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菲

作品数:12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肝炎
  • 6篇病毒
  • 4篇蛋白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疗效
  • 3篇乙肝
  • 3篇人类免疫
  • 3篇人类免疫缺陷
  • 3篇人类免疫缺陷...
  • 3篇缺陷病
  • 3篇免疫缺陷
  • 3篇免疫缺陷病
  • 3篇免疫缺陷病毒
  • 3篇基因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类
  • 2篇胸苷
  • 2篇胸苷激酶
  • 2篇乙肝患者

机构

  • 12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郑州市第六人...

作者

  • 12篇余祖江
  • 12篇李晓菲
  • 11篇阚全程
  • 7篇江河清
  • 3篇梁红霞
  • 2篇何云
  • 2篇李志勤
  • 2篇赵杰
  • 1篇杨锦建
  • 1篇李悦
  • 1篇周蓉
  • 1篇杨东亮
  • 1篇张万广
  • 1篇孙长宇
  • 1篇雷延昌
  • 1篇郝连杰

传媒

  • 4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药业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程监测加联合用药对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2005年
目的探索合理而有效的慢性乙型肝炎长期治疗方案,分析全程督导加联合用药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效果。方法对在1996年~2002年间二次治疗的6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抗病毒或不进行抗病毒治疗,两次检测患者血清Ⅳ-C和PCⅢ,多因素回归统计学分析。结果678例患者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抗病毒治疗时间在所有因素中影响最大;其次为监督治疗时间,紧接着是抗纤维化治疗时间,最后分别是非特异性免疫治疗时间和其它治疗方案时间。人为分组后,全程督导治疗加联合治疗的治疗组治疗效果较好,血清学检测指标与其它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全程监督治疗的情况下,联合抗病毒治疗(干扰素),免疫调节(胸腺肽)和抗纤维化的联合治疗为最佳治疗方案,适宜于慢性乙型肝炎长期抗纤维化治疗。
李晓菲余祖江阚全程江河清周蓉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统计学
心得安长效硝酸甘油联合大黄蛰虫丸治疗肝炎肝硬化后门脉高压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02年
目的 寻找适宜控制门静脉高压发生和发展的方法 ,降低门静脉高压的各种并发症。方法 对照组肝炎肝硬化 2 9例 ,采用常规治疗 (心得安和长效硝酸甘油 -单硝酸异山梨脂 ) ;观察组肝炎肝硬化 2 4例 ,在常规的降低门静脉压力药物的基础之上 ,联用中药大黄蛰虫丸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后早期门脉高压。结果 经 42周治疗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门静脉内径和脾脏厚度明显减小 (P <0 .0 5 )。结论 心得安。
余祖江孙长宇李晓菲江河清
关键词:疗效肝硬化门脉高压中西医结合治疗
乙肝患者应用大剂量生长抑素降低肝细胞癌的研究
2004年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甲胎蛋白 (AFP)增高时 ,在基础治疗同时 ,应用大剂量生长抑素 (善宁SSTA)治疗 ,降低AFP ,提高白蛋白 ,抑制肝纤维化 ,降低肝细胞肝癌 (HCC)发生率。方法 对 2 9例慢性乙型肝炎伴AFP增高患者 (AFP >2 0 0ng/ml,持续 3个月以上 ) ,分基础治疗组 17例和善宁冲击治疗组 12例 (2 5 0 μg/d ,2次 /b ,皮下注射 )。两组进行对照观察 ,检测AFP动态变化 ,定期观察 6个月 ,复查B超 ,CT ,肝纤维化血清指标 (透明质酸 ,三型前胶原 ,四型胶原和层粘蛋白 ) ,随访 1年。结果 SSTA冲击治疗组的AFP复常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 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肝纤维化血清指标无统计学意义 ,远期随访未发现HCC发生。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伴有AFP增高时应用大剂量SSTA(2 5 0 μg/d)对肝功能恢复、AFP降低有一定作用 ,可能与IGF抑制有关 ,但与抗纤维化进程无关 ,最终改善患者预后。
赵杰阚全程李晓菲余祖江
关键词:乙型肝炎甲胎蛋白
动态分析老年重症乙肝患者乙肝病毒全基因组及其表达蛋白抗原性变化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动态分析 1例老年重症乙型肝炎患者全基因组序列变化 ,在全基因组水平上阐述 HBV基因组变异对其不同基因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一次扩增全长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HBV) DNA基因组 ,测序鉴定 ,建立 HBV全基因组克隆、转染表达。结果 通过测序鉴定、同源性比较和真核细胞转染分析 ,显示 HBV基因组序列变异集中在 S基因 ,其表达蛋白前后有抗原性变化。结论  S基因变异可以导致 S蛋白抗原性变化 ,打破宿主体内免疫耐受 ,诱发重症肝炎的发生。
余祖江李晓菲阚全程张万广雷延昌
关键词:全基因组S基因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乙型肝炎发病规律及诱发因素的分析
2012年
目的探索农村务工中人员乙型肝炎感染率,为进一步控制乙型肝炎的发病与传播打下基础。方法采取试点普查方法,收集986例人群,分别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HBsAg和HBsAb,根据年龄不同进行分层分析,最后统计学判断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 986例农村工地人人员普查后发现共调查其中HBsAg阳性者为112人,阳性率为11.36%。子女阳性率:共调查249人,其中阳性感染者23人,阳性率为9.23%。25岁左右达到携带高峰,儿童在8岁左右达到携带的高峰,分别达到13.09%和11.360,出现两个高峰,HBV感染率与文化程度负相关。结论乙型肝炎在农村务工人群有较高感染率,加强乙型肝炎卫生知识的教育,提高经济水平对阻断乙型肝炎的传播和发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李晓菲阚全程李志勤梁红霞余祖江
关键词:务工人员乙肝感染率儿童
HBc-IgM阳性与重症肝炎进展关系的分析
2003年
