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科 作品数:66 被引量:732 H指数:16 供职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文化科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更多>>
1981—2009年我国含铅类中药致铅中毒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11 2011年 含铅类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在临床应用上有很长的历史。中医认为含铅类中药有镇逆坠痰、截疟杀虫、定惊解毒等功用,常用于治疗癫痫、癫狂、哮喘、疟疾、皮肤病及肠道寄生虫病等[1]。但含铅类药物毒性较大且具有蓄积作用,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的损害,用药须十分谨慎。 周琴 林国桢 沈雪仪 李科 杜琳关键词:中药 铅中毒 2012-2013年广州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分析2012-2013年广州市60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伤害死亡原因,为制定老年人伤害的预防措施和干预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伤害死亡率来描述2年间不同人口学和不同伤害类别的死亡水平、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 2012-2013年广州市≥60岁户籍居民平均伤害死亡率为79.08/10万,男女性别死亡率比值是1.14。老年人伤害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上升。意外跌落死亡率达35.42/10万,列为老年人伤害死亡的第一位,占老年人伤害总死亡人数的44.79%。不同年龄段人群伤害死因分布特点不同。男、女性前5位伤害死亡原因种类相同,但顺位不同。结论跌倒已成为广州市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应多层面干预,关注老年人的认知、心理和体育锻炼等问题,降低老年人伤害发生率。 董航 刘华章 林国桢 沈纪川 周琴 李科关键词:老年人 死因 2004—2016年广州市膀胱癌发病情况及其趋势分析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4—2016年膀胱癌发病情况及其趋势。[方法]根据广州市肿瘤登记处收集的2004—2016年广州市膀胱癌病例数据,分析粗发病率、年龄别发病率、2000年中国人口标化发病率(中标率)、Segi’s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世标率)、35~64岁截缩率、0~64岁累积发病率、0~74岁累积发病率、年均变化百分比(APC)。[结果]广州市2016年户籍居民膀胱癌新发病例502例,男、女世标发病率之比为3.88∶1(男性5.43/10万,女性1.40/10万),男、女世标发病率均呈平稳下降趋势(男性APC=-2.68%,95%CI:-3.7%^-1.6%,P<0.05;女性APC=-3.30%,95%CI:-4.80%^-1.70%,P<0.05)。城区、郊区和郊县世标发病率之比为1.51∶1.50∶1(城区3.44/10万,郊区3.42/10万,郊县2.28/10万),城区世标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APC=-5.25%,95%CI:-6.4%^-4.1%,P<0.05),郊区下降趋势无统计学意义(APC=-0.76%,95%CI:-2.6%~1.1%,P>0.05),郊县呈明显增长趋势(APC=6.15%,95%CI:2.2%~10.2%,P<0.05)。男、女性膀胱癌发病均从50岁开始快速上升,男性在85岁以上年龄组达到发病高峰(97.50/10万),女性在80~85岁年龄组达到发病高峰(30.30/10万)。[结论]广州市膀胱癌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城郊发病差距逐渐缩小,应加强对50岁以上男性高危人群,尤其是郊县地区男性膀胱癌的有效防治。 许欢 李科 梁颖茹 董航 陈远源关键词:膀胱癌 发病率 广州市居民恶性肿瘤疾病负担研究 被引量:23 2011年 目的综合分析恶性肿瘤疾病负担,为确定疾病防治重点,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广州市2008年恶性肿瘤死亡资料,统计分析恶性肿瘤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等,评价恶性肿瘤疾病负担。结果广州市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为116.74/10万,恶性肿瘤每千人造成的DALYs损失为17.77,男女性分别为22.16和13.22;早死所致寿命损失年(YLLs)和残疾所致寿命损失年(YLDs)分别占DALYs的84.40%和15.60%;每千人DALYs随年龄增加而上升,70~79岁组最高。恶性肿瘤疾病负担前3位为气管、支气管和肺,肝脏,鼻咽,DALYs/千人分别是4.62、3.25和0.99,男性排位基本与之一致,女性前3位为气管、支气管和肺,乳房,肝脏。结论广州市居民气管、支气管、肺,肝胆,鼻咽,乳房恶性肿瘤疾病负担较重。