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朝虹

作品数:16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风湿
  • 6篇类风湿
  • 4篇蛋白
  • 4篇移植物抗宿主
  • 4篇移植物抗宿主...
  • 4篇植物抗宿主病
  • 4篇体外
  • 4篇体外阻断
  • 4篇阻断
  • 4篇抗宿主病
  • 4篇类风湿关节炎
  • 4篇关节炎
  • 4篇风湿关节炎
  • 4篇CD137
  • 4篇CD137L
  • 3篇蛋白酶
  • 3篇瘦素
  • 3篇金属蛋白
  • 3篇金属蛋白酶
  • 3篇基质

机构

  • 16篇徐州医学院附...

作者

  • 16篇李朝虹
  • 12篇殷寒秋
  • 11篇马华
  • 10篇刘春梅
  • 10篇蒋培培
  • 9篇张婷
  • 9篇殷松楼
  • 5篇徐开林
  • 4篇潘秀英
  • 3篇曹丽娜
  • 1篇王永
  • 1篇桑威
  • 1篇杜冰
  • 1篇周瑾

传媒

  • 3篇徐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华临床免疫...
  • 1篇2005年华...
  • 1篇第10届全国...
  • 1篇第17次全国...

年份

  • 5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7
  • 3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线粒体脑肌病误诊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一例
2014年
患者女,14岁。因反复发热40d,右侧面部抽搐3d于2011年11月11日入院。患者于2011年10月16日突发高热,体温达40℃,头痛伴右面部抽搐,于外院就诊,查头颅CT:左侧脑梗死;行脑脊液检查:压力正常,脑脊液常规、生化及免疫球蛋白正常,脑脊液未找到抗酸杆菌、隐球菌,脑脊液培养无细菌生长;考虑为“病毒性脑膜炎”,予以头孢曲松、氧氟沙星、阿昔洛韦等抗感染、抗病毒治疗,体温控制欠佳,
蒋培培殷松楼殷寒秋刘春梅李朝虹马华
关键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线粒体脑肌病脑脊液检查误诊体温控制脑脊液常规
抗SSA、抗SSB、抗α-胞衬蛋白抗体及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研究抗干燥综合征A抗体(抗SSA)、抗干燥综合征B抗体(抗SSB)、抗α-胞衬蛋白抗体(抗α-fodrin)及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75例干燥综合征(SS)[原发性SS 35例(pSS组)、继发性SS 40例(sSS组)]、80例其他结缔组织病(非SS的CTD组)及80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血清中抗核抗体(ANA)、RF、抗SSA、抗SSB、抗α- fodrin,比较各抗体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抗SSA、抗SSB、抗α-fodrin、ANA、RF在pSS组敏感性分别为77.1%、62.9%、25.7%、80%、51.4%;3种特异性抗体联合RF检测的敏感性高于单一抗体,而四者联合检测时敏感性达91.4%;在抗SSA或抗SSB均阴性时,抗α-fodrin联合RF的敏感性为75%.结论 抗α-fodrin与抗SSA、抗SSB、RF的联合检测可提高pSS的诊断率;抗SSA、抗SSB阴性时联合检测抗α-fodrin和RF可避免漏诊.
殷寒秋马华刘春梅李朝虹张婷蒋培培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抗Α-胞衬蛋白抗体类风湿因子
维生素D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淮海经济区汉族人群维生素D水平及其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关系。方法收集该地区无血缘关系的120例RA患者(RA组)和120名健康人(对照组)的全血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内切酶法(PCR.RVLP)研究VDR的BsmI、ApaI等位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之间的关系,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维生素D含量,研究其与RA发病的关系。使用矿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A组与对照组之间Ap。I酶切位点AA、Aa,aa基因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85,4.34,43.2,P值均〈0.05),BsmI酶切位点BB、Bb、bb基因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O.05)。进一步分析VDR基因型与RA患者的性别及有无骨侵蚀的关系,发现VDR各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RA组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8±0.3)与(4.0±0.4)ng/m1],RA患者中骨侵蚀组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无骨侵蚀组[(1.8±0.3)与(3.1±0.4)ng/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93.26,41.96,P值均〈0.05)。但RA患者中男性患者组与女性患者组之间维生素D水平相当[(2.6±0.3)与(2.7±0.4)ng/m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DR基因多态性ApaI与淮海经济区汉族人群RA发病是显著相关联的,基因型AA、Aa的出现可能增加RA的易患性,基因型aa可能为RA的保护型基因,同时VDR各基因型与RA患者性别及是否存在骨侵蚀无相关性;血清维生素D水平下降与RA的发病及骨侵蚀的发生是显著相关的,与RA患者的性别无相关性。
李朝虹王永殷寒秋刘春梅张婷马华蒋培培殷松楼
关键词:类风湿受体骨化三醇单核苷酸骨侵蚀
