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华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多菌灵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增强拉曼光谱
  • 1篇正交晶系
  • 1篇智能系统
  • 1篇色敏传感器
  • 1篇色素
  • 1篇食品
  • 1篇数据处理
  • 1篇水热
  • 1篇水热合成
  • 1篇苹果
  • 1篇气敏
  • 1篇气敏传感器
  • 1篇热合成
  • 1篇纳米
  • 1篇纳米棒
  • 1篇晶系
  • 1篇聚类分析
  • 1篇课程

机构

  • 5篇江苏大学
  • 1篇江苏省教育厅

作者

  • 5篇李志华
  • 3篇邹小波
  • 3篇黄晓玮
  • 3篇石吉勇
  • 2篇姜文娟
  • 2篇凌云
  • 2篇程晓农
  • 1篇张新爱
  • 1篇张宁
  • 1篇张文
  • 1篇郭志明

传媒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纳米科技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SERS标记免疫分析技术苹果中多菌灵的检测方法被引量:1
2023年
多菌灵(Carbendazim,甲基-1H-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是一种内吸性广谱杀菌剂,广泛应用于苹果种植过程中的轮纹病和褐斑防治,若不合理使用会在苹果中残留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采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免疫分析技术(surface-enhance Raman spectroscopy combined immunoassay,SERSIA),以SERS高灵敏度和分子“指纹”图谱特性为基础,结合免疫特异选择性,实现苹果中多菌灵的微/痕量检测。制备核-分子-壳“三明治式”结构的Au@M@Ag纳米SERS材料和结合抗原的SERS免疫探针,在包被抗体的Fe3O4磁性纳米材料可分离功能下,实现多菌灵的特异性检测。采用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紫外-可见光谱和拉曼光谱等方法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并优化了实验参数。研究表明多菌灵浓度与标记分子4-巯基苯甲腈的2 227 cm^(-1)处特征峰强度值在0.5~300 nmol·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同时该免疫探针信号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对不同加标浓度的苹果实际样本进行检测,得到的平均回收率为95.6%~98.3%,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为0.15%~0.99%。该方法操作简单,检测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稳定性好,为苹果中痕量多菌灵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黄晓玮张宁李志华石吉勇孙悦张新爱邹小波
关键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多菌灵苹果
Sb_2S_3纳米棒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以SbCl3和Na2S2O3为反应物,用水热合成法成功的制备了直径约100-500nm,长为几十微米的单晶纳米棒。产物的能量分散光谱(EDS)、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显示纳米棒是锑和硫原子比为2∶3的化合物,属正交晶系,晶体沿[001]方向生长。差热分析(DSC)显示Sb2S3纳米棒在548.9℃处有吸热峰,此外,吸收光谱表明产物的禁带宽度为1.58eV,适用于太阳能和光电应用领域。
李志华凌云姜文娟程晓农
关键词:水热合成纳米棒正交晶系
Sb2Se3管状化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2008年
用固相烧结法合成了管状Sb2Se3相变材料,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拉曼光谱仪(Raman)、热重分析(DSC)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成功制备出了正交晶系的Sb2Se3,计算所得晶格常数为a:11.6445A,b=11.792A,c=3.981A,;透射电镜结果说明Sb2Se3微米管晶体结构沿[001]方向择优生长;DSC测试Sb2Se3的熔点为624.5℃。同时本试验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Sb—Se材料,并用XRD和Raman表征测试了晶体结构.
姜文娟凌云李志华程晓农
关键词:固相法
基于色素气敏传感器的不同类型燕窝掺假鉴别研究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基于气敏传感器阵列的燕窝掺假鉴别的智能系统。210个燕窝样本用于试验,其中包括10个纯燕窝样本;160个掺假比例分别为10%,25%,50%,75%,掺假物为蛋清、猪皮、琼脂和银耳的掺假样本;以及40个...
黄晓玮邹小波石吉勇李志华张文
关键词:聚类分析智能系统
文献传递
食品试验设计方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2
2020年
食品试验设计方法作为食品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对学生毕业、就业、深造都具有重要作用。但该课程具有概念繁多、理论与实践并重等特点,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学生参与度不高、课程理论和试验相分离、先进统计分析工具普及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通过随机问答与随堂小游戏、将试验课与理论课融合授课、加强先进统计工具的入门引导等措施来改善授课效果,在教授学生试验设计知识的同时,传递主动探索、开放共享的科学精神。
李志华黄晓玮郭志明石吉勇邹小波
关键词:教学改革食品数据处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