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瑞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细胞衍生
  • 2篇基质
  • 2篇基质细胞
  • 2篇基质细胞衍生...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干细胞
  • 2篇SDF-1Α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导管
  • 1篇导管消融
  • 1篇凋亡
  • 1篇定向分化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血压
  • 1篇药物治疗
  • 1篇增龄性

机构

  • 5篇暨南大学附属...

作者

  • 5篇李海瑞
  • 3篇张爱东
  • 3篇郭军
  • 3篇郑栋
  • 3篇李自成
  • 2篇江灿
  • 1篇巫少荣
  • 1篇林玉壁

传媒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心房颤动的非药物治疗策略被引量:3
2013年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近年来房颤的非药物治疗取得较快的发展,包括外科迷宫术、射频消融术、起搏治疗、左心耳封堵术等,其中外科迷宫术和射频消融术是临床房颤治疗的基石,但前者操作复杂限制了其临床运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对于阵发性、持续性房颤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成为目前治疗房颤的优先选择策略。对于药物或导管消融转律失败且心室率控制欠佳的患者,房室结消融联合心脏起搏治疗可能是临床选择策略之一。本文就房颤的非药物治疗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蓝县武李自成张爱东李海瑞林玉壁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手术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定向分化能力的增龄性变化被引量:2
2015年
背景: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患者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及向心肌样细胞方向分化的能力是否随年龄的改变而有所变化尚不清楚。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增龄性差异。方法:纯化培养不同年龄组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其细胞周期,同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乳鼠心肌细胞共培养,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肌钙蛋白T的表达。结果与结论: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处于G0/G1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百分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肌钙蛋白T表达率亦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结果表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与定向分化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李海瑞郑栋江灿郭军张爱东李自成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肌钙蛋白T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
β受体阻滞剂在中青年高血压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3年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中青年高血压的患病率约为20%,并逐年上升。这可能与中青年人群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有关,主要表现为以舒张压升高为主。中青年高血压与慢性冠心病或脑卒中明显相关,积极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长期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风险。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降低血压,更适用于舒张压升高为主的中青年高血压患病人群。本文通过回顾文献分析了中青年高血压的流行病学数据、潜在机制及临床意义,探讨了β受体阻滞剂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主要作用及应用要点,为临床医生治疗中青年高血压提供参考。
李海瑞彭伟巫少荣
关键词:高血压抗高血压药肾上腺素能Β受体拮抗剂中青年Β受体阻滞剂
SDF-1α-GFP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转染大鼠心肌细胞的条件优化研究
2014年
目的:构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绿色荧光蛋白(SDF-1α-GFP)重组腺病毒载体并摸索其转染大鼠心肌细胞系的最佳条件。方法:人工合成SDF-1α基因并插入线性化表达载体,转化感受态E.coliDH5a细胞。筛选阳性菌落,采用DNA测序技术测定目的基因序列。用获得的重组腺病毒(adenovirus,Ad)载体转染293T细胞,采用qPCR技术测定SDF-1α的mRNA表达水平。用不同滴度感染复数Ad-SDF-1α-GFP转染H9C2心肌细胞系,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分别在24和48h检测细胞形态及GFP蛋白阳性的细胞比率。结果:DNA测序证实SDF-1α基因构建成功。qPCR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OI 2000组的SDF-1α的表达水平增加了约10 000倍,MOI 8000组的SDF-1α表达水平增加了约210 000倍。转染H9C2心肌细胞系的结果显示,MOI值为2 000、3 000、4 000、5 000、6 000、7 000及8 000的SDF-1α-GFP转染H9C2细胞48h后,其转染率分别为(45±5.04)%、(75±5.70)%、(80±5.67)%、(85±6.45)%、(90%±6.90)%、(90±5.22)%和(95±5.36)%,但是当MOI值区间为5 000~8 000时,细胞形态上出现明显损伤。结论:MOI值为4 000的Ad-SDF-1α-GFP转染H9C2细胞系48h能达到最佳的转染效率,并最小程度损伤细胞。
郑栋郭军李海瑞李自成
关键词:重组腺病毒H9C2细胞
SDF-1α改善高糖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活及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与分子机制的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对高糖环境(25 mmol/L)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 MSCs)存活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全髓贴壁法纯化培养r MSCs,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Hoechst 33258染色从形态学角度观察细胞凋亡评估SDF-1α对高糖环境下r MSCs存活的影响,同时通过transwell实验评估SDF-1α对高糖环境下r MSCs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实验结果发现,与低糖培养液(5.6mmol/L)比较,高糖培养液可明显抑制r MSCs增殖、促进细胞凋亡(P<0.05),SDF-1α(50 ng/m L)可减轻高糖培养液对细胞增殖的抑制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P<0.05),CXCR4受体特异性拮抗剂AMD3100(10μg/m L)虽能进一步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Transwell实验发现高糖培养液可明显抑制r MSCs的迁移作用(P<0.05),SDF-1α(50 ng/m L)可逆转高糖培养液对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P<0.05),AMD3100(10μg/m L)可进一步抑制细胞迁移,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DF-1α可能通过CXCR4受体改善高糖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能力的抑制,而其改善高糖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活的抑制则可能通过非CXCR4受体介导,为改善MSCs用于治疗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心梗后心力衰竭疗效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
李海瑞郑栋江灿郭军张爱东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