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正恭

作品数:24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市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渝中区科技计划项目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动脉
  • 8篇冠状
  • 8篇冠状动脉
  • 7篇起搏
  • 5篇心病
  • 5篇冠心病
  • 4篇心脏
  • 4篇起搏器
  • 4篇综合征
  • 3篇动脉造影
  • 3篇血管
  • 3篇造影
  • 3篇随访
  • 3篇介入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心房
  • 2篇心力衰竭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心脏起搏

机构

  • 23篇重庆市中山医...

作者

  • 23篇李正恭
  • 10篇梅霞
  • 7篇张源
  • 6篇郑向清
  • 6篇宋波
  • 3篇唐永忠
  • 3篇张敏
  • 3篇杨庆军
  • 3篇吴文莉
  • 3篇何德沛
  • 2篇严宇
  • 2篇谢英
  • 2篇吴文利
  • 2篇王骄
  • 2篇申林
  • 2篇郭利华
  • 1篇辛楠渝
  • 1篇杜耘
  • 1篇童亚西
  • 1篇罗羽慧

传媒

  • 13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心脏起搏...
  • 2篇重庆医药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四川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9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脏介入手术急性损伤并发症与处理对策被引量:10
2004年
李正恭王骄吴文莉宋波
关键词:心脏介入手术并发症
起搏方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随访研究
2008年
目的比较AAI起搏器与DDD起搏器不同的起搏方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预后的长期影响。方法86例因SSS植入起搏器的患者,按不同起搏方式分为两组,AAI起搏组32例,DDD起搏组54例。植入术后随访内容包括起搏器程控,患者的症状、体征,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心功能。研究终点(1)心房颤动的发生率;(2)脑卒中的发生率;(3)心功能分级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结果随访20—80(4-2.1±15.7)个月,(1)DDD组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率明显高于AAI组(P〈0.05);(2)脑卒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在AAI组植入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DD组术后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P〈0.05);(4)AAI组与DDD组比较,对心功能影响较小。结论与DDD起搏方式比较,AAI起搏方式房颤发生率低,对心功能影响小。
郑向清梅霞李正恭宋波
关键词:起搏方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房颤动
一站式复合技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进展
2014年
一站式复合(one-stop hybrid)技术是外科、内科、影像科、麻醉科等各个学科之间的完美结合,是多学科知识和技术的融合。一站式复合技术充分结合外科治疗和介入治疗技术的优点,以患者为中心,达到创伤、痛苦最小化,疗效最大化。近年来,随着该技术的发展,已经成功用于复杂冠心病的治疗并显示出特有的优势。本文总结一站式复合技术在冠心病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讨论。
贺锐张源李正恭
关键词:一站式冠心病
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附54例报告)
1995年
本文报道1993年10月至1995年1月共作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TMC)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54例。成功50例,失败4例。50例病人平均手术前后血液动力学检查资料表明:1.二尖瓣口面积由术前的1.1cm^2增加到术后的2.4cm^2;2.二尖瓣跨办压差由术前的18mmHg降至术后的8.8mmHg;3.肺动脉平均压由术前的36mmHg降至术后的27mmHg;4.心脏排血指数由术前的3L/min/m^2增加到术后的3.7L/min/m^2。作者认为PTMC是一种疗效高、较安全、创伤轻、痛苦小、恢复快的非外科手术疗法。
何德沛李正恭杨庆军申林莫党生梅霞马千红郭丽华张万国金道萍童亚西杨桦
关键词: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介入疗法
冠心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标识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54例(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对照组)41例,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血管后壁内膜-中膜厚度(IMT),记录斑块数目,并半定量估计其严重程度。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和冠心病组。冠心病组按血管狭窄累及主要病变血管支数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结果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颈动脉IMT值增加,冠心病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分级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分级间密切相关(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标识可间接预示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郑向清谢英梅霞李正恭张源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冠状动脉造影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贫血对改善心功能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慢性充血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常合并贫血,观察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同时纠正贫血后是否能促进心功能改善.