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园莉
- 作品数:36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远红外辐射对萎凋叶氧化酶活性及红茶品质的影响被引量:5
- 2021年
- 基于远红外特有的光热效应以及光萎凋在茶叶加工中的优越性,通过单因素试验深入分析不同时长和强度的远红外光萎凋对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红茶生化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萎凋叶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随远红外光强度的上升而上升,随远红外光时间的延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OD活性变化趋势与PPO相似,两者活性均以15 W/m^(2)远红外光处理3 h的萎凋叶最高且较对照分别提升14.4%和23.5%;此条件处理后的红茶与对照相比氨基酸含量提高8.4%,茶多酚总量下降14.3%,茶黄素含量提高20.5%,茶红素含量提高11.9%,同时感官审评得分最高。实验优化了红茶加工中远红外辐射萎凋的工艺参数,可为远红外辐射在红茶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赵飞李园莉杨亦扬李荣林杨建华马圣洲
- 关键词:红茶萎凋茶黄素
- 一种茶树花茶制作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树花茶制作方法,步骤:(1)茶树花采摘:采摘处于开放初期的茶树花;(2)摊放:将采摘回来的茶树花均匀摊放,平摊不重叠,摊放时间4‑8小时,摊放至水量60%;(3)杀青:杀青时间1.5~2min;(4)摊...
- 刘敏王润贤李园莉张红艳徐榛李凤香陈梦怡
- 文献传递
- 一种提高红茶品质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红茶品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茶树幼果和茶叶的萎凋;2)榨汁和匀浆;3)揉捻;4)发酵;5)干燥。本方法通过填加外援物——茶树幼果改善鲜叶中儿茶素的组成比例,提高儿茶素中L-EGC的含量,从而显著...
- 李园莉马圣洲王红梅
- 文献传递
- “茶艺表演与编创”课程实践教学形式改革与做法的探讨——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茶艺实践教学为例被引量:7
- 2017年
- "茶艺表演与编创"是茶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着眼于实践操作指导的理论课程,也是茶艺人才培养成效的关键课程。根据本课程实践教学部分在茶艺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和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服务形式学习、阶段性考核机制、以赛促学模式等手段,激活第二课堂,旨在培养高素质的茶艺技能型人才,获得显著成效。
- 李园莉吕梅刘敏朱锦
- 关键词:茶艺表演实践教学
- 一种自动上水的随手泡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上水的随手泡,包含底座和壶体,底座一侧为加热装置,底座另一侧为加水装置,所述加水装置外部设有加水口和开关,所述加水装置内部设有加水管道和水泵;所述壶体侧面设有中空的壶把手,壶把手上端与壶体连通,所述开...
- 李园莉马圣洲葛晋纲
- 文献传递
- 垂枝樱花观赏特性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本文以垂枝樱花为研究材料,对其开花物候期,形态指标,观赏特性等进行了初步的观察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垂枝樱花在句容地区的花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花期持续天数为14天;单株不同部位枝条开花顺序不同,同一枝上不同位置花蕾开放先后不同,单花的开花持续期与花期的积温有一定的关系;不同垂枝樱花品种间在形态指标上存在差异;垂枝樱花的观赏特性集中于观花、观叶和观形。此项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垂枝樱花观赏价值及应用提供了参考。
- 王红梅李园莉
- 关键词:观赏特性
- 一种便于检修的茶树肥料制备机组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检修的茶树肥料制备机组,包括传输带,所述传输带的两侧均安装有四个传输带护架,其中一个所述传输带护架的一侧安装有电机保护外壳,传输带的外侧安装有中和预制箱,所述中和预制箱的内侧设置有运输槽,所述中和...
- 管斌李园莉陈靓珍
- 文献传递
- 一种天然外源酶催化加工低咖啡因红茶的加工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外源酶催化加工低咖啡因红茶的加工方法,它是将茶叶鲜叶经热水浸渍脱除其咖啡因,揉捻时喷洒从桑叶中提取的酶液,利用桑叶中含有的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进行发酵。该方法制得的红茶,咖啡因含量≤1%,香气带甜花...
- 李园莉马圣洲
- 文献传递
- 一种低咖啡因、高γ氨基丁酸桑叶复配红茶的加工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咖啡因、高γ氨基丁酸桑叶复配红茶的加工方法,它是将茶叶鲜叶经热水浸渍脱除其咖啡因,摊凉后掺入适量经厌氧、萎凋处理的桑叶一起揉捻,利用桑叶中含有的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进行发酵。制成的红茶咖啡因含量≤0....
- 李园莉马圣洲杨士虎
- 文献传递
- 垂枝樱花组培技术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为了建立更高效的垂枝樱花的组织快繁体系,以垂枝樱花的当年生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外植体的灭菌、启动、增殖和生根培养,探讨了适宜的外植体灭菌方法与程序,不同培养基配方对启动、增殖、生根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表面灭菌方法为75%乙醇浸泡30s,0.1%的HgCl2浸泡10min,最后无菌水冲洗5遍,成活率达66.7%;较适宜的启动培养基为1/2 MS+6-BA 0.5mg·L^(-1)+NAA 0.1mg·L^(-1),分化达68.3%;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3mg·L^(-1)+NAA 0.05mg·L^(-1)+GA310mg·L^(-1),增殖系数为7.0,平均苗高2.9cm;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1.0mg·L^(-1)+IBA 0.5mg·L^(-1)+蔗糖20g·L^(-1),生根率达93%。
- 王红梅李园莉李洪光董晓辉孙艳艳
- 关键词:离体培养表面灭菌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