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强

作品数:4 被引量:64H指数:3
供职机构: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2篇神东矿区
  • 1篇典型植被
  • 1篇植被
  • 1篇植物
  • 1篇沙区
  • 1篇生态修复
  • 1篇适期
  • 1篇土壤
  • 1篇土壤质量
  • 1篇器官
  • 1篇气候
  • 1篇气候舒适度
  • 1篇周期
  • 1篇综采
  • 1篇化学计量
  • 1篇化学计量学
  • 1篇荒漠
  • 1篇荒漠植物
  • 1篇工作面
  • 1篇工作面开采

机构

  • 4篇神华神东煤炭...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内蒙古农牧业...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水利部黄河水...
  • 1篇神华集团有限...
  • 1篇黄河上中游管...
  • 1篇亿利首建生态...

作者

  • 4篇李强
  • 1篇岳本江
  • 1篇马宁
  • 1篇郭洋楠
  • 1篇郭玉涛
  • 1篇李斌
  • 1篇胡振琪
  • 1篇张建民
  • 1篇张荷亮
  • 1篇高天云
  • 1篇王义
  • 1篇刘海英
  • 1篇崔艳
  • 1篇李全生
  • 1篇郭玉涛

传媒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陕西林业科技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2000-2018年神东矿区气候舒适度评价被引量:2
2022年
为客观评价神东矿区人居环境,合理评估该地区气候资源,选取有关气象站2000-2018年气温、风速、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资料,利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综合舒适指数及综合舒适度模型对矿区气候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各气候舒适指数年际差异不大,年综合舒适指数呈升高趋势。(2)从温湿指数看,矿区全年无炎热及闷热的人体感觉,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月份为6月;通过风效指数分析,年体感最舒适月份为4、9、10月,从着衣指数看,矿区5、6、8、9月最为舒适。(3)矿区全年舒适期集中在4-10月,气候综合舒适度指数较高,12月至次年2月不舒适,矿区全年舒适期较长,有利于职工安居及安排各类生产、生活活动。
岳本江郭玉涛李强李斌张辛忻李永红王冬
关键词:气候舒适度
神东矿区典型植被不同恢复年限对土壤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8
2019年
为揭示矿区土壤质量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变化,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神东矿区中心10个矿区不同恢复年限典型植被种植区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容重和全氮、碱解氮、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等6项理化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了各评价指标权重值,并运用土壤质量指数法对土壤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各指标按权重值排序为全氮(0.198)>速效钾(0.187)>碱解氮(0.182)>有机质(0.177)>容重(0.172)>有效磷(0.084);樟子松、山杏和柠条种植区的土壤质量指数与恢复年限呈线性变化关系,油松和小叶杨种植区的土壤质量指数与恢复年限呈对数变化关系,沙棘、沙柳和黑沙蒿种植区的土壤质量指数与恢复年限呈抛物线关系。总体来说,矿区典型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有较好的改良效果,在今后的生态治理过程中,需要对恢复年限较长的植被类型加强人工管护,防止土壤质量退化。
马宁李强郭玉涛李鹏飞
关键词:典型植被土壤质量神东矿区
9种典型荒漠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4
2018年
化学计量学是研究生态过程中能量平衡和多重化学元素平衡的科学,能够定量化研究活有机体重要组成元素碳(C)、氮(N)、磷(P)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解决植物和生态系统养分供应与需求等方面的难题为解决生态系统养分供求与循环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化学计量学已成为研究生态系统元素平衡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厘清极端环境条件下荒漠植物在逆境适应与元素循环的反馈能力,对东阿拉善-西鄂尔多斯荒漠生态系统中9种优势植物霸王(Sarcozygium xanthoxylon)、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蒙古扁桃(Amygdalus mongolica)、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细枝岩黄芪(Hedysarum scoparium)和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根、茎、叶的C、N、P含量和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种荒漠植物根、茎、叶的C、N、P含量的均值分别为:418.96 mg·g^-1、15.07 mg·g^-1、1.10 mg·g^-1,460.88 mg·g^-1、12.99 mg·g^-1、1.03 mg·g^-1,435.07 mg·g^-1、23.40 mg·g^-1、1.18 mg·g^-1。根、茎、叶的C∶N∶P化学计量比分别为381∶14∶1、447∶13∶1和369∶20∶1。表明其C的相对过量和P元素的限制性。(2)植物根部的C储备能力较弱,与其处于荒漠生态系统土壤贫瘠,日照强,年降水量较低有关。(3)四合木的N∶P(9.45)计量学较全球陆生植物(12.6)、中国陆生植物(16.3)中国北方典型荒漠及荒漠化地区植物(15.8)显著偏低,表现出我国特有孑遗珍稀植物四合木化学计量学特征的独特性。(4)与已有的荒漠植物化学计量学研究结果相比,9种荒漠植物根、茎、叶N含量均显著偏高,茎和叶P含量显著偏低,根的P含量无显著差异。生物与环境的协同进化,使得荒漠植物在温度逆境、干旱胁迫、
刘珮马慧智颖飙崔艳孙安安郭洋楠李强高天云张荷亮刘海英
关键词:荒漠植物化学计量学器官
西部风积沙区超大综采工作面开采生态修复研究被引量:20
2013年
为建立与大规模高强度煤炭开采相适应的生态修复模式,选择西部生态脆弱区神东矿区补连塔井田超大综采工作面开采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地表生态损伤观测系统,对采前、采中、采后及趋于稳定时的生态损伤特征参数(地表裂缝、植物及根际环境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获得了地表裂缝发育的分区性和趋于闭合时间、周围土壤含水性、植物及根际环境的变化趋势,表明地表生态损伤在自然力作用下具有"自修复"趋势;提出了以分区修复、减损、植物促进为核心的人工引导型生态修复模式与方法,应用结果表明此方法有助于系统提升大规模高强度煤炭开采的生态修复效率。
张建民李全生胡振琪王义李强
关键词:生态修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