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永生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课程
  • 2篇素质教育
  • 2篇校本
  • 2篇校本培训
  • 2篇教育
  • 2篇课程背景
  • 2篇课程改革
  • 2篇教师
  • 1篇德育
  • 1篇德育工作
  • 1篇德育工作模式
  • 1篇新课程背景
  • 1篇新课程培训
  • 1篇性学
  • 1篇学习课
  • 1篇学习课程
  • 1篇学习型教师
  • 1篇学校管理
  • 1篇学校中层干部
  • 1篇研究型

机构

  • 6篇北京市陈经纶...

作者

  • 6篇李永生

传媒

  • 3篇北京教育(普...
  • 2篇中小学管理
  • 1篇课程.教材....

年份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学校中层干部不应成新课程培训的“局外人”
2005年
当前,新课程培训的主要对象是校长和教师,中层干部成了被忽视的群体。其实,从新课程顺利实施的角度而言,这种“忽视”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为:第一,学校的中层干部是教育政策最直接的执行者,如果中层干部对新课程精神理解不到位,那么,再好的课程政策,也得不到应有的落实,更不用说创造性的实施了。
李永生
关键词:学校中层干部课程改革教师培训学校管理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管理办法
2003年
一、课程目标1.总目标我校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特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而设置的。它将反映我校学生“我学、我想、我做、我创、我行”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总目标可分解为以下几方面:(1)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2)增强主体意识;(3)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4)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5)学会寻找信息源,学会分析。
李永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课程课程管理
创建青春校园 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模式
2005年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学校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而作为学校重要决策人之一的校长,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态度,无疑就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期,我们约请了几位中小学校长,请他们谈一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或做法。
李永生
关键词:德育工作模式校园青春文化基础历史积淀活动主题
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校本培训模式
2005年
李永生
关键词:课程背景校本培训模式教师校本培训学习型教师课程实施研究型
谈谈创新精神的构成被引量:2
2002年
李永生
关键词:素质教育人文关怀
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被引量:20
2004年
校本课程建设和管理,是本次国家课程改革的一大创新,它赋予了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极大的责任和一定的自主权。学校把校本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自主权交给教师,为教师营造自主、创新的环境;还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实行课程招标。同时,学校要求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使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得到发展。学校根据现有条件,制订课程改革方案和实施指南,将不同类型的课程细化成“课程菜单”,为了保证校本课程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老、中、青年教师相结合的校本培训机构。
李永生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课程改革校本培训素质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