇光伏系统
  • 5篇电流
  • 5篇继电
  • 4篇继电保护
  • 4篇光伏并网
  • 4篇高校
  • 4篇电保护
  • 3篇电流保护
  • 3篇电站
  • 3篇短路
  • 3篇配网
  • 3篇阻抗
  • 3篇最大功率
  • 3篇接入
  • 3篇距离保护

机构

  • 24篇新疆大学
  • 9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新疆工程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甘肃省电力公...
  • 1篇国网新疆电力...
  • 1篇国网新疆电力...

作者

  • 24篇李育强
  • 19篇晁勤
  • 6篇宋国兵
  • 6篇王维庆
  • 5篇张尧
  • 5篇王一波
  • 3篇索南加乐
  • 2篇刘清贵
  • 1篇王志文
  • 1篇李凤婷
  • 1篇郭建伟
  • 1篇希望
  • 1篇熊发政
  • 1篇陈丽娟
  • 1篇张宏立
  • 1篇张亚新
  • 1篇何世恩
  • 1篇袁铁江
  • 1篇任娟
  • 1篇王婷

传媒

  • 7篇电力系统保护...
  • 4篇可再生能源
  • 3篇半导体光电
  • 2篇电力自动化设...
  • 2篇才智
  • 1篇低压电器
  • 1篇自动化仪表
  • 1篇电力电子技术
  • 1篇高教论坛
  • 1篇电气应用
  • 1篇科技视界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7
  • 9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自适应分支系数的并网光伏电站接地距离保护被引量:10
2015年
光伏发电和高压输电网并网时,其特有的短路特性造成接地距离保护分支系数不确定,进而导致保护拒动或误动。针对某实际光伏电站结构,采用序分量原理建立光伏电站等效阻抗XG2与分支系数Kf之间的关系模型;利用光伏逆变器直流侧电压、电流和交流侧电压、电流计算了等效阻抗XG2,并结合实测数据绘制出光伏电站发电量P和XG2之间的关系曲线,采用曲线拟合法求解二者的关系模型。根据XG2、Kf的关系和P、XG2的关系推导出P和Kf的关系模型,并采用自适应原理建立了接地距离保护Ⅱ段阻抗整定值判据。以某地区电网为例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表明了P和Kf的关系模型的正确性,以及建立的判据的实用性。
张尧晁勤王厚军李育强王一波
关键词:光伏发电等效阻抗分支系数接地距离保护继电保护
基于模型识别光伏接入配电网线路纵联保护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光伏因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输出功率存在间歇性和波动性。分布式光伏系统接入配电网会导致部分线路电流保护误动、拒动和灵敏度下降问题。在分析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故障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参数辨识理论对模型识别纵联保护原理进行改进与优化,提出光伏接入配电网线路保护判据。改进后的模型识别纵联保护方法将线路区外、区内故障均等效为不同的电感电路模型,根据线路故障时内、外部模型误差大小来区分区内、区外故障。通过PSACD/EMTDC仿真验证,该方法有效克服了光伏接入配电网分支电流的影响并且能够快速、准确地动作,从而验证了将模型识别纵联保护原理应用在光伏接入配电网线路保护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李育强宋国兵王维庆晁勤
关键词:纵联保护光伏系统配电网故障特征
基于微分跟踪器光伏最大功率跟踪优化控制被引量:1
2013年
光伏发电是一非线性系统,针对光伏系统易受电网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的影响,在分析电导增量法的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光伏阵列数学模型,针对传统电导增量法存在跟踪速度慢及误判的问题,采用微分-跟踪器方法,对电导增量法进行改进优化。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微分-跟踪器改进后的电导增量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跟踪光伏系统最大功率,能够有效抑制各种扰动,减少了误判几率,系统的动态性能及稳定性都优于常规电导增量法,从而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
李育强晁勤宋国兵张宏立
关键词:光伏系统最大功率跟踪电导增量法优化控制
基于五维视角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探析被引量:6
2021年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紧紧抓住专业课教师主力军、专业课教学主战场、专业课课堂主渠道,解决好“谁来讲、在哪讲、讲什么、怎么讲、讲多少”是确保课程思政建设真正落地落实、见功见效的有效手段。本文围绕如何深挖精选思政元素、如何选好课程思政切入点、如何讲好思政内容、如何提高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张亚新陈丽娟李育强
关键词:课程设计
基于过渡电阻倾斜角的光伏并网自适应距离保护被引量:6
2016年
针对光伏并网距离保护测量阻抗受过渡电阻的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过渡电阻倾斜角估计的自适应距离保护。对故障分量的分析结果表明过渡电阻倾斜角θ完全由光伏电站的等效阻抗XN决定,而XN随着光伏电站发电量P的变化而变化。采用最小二乘法估算出P与XN间的关系,从而确定θ。采用相量图获得线路短路阻抗并给出距离保护判据。仿真分析结果显示,所提方法的最大误差为2.4%,低于传统方法的最大误差14%,极大地减小了过渡电阻对光伏并网距离保护测量阻抗的影响。