方法筛选临床心功能NYHAⅢ及Ⅳ级、不伴有异位心律、血色素低于120g/L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年龄(57.6±7.3)岁,女/男(51.06/48.94)%与治疗组48例,年龄(58.1±7.8)岁,女/男(51.1/48.9)%.两组均以常规药物治疗,如: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与ACEI等,但治疗组增加皮下注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及口服硫酸亚铁丸.利用超声心动图分别在治疗初1~2d及治疗后1个月测定心功能(EF%).数据统计采用t检验.结果两组各3例失随访,对照组与治疗组心功能分别为:治疗前(36.063±2.015)%与(35.193±2.42)%(P=0.145),治疗后(41.196±2.608)%与(52.64±3.476)%(P=0.095),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治疗后心功能的绝对增加值为(14.374±9.826)%与(21.917±12.148)%(P=0.017),也有显著差异.血色素低于90g/L者,对照组(18例)心功能由(34.137±4.03)%升至(38.045±3.17)%,治疗组(19例)心功能由(33.764±3.24)%升至(57.381±5.446)%,两组心功能增加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对照组与治疗组心功能治疗前、后同组对照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对合并贫血的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治疗心功能不全的同时治疗贫血有助于心功能的进一步改善,但远期效果待观察.
李正恭吴文利王骄张敏
关键词:慢性心功能衰竭贫血心功能
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对中老年患者病窦综合征诊断价值的探讨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统计分析1999年1月-200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动态心电图(DCG)检查的中老年患者长RR间期检出资料,探讨DCG中的长R—R间期对病态窭房结综合征(SSS)的诊断价值。方法6年内我院年龄50岁以上且经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中,发现1.5s以上长R—R间期且已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或食道心房调搏者95例,其中确诊SSS27例;据长R—R间期时限分为1.5~1.9s组、2.0~2.9s组和≥3s组,以探讨长R—R间期对SSS的诊断价值。结果3组患者中SSS比例分别为8.5%、48.0%、90.9%;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分别为(1670±180)ms、(2230±350)ms、(3600±860)ms;校正窭房结恢复时间(CS—RT)分别为(330±80)ms、(660±210)ms、(1800±710)ms。长R—R间期值与SNRT值相关系数r=0.965,P〈0.01;长R—R间期值与CSRT值相关系数r-0.976,P〈0.01。结论动态心电图检出的长RR间期时限与SSS有一定相关性,据长R—R间期时限大小,可对SSS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作为一种无创检查,动态心电图具有较大的实用意义。
宋波梅霞李正恭
关键词:病窦综合征动态心电图
病窦综合征起搏治疗的远期随访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比较生理性起搏器 (AAI及DDD)与非生理性起搏器 (VVI)对病窦综合征 (SSS)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 5 1、2 9、15例VVI、DDD、AAI起搏患者进行 6 5 3± 3 2 (10~ 15 4 )、6 3 1± 4 5 (36~ 94 )个月随访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心动图及临床症状等。结果 AAI/DDD组房性心率失常的发生率降低 (有效率 85 % ) ,VVI组下降不明显 (有效率 4 3%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心脏超声心动图AAI/DDD术后LVEF、CO升高 ,心功能改善 (P <0 0 5 ) ,房室大小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VVI组术后LVEF、CO下降 ,心房、心室扩大 (P <0 0 1) ;AAI/DDD组无 1例发生血栓及心原性死亡 ,AAI组 2例 5~ 7年时发生永久性房颤改为VVI起搏器 ,无电极脱位 ;DDD组 1例发生起搏器介导心动过速 ,经起搏器程控后消失 ;VVI组血栓 2例 ,心原性死亡 3例 ,5例发生电极脱位及感知不良 (均为心脏扩大 )。结论 生理性起搏AAI/DDD优于非生理起搏VVI,前者有利于消除心律失常、改善心功能。
梅霞李正恭郭利华郑向清辛楠渝宋波
关键词:病窦综合征起搏治疗远期随访预后
牛颈静脉带瓣管道重建犬右心室流出道及其血流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自制牛颈静脉带瓣管道(VBJVC)重建右心室流出道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用戊二醛(GA)处理的VBJVC对6只犬(犬1、2、3、4、5和6)行右心室肺动脉重建术。并使用心导管测定术前、后及术后1~2年右心室及肺动脉压力,结合使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右心室造影,评价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犬1于术后24 h死亡,犬2、4、5存活14~18个月死亡,犬3、6健康存活2年多。重建右心室流出道手术前、后及术后1~2年,右心室压及肺动脉压(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无明显变化。右心室与肺动脉收缩压差仅1.0~2.4 mm Hg,右心室舒张压均正常。术后1~2年超声心动图及右心室造影检查,管道无狭窄,瓣膜活动自如,无明显增厚,关闭良好,无反流。结论经戊二醛处理的VBJVC重建犬右心室流出道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性能。
何德沛严宇吴洪坤余扬罗永金李正恭谢英杜耘
关键词:颈静脉血流动力学右心室流出道
起搏器程控的必要性
1993年
随着起搏器功能的不断完善,体外即能对起搏器的多项参数予以程序控制。现就我院开展的相关工作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已安置起搏器中,可程控起搏器33例次,均为秦明公司生产,其中Astra T6 1例,Pinnacle 8619 30例次,Telectronics 2例。起搏方式:AAI 2例,VVI 31例次。因统计、随访不全,术后发生起搏器综合征等不适例数不详。33例次中男19例次,女14例次。病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0例次,传导阻滞9例次,其他4例。对安置后(或)及有不适的患者,20例次予以起搏器程序控制。符合起搏器综合征诊断2例。二、方法以Pinnacle程控仪于术后次日及出院前对20例次起搏器予以体外程控频率、脉宽、感度等,占33例次的60%。程控前在超声心动图(TOSHIBA—SSH 160A)
李正恭唐永忠牟启芬
关键词:起搏器程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