目的 探索重症肝炎发生的早期预测和诊断指标。方法 对 2 5例患者检测HBc IgM两次 ,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死亡例数、死亡天数 ,作为预后评价的指标。结果 对照组与HBc IgM组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死亡率为 71 .4 2 % ,HBc IgM组为 72 .72 % ,但两组患者的死亡天数分别为 5 0 .8± 1 0 .4d ,4 2 .2± 8.7d ,两者有极显著的差异 (P <0 .0 1 )。结论 早期检测HBc IgM有着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意义。
余祖江阚全程李悦李晓菲江河清
关键词:阳性重症肝炎
中国株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克隆的制备与鉴定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扩增全长HBV DNA基因组,建立中国株HBV感染性克隆,阐述HBV基因组变异对其不同基因生物学特性影响。方法:TD-PCR和XL-PCR技术一次扩增HBV全长基因组,克隆,PCR、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通过PCR、酶切、测序鉴定和真核细胞转染分析,获得全长HBV基因组克隆。结论:获得了HBV全基因组克隆,在真核细胞中可以表达HBsAg,为建立HBV感染性克隆奠定物质基础。
余祖江杨东亮郝连杰李晓菲阚全程
关键词:全基因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克隆中国株
双环醇抗病毒与保护肝细胞作用的动态观察和分析被引量:13
2003年
目的:探讨双环醇抗病毒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双环醇打下理论基础。方法:通过2.2.15细胞与双环醇混合培养,观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用药后与HBsAg,HBeAg,乙型肝炎病毒中DNA(HBV-DNA)之间的动态变化,定量逆转录PCR(RT-PCR)观察STAT-1变化;临床实验中,患者口服双环醇,每2周观察血清HBV-DNA与ALT,AST动态变化。结果:细胞模型实验中,随着双环醇与2.2.15细胞混合培养时间延长,HBsAg,HBV-DNA滴度逐渐降低,而培养上清ALT,AST无明显变化,细胞内稳定高水平表达STAT-1的mRNA;临床实验发现,以干扰素α为对照,患者血清ALT,AST可以随着HBV-DNA水平降低而下降,但未发现患者血清ALT,AST有一过性升高。结论:双环醇在发挥肝细胞保护作用的同时,还可能通过非细胞溶解性机制清除乙型肝炎病毒。
余祖江江河清阚全程李晓菲
关键词:双环醇抗病毒肝细胞保护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混合感染丙型和乙型肝炎病毒后对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疗效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观察HIV感染者合并HCV和HBV感染后对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某地区HIV、HCV共感染患者166例(HIV+HCV组),HIV、HCV和HBV混合感染患者23例(H1V+HCV+HBV组)及单纯HIV感染者178例,给予1年的HAART治疗,观察3组患者病毒学反应、免疫学反应和肝功能动态变化.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实时PCR定量检测HCV、HIV和HBV病毒载量.结果 单纯HIV感染组、HIV+HCV+HBV组和HIV+HCV组经HAART 1年后,HIV病毒载量分别由治疗前(6.78±1.08)、(6.23±1.34)、(6.54±1.23)lg拷贝/ml下降至(0.53±0.15)、(0.67±0.16)、(0.43±0.11)lg拷贝/ml(P值均<0.001).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由治疗前的(197±127)、(184±113)、(213±143)个/μl上升至(382±74)、(383±70)、(378±76)个/μl(P值均<0.001).3组之间各时间点CD4+T淋巴细胞、HIV病毒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ALT、AST、总胆红素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相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AART前后,HCV病毒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IV感染者混合感染HBV和(或)HCV,不影响HAART的疗效;HAART对HCV复制无抑制作用.
李晓菲阚全程何云余祖江李志勤梁红霞
关键词:肝炎病毒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Tat融合蛋白后的修饰与生物学活性分析
2007年
目的分析HIV Tat融合后对融合蛋白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探讨HIV Tat的生物细胞膜穿透功能和意义。方法以胸腺激酶(TK)基因为报告基因,将不同长度的甘氨酸(Gly)密码子融合在HIV Tat与TK基因之间以及两种基因倒置融合,分别克隆至PBK原核表达载体,大肠埃希菌表达,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超声波破碎后,经耦联Tat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层析柱层析收集。融合蛋白与HepG2细胞共培养,24 h后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加用更昔洛韦,3 d后锥虫蓝染色计算细胞死亡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克隆出含有不同甘氨酸密码子的HIV Tat-Gly(n)-TK(n=0,2,4,6)融合基因,成功表达Tat-TK系列融合蛋白和TK-Tat融合蛋白。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发现Tat-TK系列融合蛋白与Tat蛋白、TK-Tat融合蛋白透过膜效率相似;但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在培养基含有更昔洛韦的条件下,Tat-Gly(4)-TK、Tat-Gly(6)-TK、Tat-Gly(2)-TK、Tat-TK融合蛋白、HIV Tat组和TK-Tat致HepG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4.77%、4.30%、12.69%、3.00%、1.03%和4.40%。锥虫蓝染色发现细胞死亡率也有类似结果,分别为80.2%、56.7%、65.4%、58.4%、9.1%和57.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K-Tat和Tat-TK融合蛋白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结论Tat与TK基因之间融合甘氨酸密码子的数目对融合蛋白中Tat的细胞融合穿透功能不产生影响,而对TK的体外细胞致死作用有较大影响,其中间隔4个甘氨酸密码子对融合蛋白TK体外细胞致死作用的影响最小,同时TK基因与HIV Tat的倒置融合不影响两者生物学功能。
阚全程余祖江杨锦建江河清李晓菲
关键词:胸苷激酶基因产物TAT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