体外阻断CD137-CD137L途径控制小鼠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体外阻断活化的供鼠T淋巴细胞CD137-CD137L共刺激途径控制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及其机制。方法供、受鼠的淋巴细胞体外混合培养,分别加入抗CD137L单抗或不加抗CD137L单抗培养后与供鼠骨髓细胞混合移植给受鼠。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后受鼠T细胞亚群的变化,RT-PCR法检测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观察移植后受鼠GVHD的临床及病理改变。结果与未用抗CD137L单抗组相比,应用抗CD137L单抗组CD3^+CD8^+T细胞明显降低(P<0.01);IFN-γ表达水平明显减低(P<0.01),IL-10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移植后未预防GVHD组(A组)小鼠移植后15d内均死于aGVHD。采用甲氨蝶呤+环孢素预防GVHD组(B组)小鼠100%发生aGVHD,但临床及病理改变程度较A组轻,平均存活时间[(9.5±2.5)d]较A组[(7.5±1.5)d]略有延长。采用抗CD137L单抗预防GVHD组(C组)受鼠aGVHD的发生率为70%,程度比A、B两组轻,与A、B两组相比生存率明显提高(P<0.01),平均存活时间[(16.0±2.5)d]明显延长(P<0.01),30%的小鼠生存时间大于30d。结论抗CD137L单抗体外阻断CD137-CD137L共刺激途径能有效控制小鼠GVHD,可能与影响Ⅰ类和Ⅱ类T细胞因子平衡有关。
李朝虹徐开林潘秀英杜冰
关键词:骨髓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CD137L免疫耐受
Study on the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kit with its ligand in acute leukemia
<正>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 of c-kit (CD117) and its ligand in acute leukemia (AL) patients. Method...
李朝虹徐开林潘秀英
关键词:C-KITSCFCD34AL
文献传递
血清C-反应蛋白鉴别风湿性疾病病情活动与感染的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风湿性疾病合并感染的关系。方法将110例伴有发热的风湿性疾病患者分为合并感染组(n=34)与未感染组(n=76),比较2组间血清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和白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合并感染组CRP、ESR均高于未感染组(P〈0.01)。合并感染组白细胞计数与未感染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未合并感染的风湿性疾病患者相比,风湿性疾病合并感染的患者血清CRP明显增高。风湿性疾病患者病情活动时血清CRP大多正常或略高。血清CRP对鉴别风湿性疾病病情活动与合并感染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朝虹殷寒秋刘春梅马华曹丽娜蒋培培周瑾张婷
关键词:风湿性疾病C-反应蛋白
依那西普治疗难治性成人斯蒂尔病:附4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依那西普对难治性成人斯蒂尔病(AOSD)的疗效,为生物制剂治疗难治性AOSD的可行性提供证据。方法 4例明确诊断的AOSD患者,经大剂量激素治疗及甲泼尼龙冲击治疗、静脉丙种球蛋白和环磷酰胺冲击(或甲氨蝶呤)治疗效果不佳,选择激素、环磷酰胺(或甲氨蝶呤)联合依那西普(益赛普)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患者经应用甲泼尼龙、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及静脉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病情仍未控制,加用依那西普37.5~50 mg/周,1~2周后体温均得到控制,2个月内炎性指标恢复正常,5个月内甲泼尼龙减至8 mg/d,随访6个月病情稳定,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依那西普可用于治疗难治性AOSD,与激素及DMARDs合用,既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又有助于激素顺利减量。
殷寒秋李朝虹马华刘春梅张婷殷松楼
关键词:成人斯蒂尔病依那西普糖皮质激素
丹参川芎嗪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抗凝、扩血管、利尿、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丹参川芎嗪10 ml/d静滴,连用2 w。观察两组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肺动脉收缩压(PAS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充盈速度/舒张晚期充盈速度(E/A)、血清内皮素(ET)-1及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①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357±16.2)min较对照组(309±15.4)min增加(P<0.05);②治疗组PASP(40.8±12.9)mmHg较对照组(45.1±14.5)mmHg下降(P<0.05);③治疗组E/A(1.27±0.86)m/s较对照组上升(P<0.05);④治疗组LVEF(59.8±12.9),较对照组(52.4±11.2)%上升(P<0.05);⑤治疗组血清ET-1(27.2±9.6)ng/L水平较对照组(33.5±12.3)ng/L下降(P<0.05);⑥治疗组血清NO(57.6±20.7)μmol/L水平较对照组(48.2±17.2)μmol/L上升(P<0.05);治疗组无1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丹参川芎嗪可降低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动脉高压,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是降低肺动脉高压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马华殷寒秋曹丽娜张婷李朝虹蒋培培殷松楼
关键词:丹参川芎嗪结缔组织病肺动脉高压
体外阻断CD137-CD137L途径控制小鼠移植物抗宿主病研究
<正>目的探讨体外阻断活化的供鼠T淋巴细胞CD137-CD137L共刺激途径以控制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及其作用机制。第一部分抗CD137L单抗处理的供受鼠体外混合淋巴细胞...
李朝虹徐开林潘秀英
文献传递
瘦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与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相关性研究
目的:本探讨RA患者血清瘦素(LP)、基质金属蛋白-3(MMP-3)与骨破坏的关系,为预测及评估RA的骨破坏提供新的手段.方法:选择就诊于本院的体重指数在20-23kg/m2的RA患者100例,根据手X片进行Sharp评...
殷寒秋马华刘春梅李朝虹张婷蒋培培殷松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