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王星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病理
  • 1篇炎症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鼠肝
  • 1篇双黄
  • 1篇双黄连
  • 1篇切片
  • 1篇切片制作
  • 1篇缺血
  • 1篇缺血再灌注
  • 1篇缺血再灌注损...
  • 1篇理教
  • 1篇抗炎
  • 1篇抗炎症
  • 1篇抗氧化
  • 1篇黄连
  • 1篇教学
  • 1篇教学计划
  • 1篇灌注

机构

  • 3篇昆明医学院

作者

  • 3篇李王星
  • 2篇刘彦
  • 1篇刘宝源
  • 1篇保丽玲
  • 1篇周文琪
  • 1篇李霁伟
  • 1篇王磊
  • 1篇王莹
  • 1篇孙千红
  • 1篇梁璇

传媒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2009年全...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双黄连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从抗氧化的作用途径探讨双黄连对缺血再灌注肝脏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以25%乌拉坦6 mL/kg腹腔注射,麻醉后固定:(1)正常对照组(n=10);(2)肝缺血再灌注组(n=10),复制肝I/R模型(缺血30 min,再灌注6 h);(3)双黄连低、中、高剂量组(n=30),术前30 min鼠股静脉分别缓慢推注双黄连注射液低剂量(1 mL/kg)、中剂量(3 mL/kg)、高剂量(10 mL/kg),复制肝I/R模型.6 h后取各组大鼠新鲜血液,并处死取肝左叶;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生物化学方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含量,以及肝脏组织匀浆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1)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肝I/R组肝脏淤血明显,以门静脉为中心向周边呈放射状排列,肝细胞可见不同程度的肿胀变性和气球样变性,偶尔有点状出血,晚期则主要以肝细胞局灶性坏死和片状坏死为主;双黄连各剂量组均表现为肝损伤程度明显降低呈正相关;(2)血清ALT含量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I/R组ALT含量明显增高(P<0.05);与肝I/R组比较,双黄连各剂量组ALT含量均降低(P<0.05);(3)生化指标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I/R组肝脏组织NO、MDA含量及NOS活性均增高(P<0.01),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肝I/R组比较,双黄连各剂量组肝组织NO、MDA含量及NOS活性均降低(P<0.05),而SOD活性显著提高(P<0.01).结论双黄连注射液静脉给药能提高肝脏内相关抗炎、抗氧化机制,从而减轻肝I/R损伤程度.
李霁伟王磊孙千红梁璇李王星周文琪
关键词:肝缺血再灌注双黄连抗氧化抗炎症
浅谈病理教学切片制作技术
病理教学切片是医学院校病理实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病理切片教学是病理实验教学的传统教学方法,是病理教学最基础最直观、联系临床最好的教学方法。病理切片制作直接关系到病理学教学的效果,教学质量提高和教学大纲、教学计...
刘彦李王星刘宝源王莹保丽玲
关键词:病理切片病理实验病理教学教学计划切片制作
文献传递
浅谈病理教学切片制作技术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以同一慢性肾盂肾炎组织进行病理教学切片取材、切片制作和常规医检取材,并进行切片制作比较,以探讨病理教学切片取材、切片制作技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提供医检肾脏组织,分2组取材进行切片制作:(1)教学组:病理教学切片要求每个蜡块连续切片150-200片;取材范围为2cm×1cm,组织块厚0.4cm;切片制作全部手工操作,要求组织块固定、冲洗、脱水、透明、浸蜡、切片均与常规医检制片不同。(2)医检组:主要用于病理诊断,取材范围为1cm×1cm,组织块厚0.2cm;切片制作快而好,可用全自动脱水机固定、脱水、浸蜡;切片数量HE染色3~5片,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10~20片。结果病理教学切片与常规医检切片效果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切片制作要求。结论病理教学切片制作技术可行、可靠。
刘彦李王星刘宝源王莹保丽玲
关键词:病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