张尧晁勤李育强王一波
关键词:等效阻抗过渡电阻自适应距离保护继电保护
基于三相对称的光伏逆变器输出短路电流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对称三相正弦交流电流为控制目标的电压电流控制策略.并与恒功率控制策略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电网故障时采用对称三相电流输出控制策略的优越性。在该控制策略基础上基于瞬时功率理论推导得出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有功无功与d,q轴电流分量的关系解析式,根据坐标变换理论,推导确定了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短路电流的峰值与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有功无功及电网电压正序分量间的函数关系式。通过软件仿真验证了所提基于三相电流对称的光伏逆变器输出短路电流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并搭建了实验电路进一步验证了推导的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短路电流峰值表达式的正确性。
张尧晁勤李育强王一波
关键词:光伏逆变器
浅析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路径被引量:26
2016年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程度的日益加深,高校在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方面产生了庞大数据,而且已经具有了信息量大、覆盖范围广、价值高等大数据特征。与此同时,高校的教育对象——大学生,在信息化、数据化的浪潮冲击下,其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学习理念呈现出大数据时代的固有特质。探索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路径、方法无疑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重大意义以及当前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路径,得出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深入而广泛的应用,必将推动高校在发展理念、管理机制和教育技术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全面促成教育本身价值形态的跃升,成为高校下一个创新、竞争和效率提高的前沿领域的结论。
熊发政李育强陈英齐
关键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
光伏系统对配电网电流保护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改变了原有网络结构,引起了短路电流方向及大小的变化,从而造成了保护误动作或拒动作等问题。研究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暂态模型,并以PSCAD/EMTDC为仿真平台,搭建了含光伏电源的配电网算例模型,在光伏不同接入位置和接入容量情况下,通过拟合光伏电源接入容量与短路电流的关系曲线,分析了光伏电源助增电流或分流作用对短路电流及保护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配电网中接入光伏电源后,对其下游的电流保护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产生影响,同时可能造成上游电流保护范围缩短,导致Ⅱ段保护拒动作。
刘清贵晁勤李育强希望任娟
关键词:光伏发电配电网继电保护短路电流
具备LVRT能力的光伏接入配网对重合闸的影响及对策被引量:17
2016年
在实现光伏电站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的基础上,分析了光伏电站接入配电网LVRT对前加速自动重合闸的影响。根据故障发生的位置不同,基于时域分析对LVRT和前加速自动重合闸的延时进行整定,提出了光伏电站LVRT与前加速自动重合闸的配合方案。该方法能够解决前加速重合闸重合时间与LVRT时限不匹配,导致并网点电压二次跌落和瞬时性故障发展成为永久性故障的问题。通过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ower Systems Computer Aided Design,PSCAD)中建立仿真模型,在10 k V配电网中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李育强王志文王维庆晁勤
关键词:LVRT光伏电站PSCAD
基于功率扰动单相光伏并网系统的孤岛检测方法被引量:2
2013年
由于光伏发电系统是通过逆变器作为桥梁与电力系统实现并网,为了保障电网安全稳定,抗孤岛检测成为光伏并网的关键技术之一。在研究现有传统被动式和主动式孤岛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根据电网稳定电压边界条件,通过设定阈值提出了基于光伏逆变输出功率扰动的复合式孤岛检测方法。结合IEEE.Std.2000-929和UL1741技术规范,阐述了该方法的工作机理、阈值整定与实现过程。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在逆变器输出功率与负载消耗功率匹配度较高时,能够实现快速的孤岛检测,无检测盲区和谐波污染,验证了理论方法的正确性,实现了光伏系统友好型并网。
李育强晁勤宋国兵
关键词:孤岛检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