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宇

作品数:14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8篇中央空调
  • 8篇空调
  • 8篇反馈校正
  • 6篇神经网
  • 6篇神经网络
  • 6篇神经网络预测
  • 6篇神经网络预测...
  • 6篇网络预测
  • 4篇梯度下降
  • 4篇梯度下降法
  • 4篇下降法
  • 3篇学习网络
  • 3篇优化计算
  • 3篇网络
  • 3篇回水
  • 3篇回水温度
  • 2篇动态矩阵
  • 2篇运动控制
  • 2篇运动控制器
  • 2篇直线插补

机构

  • 14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14篇李晓宇
  • 13篇吴祥
  • 13篇董辉
  • 12篇高阳
  • 10篇邢科新
  • 8篇蒋文成
  • 1篇张露
  • 1篇朱来
  • 1篇周海波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中央空调的冷冻水回水温度的预测控制方法
一种中央空调的冷冻水回水温度的预测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记录当前冷冻水的温度和冷水水泵的频率,设定冷冻水的目标温度为12℃;(2)建立预测模型,采用两层的BP神经网络模型,(3)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学习;(4)反馈...
董辉李晓宇高阳邢科新仲晓帆罗立锋吴祥蒋文成
文献传递
一种机械手运动控制器的中文示教方法
一种机械手运动控制器的中文示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机械臂的运动轨迹分解为直线与圆弧的组合,按照运动轨迹上直线与圆弧的段数将它分割成N条线段,即有N+1个交点,当点P<Sub>i</Sub>移动到点P<Sub>i+...
董辉仲晓帆罗立锋邢科新吴祥高阳李晓宇
文献传递
一种中央空调的室内温度动态矩阵预测控制方法
一种中央空调的室内温度动态矩阵预测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给定系统一个阶跃输入(设定一个风机盘管的频率),记录室内温度的阶跃响应a<Sub>1</Sub>,a<Sub>2</Sub>,...,a<Sub>N</Su...
董辉李晓宇罗立锋邢科新蒋文成吴祥仲晓帆高阳
文献传递
一种中央空调的冷却水回水温度预测控制方法
一种中央空调的冷却水回水温度预测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记录当前冷却水回水的温度和冷水水泵的频率,设定冷却水的回水目标温度为37℃;(2)建立预测模型,采用两层的BP神经网络模型;(3)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学习;(4...
董辉李晓宇吴祥邢科新蒋文成高阳罗立锋仲晓帆
文献传递
一种数控冲床的刹车曲线自学习方法
一种数控冲床的刹车曲线自学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n个不同的频率,对应冲床n个不同的速度,n为自然数,且n≥5;冲床动作周期完成后刹车,等冲床停止后记录每次刹车前的速度和刹车后过冲的角度,即得到n个点数据...
董辉李晓宇吴祥罗立锋仲晓帆高阳
文献传递
一种中央空调的室内温度动态矩阵预测控制方法
一种中央空调的室内温度动态矩阵预测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给定系统一个阶跃输入(设定一个风机盘管的频率),记录室内温度的阶跃响应a<Sub>1</Sub>,a<Sub>2</Sub>,...,a<Sub>N</Su...
董辉李晓宇罗立锋邢科新蒋文成吴祥仲晓帆高阳
文献传递
一种中央空调的冷却水回水温度预测控制方法
一种中央空调的冷却水回水温度预测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记录当前冷却水回水的温度和冷水水泵的频率,设定冷却水的回水目标温度为37℃;(2)建立预测模型,采用两层的BP神经网络模型;(3)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学习;(4...
董辉李晓宇吴祥邢科新蒋文成高阳罗立锋仲晓帆
文献传递
一种中央空调的冷冻水回水温度的预测控制方法
一种中央空调的冷冻水回水温度的预测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记录当前冷冻水的温度和冷水水泵的频率,设定冷冻水的目标温度为12℃;(2)建立预测模型,采用两层的BP神经网络模型,(3)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学习;(4)反馈...
董辉李晓宇高阳邢科新仲晓帆罗立锋吴祥蒋文成
文献传递
一种中央空调的冷却水供水温度预测控制方法
一种中央空调的冷却水供水温度预测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记录当前冷却水供水的温度和冷却塔风机的频率,设定冷却水的供水目标温度为32℃;(2)建立预测模型,采用两层的BP神经网络模型;(3)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学习;(...
董辉李晓宇仲晓帆邢科新蒋文成高阳罗立锋吴祥
文献传递
一种机械手运动控制器的中文示教方法
一种机械手运动控制器的中文示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机械臂的运动轨迹分解为直线与圆弧的组合,按照运动轨迹上直线与圆弧的段数将它分割成N条线段,即有N+1个交点,当点P<Sub>i</Sub>移动到点P<Sub>i+...
董辉仲晓帆罗立锋邢科新吴祥高阳李晓宇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