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华 作品数:37 被引量:88 H指数:7 供职机构: 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理学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关于蛋白质组学用于蒙药研究的探讨 2005年 本文主要介绍了蛋白质组及其关键技术和植物蛋白质组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希望尽快地把蛋白质组学用于蒙药的研究,以期对进一步开发利用蒙药,研制新的特色药,弘扬民族医药学打下基础。 蒙根 李卫华 王鸿丽 王海龙 许彬 魏开华关键词:蛋白质组 蒙药 ROCK1与CD40相互作用的质谱分析及在CD40信号通路中功能的初探 2010年 为鉴定和验证ROCK1和CD40的相互作用,探索ROCK1在CD40通路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应用HD质谱分析ROCK1和CD40的相互作用,用免疫共沉淀实验验证其相互作用,用ROCK1抑制剂研究ROCK1对CD40通路的影响。结果ROCK1与CD40存在相互作用;并参与CD40介导的信号通路。说明ROCK1能与CD40发生相互作用,为CD40信号通路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秋昕 方迪峰 高彦飞 甄诚 满江红 梁冰 周涛 李卫华关键词:CD40 质谱 相互作用 信号通路 NanoUPLC-nano-ESI-MS/MS鉴定二维凝胶银染后蛋白质点的方法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提高银染色后二维凝胶电泳图谱中蛋白质斑点的鉴定率。方法采用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银染色方法结合改进后的质谱兼容胶内酶切方法并应用超高效纳升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NanoUPLC-nano-ESI-MS/MS)对二维凝胶电泳上的蛋白质斑点进行分析。结果二维凝胶上50个蛋白质斑点中46个点得到鉴定,共鉴定出74个有意义的蛋白质,其中一个蛋白斑点鉴定出6个有意义的蛋白质。结论该方法获得的样品经质谱检测和网上数据库比对,蛋白鉴定率高达90%以上,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串联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MS)方法相比,蛋白质的鉴定率明显提高,表明该方法适合鉴定复合蛋白质斑点,是鉴定银染后二维凝胶蛋白质的一种强有力的分析手段。 王鸿丽 刘锋 李卫华 李萍 杨松成 何昆关键词:银染色法 应用酵母双杂交筛选与hSOX4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2005年 目的:寻找与hSOX4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为该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新的线索.方法:采用酵母双杂交方法,以hSOX4的第1~133位氨基酸SOX4(1-133)和第130~380位氨基酸SOX4(130-380)分别作为诱饵筛选人乳腺文库,经过重复验证排除假阳性以确定阳性克隆.结果:以SOX4(1-133)作为诱饵最终筛出了4个阳性克隆,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这4个克隆为同一基因来源:UBE2I(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E2I, Ubc9).以SOX4(130-380)为诱饵未能筛出阳性克隆.结论:Ubc9能与SOX4(1-133)发生相互作用,它们的相互作用可能与SOX4的转录调控有关. 潘欣 李慧艳 张佩景 靳宝锋 李卫华 满江红 张学敏关键词:酵母双杂交 UBC9 相互作用 蛋白质类 转录因子 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与人孕酮受体B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被引量:5 2005年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与人孕酮受体B(hPRB)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其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调控机制。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3,以hPRB不同结构域为诱饵,筛选人乳腺cDNA文库,寻找能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并运用X-α-Gal等实验提供的信息,筛除假阳性克隆。最终以AF1-DBD结构域作为诱饵最终筛出了1个阳性克隆,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这个克隆所编码的蛋白为PIAS3(活化的STAT3的蛋白抑制剂)。结果表明,孕激素受体可以和PIAS3发生相互作用,它们的相互作用有可能参与乳腺癌的生长调控。 张佩景 李慧艳 潘欣 靳宝锋 满江红 李卫华 张学敏 张涌关键词:酵母双杂交 相互作用 再次从SARS患者肺组织中分离与检出呼肠病毒 被引量:8 2003年 杨怡 李卫华 端青 朱虹 郎振为 孟忻 张德添 何昆 周涛 张飒 陈德蕙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肺组织 呼肠病毒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p53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2006年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p53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调控机制。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p53C末端(62-393aa)作为诱饵筛选人乳腺cDNA文库,寻找能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并运用报告基因等实验提供的信息,经过重复验证排除假阳性以确定最后的阳性克隆。以p53C末端(62-393aa)作为诱饵最终筛选出了一个阳性克隆,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这一个阳性克隆为:PIAS3(Protein inhibitor of activated stat3)。说明TPIAS3蛋白能与p53(62-393aa)发生特异性的相互作用。 苏桂英 李慧艳 潘欣 张佩景 靳宝锋 李卫华 张学敏 赵海泉关键词:酵母双杂交 P53 相互作用 呼肠病毒,在SARS患者中分离与初步鉴定 被引量:14 2003年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疫情在北京造成了严重后果,冠状病毒已被广泛认定为导致SARS的病原体。但是临床和实验提示,SARS病因可能不是单一冠状病毒感染。本文报道了我们从北京市第1例SARS患者和其母亲的咽拭子中分离出呼肠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典型的呼肠病毒。血清学实验显示,38例SARS患者中24例对呼肠病毒呈阳性反应。针对呼肠病毒的基因保守序列(S2基因片段)设计引物,RT-PCR实验扩增出特异性DNA片段。进一步DNA序列分析表明是一种独特的呼肠病毒(呼肠病毒科正呼肠病毒属)。初步动物实验显示,该呼肠病毒可导致非典型样肺炎发生和小鼠死亡,尽管如此,呼肠病毒感染是否与SARS疫情有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才能阐明。 端青 朱虹 杨怡 李卫华 周育森 何君 何昆 张浩杰 周涛 宋立华 甘永华 檀华 靳宝锋 李慧艳 左庭婷 陈德蕙 张学敏关键词:呼肠病毒 SARS 冠状病毒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荧光素酶标记的BEL-7405细胞体内外成像及肿瘤动物模型建立 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筛选表达荧光素酶(luciferase)基因的人单克隆肝癌细胞系,用活体成像技术(bioluminescentimaging)在细胞及整体动物水平检测其发光能力,为监测肿瘤生长和转移建立一种新的肿瘤动物模型。方法构建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入肝癌细胞(BEL-7405),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单细胞克隆,在体外用活体成像技术评价其稳定发光能力。BALB/c nu/nu裸鼠皮下接种1×106个发光细胞使其成瘤,活体内观察肿瘤的生长及转移情况。结果在肝癌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克隆,利用活体成像技术可检测到细胞克隆发光。将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克隆皮下接种到裸鼠体内可成瘤,利用活体成像系统观察了肿瘤的生长过程,肿瘤发光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但是没有观察到肿瘤转移的现象。结论本研究筛选得到了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肿瘤单克隆细胞系,结合活体成像技术,建立了一套新的能够用于活体内监测肿瘤生长的研究方法。 孙宝昌 靳宝锋 侗冬青 梁冰 李卫华 周涛关键词:荧光素酶 生物发光成像 浅谈规范库存物资编码的方法及原则 :为实现设备器材库和玻璃器材库库存物资的科学管理和统计分析,规范物资采购渠道,方便科研人员对库存物资的申领.方法:通过变更仓库名称和规范库存物资采购渠道,并依据系统、有序、集中、唯一、完整、记忆、尺寸等原则对库存物质的编... 梁显刚 何允刚 刘丽萍 李卫华关键词:编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