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凤
- 作品数:7 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管输过程中加剂原油粘度变化的预测方法被引量:2
- 2004年
- 以剪切作用对加剂原油粘度影响的数学模型和含蜡原油粘温关系机理模型为研究核心 ,建立了管输过程中加剂原油粘度变化的预测方法 ,大大减少了试验模拟的工作量和时间。通过对加剂大庆原油、加剂青海一厂原油、加剂青海混合原油和加剂中原原油 4 4组管输模拟试验数据的检验 ,得出预测结果与模拟试验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为 11.5 %。粘度预测值、测量值与按照降凝剂效果评价规范的“快速降温”方法评价结果对比表明 ,以管输应用为目的的降凝剂效果评价必须考虑剪切效应 ,该研究成果为快速预测管输条件下降凝剂的改性效果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 李玉凤张劲军
- 关键词:原油粘度降凝剂含蜡原油混合原油改性效果
- 塔里木盆地依南和轮南地区保护油气层技术研究
- 该文首先分析了依南和轮南地区的潜在损害因素,然后对依南地区砂岩储层岩心按照《砂岩储层敏感性评价-岩心流动实验程序》标准进行了敏感性评楂,结果发现该标准中的流速敏感性评价部分对特低渗砂岩储层(K<10×10<'-3>μm<...
- 李玉凤
- 关键词:有效应力水锁损害钻井完井液暂堵技术
- 预测储层潜在敏感性损害的新方法被引量:29
- 1999年
- 在传统的统计分析法基础上,提出了应用模糊数学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对储层潜在敏感性损害进行预测。介绍了新方法预测储层潜在敏感性所依据的数学原理和预测过程,并以水敏性预测为例,对实际预测的结果进行了讨论。此外,对几种预测储层潜在敏感性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法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容错性,预测精度较高,是一种较理想的预测储层潜在敏感性损害的新方法。
- 彭春耀鄢捷年李玉凤
- 关键词:储层防止地层损害地层参数物理参数水敏性油气层
- 降凝剂改性原油管输过程中粘度变化的预测方法
- 添加降凝剂处理原油的粘度在管输过程中可因泵剪切和管流剪切作用而变化(即剪切效应),此前掌握这一变化的唯一方法是进行模拟实验.对于长距离管道,模拟实验工作量大、耗时多.本研究以剪切作用对加剂原油粘度影响的数学模型和含蜡原油...
- 李玉凤张劲军
- 关键词:降凝剂管道运输原油粘度
- 文献传递
- 加剂改性原油管输过程中流动性变化的预测
- 添加降凝剂改性输送是含蜡原油节能、安全输送的主要新技术。在长距离管道输送过程中,因添加降凝剂处理而得到改善的原油流动性会因剪切作用等因素的影响而恶化。准确掌握管输过程中原油流动性的变化规律,对于管道的合理设计和安全运行具...
- 李玉凤
- 关键词:含蜡原油降凝剂输油管道原油流动性
- 剪切作用对加剂大庆原油粘度和凝点的影响被引量:7
- 2004年
- 通过管流剪切、过泵剪切模拟试验以及管输模拟试验 ,研究了剪切作用对加剂大庆原油粘度和凝点的影响。研究表明 ,在测粘温度和析蜡点中间值附近 35℃和 37℃的剪切作用对粘度的影响较大 ,剪切温度趋近于测粘温度和析蜡点时剪切作用对粘度影响变小 ,而对于凝点 ,不存在一个使剪切作用影响明显减小的较低剪切温度。剪切后温度下降幅度越大 ,剪切作用对粘度的影响越大。快速降温条件下加剂原油受到的剪切作用较小 ,很可能会夸大降凝剂的实际使用效果。
- 李玉凤张劲军黄启玉涂华明
- 关键词:凝点原油粘度析蜡点降凝剂降幅
- 剪切作用与加剂原油粘度关系的数学模型被引量:8
- 2004年
- 分析了剪切作用对加剂大庆原油粘度的影响规律 ,建立了剪切后加剂原油粘度与剪切过程中粘性流动熵产关系的数学模型。根据剪切效应的一般规律及机理 ,提出了近似确定模型中参数的简易方法。按照此方法 ,只须测定一定温度下空白原油的粘度或表观粘度、未剪切时加剂原油的粘度或表观粘度 ,及在某一个剪切温度下及某一个粘性流动熵产条件下原油的粘度或表观粘度 ,即可近似确定该数学模型中的参数 ,从而预测在不同温度时剪切后的原油在该温度下的粘度或表观粘度。结合含蜡原油粘度与温度关系机理模型 ,还可以预测同一加剂原油经受剪切后在其他温度下的粘度。对中原原油和加剂轮南 丘陵混合原油加剂试验数据的验证结果表明 。
- 李玉凤张劲军黄启玉
- 关键词:石蜡基原油降凝剂剪切效应熵产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