应加强早诊早治,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广州市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 潘冰莹 梁伯衡 杜琳 刘翔翊 李科 林国桢 吴雪霁 董航关键词:恶性肿瘤 疾病负担 伤残调整生命年 大气污染与居民肺癌发病及死亡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67 2014年 目的探讨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广州市的大气污染与居民肺癌发病及死亡的关系,为肺癌防制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北京、上海和广州市大气污染资料及居民肺癌发病和死亡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绝对关联度、相对关联度和综合关联度,并对大气污染致肺癌的潜伏期作灰色定量分析。结果 NO2和PM2.5对北京市居民肺癌发病及死亡的影响最大,致肺癌的潜伏期分别为4和8年;降尘与PM2.5与上海市居民肺癌发病及死亡的关系最密切,致肺癌的潜伏期分别为2和4年;降尘与NO2对广州市居民肺癌发病及死亡的影响最大,致肺癌的潜伏期均为5年。结论北京、上海和广州市大气污染指标对居民肺癌发病及死亡的影响各有不同,其致肺癌的潜伏期各不相同,需针对性整治大气污染并提出相关肺癌防治措施。 张晓 杨琼英 林国桢 沈纪川 周琴 李科 董航 宋韶芳 刘北燕 陈清关键词:肺癌 大气污染物 灰色关联分析 2004-2013年广州市户籍人口宫颈癌与宫体癌死亡趋势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分析与比较广州市2004-2013年户籍人口宫颈癌和宫体癌的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为两种癌症的防治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2004-2013年广州市两种癌症全市发病和中心城市6区的死亡及户籍人口资料,计算粗发病和死亡率及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利用Jointpoint Regression Program软件统计时间变化趋势。结果2004-2013年广州市宫颈癌和宫体癌的年平均发病世标率分别为9.76/10万和8.54/10万;死亡世标率分别为1.76/10万和0.95/10万;发病年龄中位数分别为47岁和52岁。死亡率宫颈癌从30-岁组逐渐上升,宫体癌从40-岁组持续上升;10年来宫颈癌和宫体癌发病均呈上升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分别为2.97%(Z=3.134,95%CI:0.8%-5.2%)和2.03%(Z=1.804,95%CI:-0.6%-4.8%);同期宫颈癌和宫体癌死亡也呈上升趋势,APC分别为3.35%(Z=1.323,95%CI:-2.4%-9.4%)和14.33%(Z=4.626,95%CI:6.9%-22.2%),增长幅度分别为29.49%和216.28%。结论广州市近10年来,虽然宫颈癌死亡率高于宫体癌,但宫体癌的死亡率上升迅速,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宫颈癌。故在开展宫颈癌筛查项目的同时,重视宫体癌的防治,加强宫体癌预防措施的宣教。 董航 刘华章 林国桢 李科 李燕 王鸣关键词:宫颈癌 宫体癌 死亡率 1990~2019年中国女性宫颈癌疾病负担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43 2021年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女性宫颈癌发病、死亡和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全球疾病负担(GBD)数据库与《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利用Excel、SPSS 21.0与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4.8.0.1软件分析中国女性宫颈癌发病率、年龄标化发病率、死亡率、年龄标化死亡率、城市与农村死亡率及疾病负担、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分析中国女性宫颈癌的疾病负担变化。结果1990~2019年,中国女性宫颈癌年龄标化发病率由9.21/10万增加到12.06/10万,年龄标化死亡率由8.40/10万下降到7.36/10万。2018年城市与农村宫颈癌标化死亡率均较2015年有所下降。年龄别发病率变化提示宫颈癌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伤残损失寿命年(YLD)等疾病负担指标分别由1990年的86.49、84.01、1.52万人年增加至2019年的162.22、157.40、4.83万人年,APC分别为2.39%、2.56%、4.25%,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YLD增长幅度最大,增幅达到217.76%。2019年宫颈癌占女性恶性肿瘤所致DALY、YLL、YLD均较1990年有所增加。40岁以上年龄组DALY、YLL、YLD均增加,其中50~54岁年龄组DALY值增加了167.15%。结论我国是宫颈癌患病大国。尽管近年来死亡率有下降趋势,但宫颈癌防治现状仍不容乐观。中国女性宫颈癌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疾病负担呈上升趋势,应采取积极预防措施以减轻宫颈癌的疾病负担。 