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畅

作品数:17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史剧
  • 5篇历史剧
  • 3篇文学
  • 2篇性格
  • 2篇研究会
  • 2篇战时
  • 2篇人物性格
  • 2篇女性
  • 2篇女性形象
  • 2篇文化
  • 2篇文学研究
  • 2篇文学研究会
  • 2篇剧本
  • 2篇抗战
  • 2篇抗战时期
  • 2篇郭沫若历史剧
  • 2篇郭沫若研究
  • 2篇初版
  • 2篇初版本
  • 1篇性别

机构

  • 16篇乐山师范学院

作者

  • 16篇李畅
  • 2篇何刚

传媒

  • 6篇四川戏剧
  • 4篇当代文坛
  • 2篇郭沫若学刊
  • 1篇戏剧(中央戏...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郭沫若历史剧的民族性
2013年
郭沫若的历史剧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体现出他对民族生活、民族精神、民族思想的准确把握,对汉语言运用的娴熟,对民族传统艺术表现手法的借鉴等等。探讨郭沫若历史剧民族性特征体现的得与失,能对我国戏剧创作提供某些借鉴与参考。
李畅
关键词:民族性创作动机
扬弃·魅力·成就——郭沫若历史剧与儒家文化被引量:1
2011年
儒家文化,一向是中国的正统文化。数千年来,它一直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对于郭沫若这样一个从小便接受儒家文化教育的知识分子.他所受的儒家文化影响不可谓不深厚。郭沫若四岁半便上私塾,发蒙时就对着孔子牌位跪拜,此后的八九年间他熟读四书五经等儒家圣典和其它旧学书籍,期间还受过严厉的教刑①。
李畅
关键词:历史剧扬弃正统文化知识分子
一部恢宏的文艺交响乐——颜歌《声音乐团》简论被引量:2
2012年
颜歌的《声音乐团》是她进行小说艺术探索的又一长篇新作。作者能够把奇异而富有实验性的结构模式、通俗文学的显著特点、现代派小说的叙事技法和传统小说(现实主义小说)的美学优点完美地调和在一起,并以此产生多声部的、宏大而精美的文艺交响乐,因此该小说是一部精彩纷呈,可读性强的奇特小说。
李畅
女性,一个未被充分启蒙的性别——由郭沫若笔下的女性形象谈起被引量:1
2013年
作者通过对郭沫若作品的研究阅读进而扩大到整个文学史的阅读发现,中外文学史上存在大量歪曲女性、歧视女性的现象,可当女性主义文学研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其成果不断深化丰富时,文学史的编撰者却根本没有采纳这些研究成果,对有损女性的内容加以纠正说明。为了女性的权利和发展,也为了男女两性的和谐发展和实现社会的现代化,作者大力呼吁要从性别平等意识角度重写文学史,并在高校开设女性文学相关课程。
李畅
关键词:文学史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历史、传统与民间人事的魅力——评薛舒的“刘湾镇”系列小说被引量:1
2010年
薛舒的"刘湾镇"系列小说是她创作中最有分量的部分。薛舒用怀旧的笔调,满怀感情地讲述了上海近郊"刘湾镇"居民的故事。在她的笔下,鲜活生动又趣味盎然的老旧生活,传达出凡俗的趣味和微妙的人生意味。同时,薛舒又同情而宽容地对待作品中的人物,游泳冠军李煜、一生勤俭从商的常冀昌、资本家的后代张光明等等,都是她关注与悲悯的对象。另外,细节的刻画与场景的描写增加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艺术美感,富有特色的风俗民情以及精妙的叙事技巧,更使作品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李畅
关键词:风俗民情叙事技巧
坚守中的变动——《高渐离》中的秦始皇形象分析
2007年
郭沫若的剧本《高渐离》(也即《筑》)经历了几次修改,而这些修改主要是对有关秦始皇形象的修改。然而学术界一直未曾注意过它。本文通过对《高渐离》的初版本与修改本、定本的校读,找出郭沫若对秦始皇形象改动的痕迹,然后分析其改动的原因,从而使该剧能够真实而清晰的呈现于读者面前。
李畅
关键词:秦始皇
《高渐离》之初版本与修改本比较
2008年
郭沫若的剧本《高渐离》(也即《筑》)经历了两次修改,而第一次修改的内容最多,但一直以来没有被学术界重视。一般的学者只是对它最后一次修改的版本进行评价。本文着重对《高渐离》的初版本和第一次修改本进行比较,分析改动的原因,评价改动前后的艺术效果,从而能较为客观、历史的再现这部剧作的真实面貌。
李畅
关键词:人物性格词语规范化
历史剧《虎符》的版本与修改被引量:2
2008年
《虎符》是郭沫若在抗战时期写的历史剧之一。它于1942年2月11日写毕,10月由重庆群益出版社初版。1948年.郭沫若对此剧进行了修改。1949年8月上海群益出版社出版《虎符》,书后收《校后记》一文,这个剧本我们称为群益本。1956年郭沫若再次修改这个剧本,并写了《校后记之二》,此后《虎符》再无改动,剧本再版重印都是依据的这个版本.这个版本就是定本了。
李畅
关键词:《虎符》历史剧抗战时期后记
“当代视野下的郭沫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部分专家观点摘要
2007年
何刚李畅
关键词:郭沫若研究文学研究会
“郭沫若研究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9年
2009年4月10日,由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中国郭沫若研究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编辑部联合举办的“郭沫若研究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郭沫若的故乡乐山成功召开。来自全国的十余位中国现代文学与郭沫若研究专家就深入推进郭沫若学术研究、打造宣传沫若文化为地方建设服务、《郭沫若研究文献汇要》的编选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何刚李畅
关键词:郭沫若研究文学研究会学术研究沫若文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