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永东

作品数:463 被引量:3,942H指数:36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7篇期刊文章
  • 108篇会议论文
  • 72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8篇电气工程
  • 22篇电子电信
  • 1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6篇交通运输工程
  • 14篇机械工程
  • 10篇经济管理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矿业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28篇电机
  • 125篇电平
  • 102篇变换器
  • 98篇多电平
  • 68篇电平变换器
  • 67篇电压
  • 64篇异步
  • 58篇多电平变换器
  • 55篇逆变
  • 54篇拓扑
  • 52篇逆变器
  • 46篇矢量控制
  • 46篇感器
  • 46篇传感
  • 46篇传感器
  • 45篇电容
  • 44篇电力
  • 41篇速度传感器
  • 40篇电动机
  • 40篇控制系统

机构

  • 454篇清华大学
  • 65篇新疆大学
  • 6篇东北电力大学
  • 6篇北京交通大学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河南城建学院
  • 4篇襄樊学院
  • 4篇西南科技大学
  • 3篇北京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装甲兵工程学...
  • 3篇国网(北京)...
  • 2篇冶金自动化研...
  • 2篇国家电网有限...
  • 2篇北京平高清大...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北京信息科技...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江汉大学

作者

  • 462篇李永东
  • 129篇郑泽东
  • 67篇王奎
  • 32篇许烈
  • 25篇程志江
  • 22篇柴建云
  • 22篇高跃
  • 21篇肖曦
  • 19篇饶建业
  • 19篇王琛琛
  • 16篇曾毅
  • 16篇苑国锋
  • 15篇高志刚
  • 14篇李明才
  • 14篇黄立培
  • 12篇姜新建
  • 11篇樊小朝
  • 10篇孙凯
  • 10篇谭卓辉
  • 10篇侯轩

传媒

  • 58篇电工技术学报
  • 33篇电气传动
  • 2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5篇中国电机工程...
  • 15篇变频器世界
  • 14篇电力电子技术
  • 10篇电机与控制学...
  • 8篇电测与仪表
  • 8篇可再生能源
  • 7篇电气时代
  • 7篇电工电能新技...
  • 6篇电工技术杂志
  • 6篇电源学报
  • 6篇第十二届全国...
  • 5篇电力系统自动...
  • 5篇高电压技术
  • 4篇机床电器
  • 4篇自动化博览
  • 4篇电力自动化设...
  • 4篇电力电子

