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毅
- 作品数:70 被引量:281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口腔肿瘤患者下颌骨缺损重建术后功能评价
- 季彤李思毅张陈平
- 关键词:下颌骨功能评价
- 铜针留置术加硬化剂治疗颌面部巨大静脉畸形
- <正>目的:观察铜针留置通电加硬化剂注射治疗颌面部巨大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材料与方法:5例颌面部巨大静脉畸形首先采用铜针留置通电降低血液流速,再辅以硬化剂注射,根据Achauer BM等分级标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5例...
- 王洪涛胡永杰李思毅张陈平
-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电化学治疗
- 文献传递
- 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并发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探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肿瘤术后口腔颌面部缺损发生并发症的主要因素及减少其发生的措施。方法 :对2010—2015年采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78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6例患者出现与胸大肌肌皮瓣有关的并发症(20.51%),其中感染14例(17.65%),皮瓣不同程度坏死9例(11.54%),形成瘘管6例(7.69%)。结论: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全身状况(糖尿病、高血压)、皮瓣损伤、引流不畅有关,严格的适应证选择、精细的手术操作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郭建李思毅
- 关键词:胸大肌肌皮瓣并发症口腔颌面部缺损
- 上前牙瓷贴面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1999年
- 多年来,治疗变色牙的方法是漂白法和粘贴修复法,后者包括复合树脂覆膜法,塑料牙贴面,预成荧光性瓷牙贴面及瓷贴面。瓷贴面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最先进的牙体修复方法,其显著优点在于磨除牙体组织少,有利于牙体组织的健康,患者乐于接受,而且瓷贴面耐磨耗,光泽持久,...
- 许德文邓红颖姚江武李思毅
- 关键词:变色牙
- 舌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和评估处理被引量:15
- 2015年
- 舌鳞状细胞癌位居口腔癌首位,颈淋巴结转移妨碍其治疗。颈淋巴结转移分为微转移和包膜外转移,前者与肿瘤预后较差相关,后者对患者的生存率影响更大。舌鳞状细胞癌的淋巴结转移多为Ⅰ-Ⅲ区,原发灶浸润深度对颈部隐匿性淋巴转移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舌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与其病理分级、神经和血管侵犯、浸润深度等多方面因素相关。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评估除需借助B超、CT、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等影像学辅助检查技术外,还需借助细胞细针吸取活检和前哨淋巴结活检来确认。迄今有关舌鳞状细胞癌的颈淋巴结处理仍无定论,临床选择上存在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目前,舌鳞状细胞癌的颈淋巴结处理主要为颈淋巴结清扫和随访观察两种方式,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仍是解决其问题的主要方式。
- 吴开柳李思毅张陈平
- 关键词:舌鳞状细胞癌淋巴结颈部转移
- cN_0早期舌体鳞癌的颈部处理探讨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通过对临床早期舌体鳞癌患者的回顾研究,探讨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和严密观察2种治疗方式的合理应用。方法收集132例cN0早期舌体鳞癌病例,根据颈部处理方案分为颈清组(71例)和观察组(61例),统计分析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结果颈清组和观察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87.3%、83.4%。颈清组T1、T2病例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89.3%、83.3%,观察组T1、T2病例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89.6%和58.3%。T2以3.0 cm为界,观察组T2b生存曲线较T2a下降趋势明显。低分化病例的生存曲线较高分化和中分化显著下降。结论 T1期的cN0舌体鳞癌颈部可严密观察;小于3.0 cm的T2病例仍可采用严密观察,如果病理分化差可考虑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大于3.0 cm的T2病例应采用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
- 李思毅胡永杰张陈平孙坚竺涵光
- 关键词:舌体鳞癌淋巴结转移颈淋巴结清扫
- BDNF和TrkB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观察BDNF和TrkB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揭示BDNF和TrkB与唾液腺腺样囊性癌高转移特性和神经侵袭特性的关系。方法:以30例SACC标本为研究对象,以5例正常腮腺及3例腺泡细胞癌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对BDNF和TrkB进行检测。以SACC高、低转移细胞系ACC-2和ACC-M为研究对象,利用免疫组化、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BDNF和TrkB在其中的表达差异。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显示:TrkB表达水平在嗜神经现象组显著高于未见嗜神经现象组(Ρ<0.05),BDNF表达水平与嗜神经现象无关(Ρ>0.05)。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均检测到BDNF和TrkB在ACC-M中的表达高于ACC-2(Ρ<0.01)。结论:TrkB的表达强度与SACC的神经侵袭特性相关,BDNF和TrkB的表达强度与SACC的高转移特性相关。
- 苏立新张陈平胡永杰周晓健叶金海李思毅
- 关键词:唾液腺腺样囊性癌BDNFTRKB神经侵袭
- 早期舌癌侵袭前缘生长方式显著影响颈部淋巴结转移
- 目的:早期舌癌颈部淋巴结的处理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不同临床医师因理念和临床经验不同而存在不同处理,因而如何早期有效判断早期舌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否对于临床处理意义重大,本研究旨在研究不同临床病理因素对早期舌癌淋巴结转移的...
- 吴开柳李思毅陆伟杨溪
-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转移
- 文献传递
- 铜针留置术加硬化剂治疗颌面部巨大静脉畸形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观察铜针留置通电加硬化剂注射治疗颌面部巨大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例颌面部巨大静脉畸形,首先采用铜针留置通电,降低血液流速,再辅以硬化剂注射,根据Achauer等的分级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5例患者中,2例为Ⅱ级,治疗后病变缩小26%~50%;3例为Ⅲ级,治疗后病变缩小51%~75%。结论:铜针留置加硬化剂治疗颌面部巨大静脉畸形效果显著,该治疗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 王洪涛胡永杰李思毅张陈平
-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铜针治疗
- 原发性舌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低位转移规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舌鳞状细胞癌颈部淋巴结低位(Ⅳ区和Ⅴ区)转移的临床规律,为舌癌颈部淋巴结低位区域的清扫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舌鳞状细胞癌同期或二期行全颈(Ⅰ~Ⅴ区)淋巴结清扫患者203例,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信息,分析原发舌鳞状细胞癌颈部低位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影响因素和预后。结果在203例患者中,Ⅳ区和Ⅴ区转移率分别为14.78%和4.93%,男性较女性更易出现Ⅳ区转移(P=0.04),不吸烟较吸烟更易出现V区转移(P=0.046);Ⅲ区和Ⅳ区的淋巴结状态与Ⅴ区转移风险明显相关(P=0.001);Ⅲ区包膜外侵犯患者发生Ⅳ区(P=0.014)和V区(P=0.026)转移的风险明显增加;发生低位淋巴结(Ⅳ/Ⅴ)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14.70%,是原发性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P<0.0001)。结论原发性舌鳞状细胞癌绝大部分转移发生于Ⅰ~Ⅲ区,低位淋巴结转移比率较低,对于cN0患者和Ⅰ~Ⅱ区淋巴结转移但无包膜外侵犯的cN+患者,Ⅴ区淋巴结可以选择观察。
- 杨云博韩楠男王钰璞李华盛严明李思毅阮敏张陈平
- 关键词:舌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颈淋巴结清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