孟令昊 胥秋艳 李科 许文丽 黄磊关键词:宫颈癌 发病率 死亡率 疾病负担 广州市2004-2009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4-2009年恶性肿瘤发病流行特征分布,为制定广州市癌症防治措施及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主动收集和被动收集相结合的方式,获得广州市户籍居民恶性肿瘤发病数据。具体资料来源于广州市162家具有肿瘤诊治能力医院2004-2009年入院的所有肿瘤患者资料,死亡补发病例来源于死因监测系统。ICD-10编码范围为C00-C97。结果:广州市2004-2009年所有新发恶性肿瘤病例为123 863例,粗发病率为272.4/10万,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96.2/10万和247.4/10万。从35岁开始,随着年龄增加恶性肿瘤发病率快速上升。儿童期白血病发病率较高。前5位恶性肿瘤依次是肺癌、结直肠肛门癌、肝癌、乳腺癌和鼻咽癌。除甲状腺癌女性多于男性外(女/男=3.8),其他均是男性多于女性,而差别较大的有食管癌(男/女=4.8)、肝癌(男/女=4.7)、膀胱癌(男/女=3.9)、肺癌(男/女=2.2)和鼻咽癌(男/女=2.1)。6年间,女性甲状腺癌上升了41.4%,鼻咽癌下降了39.6%。结论:广州市恶性肿瘤发病率处于国内较高水平,不同人群发病特点不同,因此需要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相应政策,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从而降低恶性肿瘤发病风险,促进居民健康。 周琴 林国桢 李科 董航 刘翔翊 沈纪川关键词:肿瘤 流行病学 发病率 2015~2018年广州市海珠区大肠癌筛查效果分析 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通过对2015~2018年广州市海珠区大肠癌初筛和肠镜检查结果的分析,评价其筛查效果,为基于人群的大肠癌筛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危险因素评估问卷和两次粪便隐血检测(fecal occult blood test,FOBT)进行初筛,初筛阳性者转介至定点医疗机构参与全结肠镜检查,所有初筛和肠镜检查数据录入广州市大肠癌筛查信息系统。结果:2015~2018年共63922人参与大肠癌筛查,初筛阳性人数13459人,初筛阳性率21.05%,女性两次参与筛查的积极性均明显高于男性(P<0.001),但男性两次FOBT阳性率均高于女性(P<0.001),且整体初筛阳性率也是男性高于女性(P<0.001)。FOBT阳性率和整体初筛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P<0.001)。初筛阳性者中2977人参与肠镜检查,肠镜检查顺应性22.12%。检出进展期腺瘤250例,大肠癌97例。男性大肠癌检出率是女性的2.24倍。随着年龄增长,大肠癌检出率有所升高(P<0.001),70~74岁组检出率是50~54岁的5.74倍。早诊率85.71%(300/350)。结论:大肠癌筛查能有效提高癌前病变和早期癌检出率,降低大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于大肠癌的早诊早治有重要意义。 张晓 杨琼英 于海波 吴辉绪 李科 林国桢关键词:大肠癌 肠镜检查 广州市8起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假阳性事件原因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对广州市8起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假阳性事件检测情况及其原因进行分析,针对性提出防控建议,助力新冠疫情的精准防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和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应用Excel 2016软件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使用构成比等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8起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假阳性事件涉及8家不同检测单位,波及个案19例,个案密接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其中3起为新冠疫苗核酸污染样本造成的个案核酸初筛假阳性事件,1起为高校实验室新冠病毒基因片段污染造成的个案核酸筛查假阳性事件,3起为新冠核酸检测初筛快检方法误差造成的假阳性事件,1起为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其他误差造成。结论新冠疫苗接种单位疫苗污染和实验室新冠核酸初筛使用快检方法误差是本次新冠病毒假阳性事件的主要原因。建议在疫情处置中新冠核酸快检方法仅作为辅助判断;核酸采样点需对可能存在疫苗污染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防控;新冠病毒相关实验室应严格做好生物安全相关工作。 陈纯 董航 李科 李意兰 李晓宁 毕华 刘芳华 景钦隆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 假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