年份

  • 2篇2024
  • 7篇2023
  • 18篇2022
  • 10篇2021
  • 15篇2020
  • 20篇2019
  • 24篇2018
  • 19篇2017
  • 14篇2016
  • 16篇2015
  • 21篇2014
  • 16篇2013
  • 13篇2012
  • 26篇2011
  • 23篇2010
  • 31篇2009
  • 25篇2008
  • 19篇2007
  • 21篇2006
  • 13篇2005
4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异步电机高性能控制系统励磁电感的准确测量被引量:1
2004年
高性能异步电机控制系统中需要准确测量电机各参数。提出了一种在不卸掉电机负载的情况下准确测量励磁电感的方法,解决了高性能控制中需要电机空载测量励磁电感而又不便卸去负载的矛盾。该方法在恒磁通控制下的准稳态减速过程中获取理想空载实验条件,并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励磁电感。测量过程中电机磁通在额定值附近,不受摩擦转矩的影响,电压电流为正弦波并有足够的幅值,保证了测量准确性。文中对其原理、实现方法进行了论述,并且给出了适用条件。仿真和实验表明:该方法在适用范围内和稳态实验结果接近,达到了误差小于1%的测量精度。
李明才李永东
关键词:交流传动系统异步电机参数测量励磁电感
我国交通电气化产业和技术路线图(上)
2022年
年终岁尾,我们静静回首2021,变频产业砥砺前行,轨道交通行路致远,新能源汽车蹲厉奋发……伴随收获和喜悦,2022的华章已经开启,让我们一起去拥抱机遇和挑战吧!2022年首期,有幸特约到中国电源学会电气化交通专委会主任、新概念汽车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教授、《变频器世界》编委主任李永东教授,为我们深度剖析变频产业与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高瞻远瞩地为我们带来我国交通电气化产业和技术路线图。此路线图将引领行业技术与创新,具有鲜明的行业价值主张,其内容将分上(4期)、下(2期)两部分陆续刊出,敬请期待。
李永东
关键词:技术路线图电气化轨道交通
一种新型混合储能拓扑及其功率分流策略
储能技术是解决新能源出力随机性问题的重要方法,是智能电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列举了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化级联多电平拓扑的混合储能变换器.针对混合储能中的功率分流控制问题,本文对几种典型的方法进行了对...
常丰祺郑泽东李永东
关键词:拓扑结构模块化设计
文献传递
无速度传感器三电平逆变器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I)——基于降阶观测器的定子磁链观测和速度辨识被引量:10
2004年
给出了三电平逆变器供电的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在固定合成矢量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降阶磁链观测器的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方法,以降阶模型为可调模型利用模型参考自适应(MRAS)方法辨识电动机转速。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高性能的三电平逆变器供电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无速度传感器运行。
李永东曾毅谭卓辉候轩
关键词:三电平逆变器直接转矩控制磁链观测器无速度传感器
多电平变换器空间矢量合成算法及应用
多电平变换器在高压大容量电力电子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电平变换器空间矢量PWM矢量合成算法。该算法将输出电压分为非零序分量和零序分量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针对非零序分量合成设计了矢量合成算法,针对零序分...
侯轩李永东高跃刘永衡
关键词:多电平空间矢量PWM零序分量
文献传递
基于状态观测和反馈的伺服系统位置控制器被引量:7
2008年
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中的位置控制性能,提出一种基于状态观测器和状态反馈的位置控制器。状态观测器可以利用较低精度的位置传感器来准确观测负载转矩、转子位置和转速。基于状态空间算法的位置控制器通过合适的零极点配置,可以提高位置控制性能。利用观测的负载转矩可以把负载的变化作为系统扰动进行补偿。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与传统的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相比,位置控制快速准确并且没有超调,在负载变化时系统仍然能够保持很好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
郑泽东李永东FADEL M肖曦
关键词:状态观测器负载转矩状态反馈位置控制
一种混合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被引量:19
2009年
在交流电动机调速领域,大容量多电平变换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改善系统性能,各种各样的多电平拓扑结构被提出。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混合级联式多电平拓扑结构,该结构将传统的H桥逆变器(主逆变器)和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逆变器(从逆变器)结合起来,串联为电动机供电,而这其中仅仅只有主逆变器需要电压源。这种新型的拓扑结构由于增加了从逆变器作为辅助单元用于能量存储,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一定程度上实现电动机的四象限运行。相比传统的H桥逆变器,该拓扑可以减少输入电压源的数目;当电动机以稳定速度运行时,从逆变器可以为负载提供无功能量。该拓扑结构在电力机车和大型舰船推进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饶建业李永东
关键词:逆变器电动机驱动超级电容
基于零序分量注入的三电平PWM整流器目标优化控制被引量:25
2009年
三电平PWM整流器具有功率因数可控、能量双向流动等优点,适合于中压大容量的应用场合。通过分析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建立了三电平PWM整流器矢量控制系统,根据空间矢量PWM和载波PWM的本质联系,以及选择冗余矢量的本质含义,提出了一套基于零序分量注入的多电平变换器PWM算法。根据所选择控制目标的不同,注入最优零序分量,该算法避开了寻找合成矢量和作用时间的复杂计算,对多电平系统具有通用性。本文将其应用于三电平PWM整流器控制系统中,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整流器在单位功率因数运行的同时,实现电容中点电压平衡,降低了开关损耗。
原熙博李永东王琛琛
关键词:三电平PWM整流器零序电压
多电平单载波调制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电平单载波调制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每个控制周期根据参考电压获取n对开关管对应的调制波的值,得到n个调制波的值,其中,n为正整数;生成幅值为n的三角载波信号,并将三角载波信号分别与n个调...
王奎郑泽东李永东
文献传递
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低速转矩特性研究及其全数字化控制被引量:6
1994年
本文在理论上对运用直接转矩控制方法的交流调速系统的电磁转矩的产生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深入地研究了把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运用于高性能交流调速系统的问题。本文还研究用第二代高速信号处理器(DSP)TMS320C25实现全数字化直接转矩控制的问题。
李永东曹江涛邵剑文
关键词:转矩控制系统数字控制异步电动机
共4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