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华星

作品数:92 被引量:197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北工业大学基础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3篇航空宇航科学...
  • 12篇理学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机械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3篇风洞
  • 21篇等离子体
  • 15篇气动
  • 11篇阻挡放电
  • 11篇介质
  • 11篇介质阻挡
  • 11篇介质阻挡放电
  • 10篇风洞试验
  • 9篇翼型
  • 9篇主动流动控制
  • 8篇洞壁干扰
  • 8篇振动
  • 7篇音速
  • 7篇自适应壁
  • 7篇自适应壁风洞
  • 6篇大迎角
  • 6篇等离子体控制
  • 6篇虚拟仪器
  • 6篇迎角
  • 6篇脉冲

机构

  • 91篇西北工业大学
  • 7篇中国空气动力...
  • 6篇美国加州大学
  • 5篇河南理工大学
  • 4篇加利福尼亚大...
  • 3篇空军工程大学
  • 2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滨州学院
  • 1篇中国民用航空...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中国航空工业...
  • 1篇哈密豫新能源...

作者

  • 91篇李华星
  • 23篇孟宣市
  • 12篇贺家驹
  • 10篇左培初
  • 10篇罗时钧
  • 10篇刘锋
  • 9篇徐敏
  • 9篇席德科
  • 6篇尹伟
  • 5篇白存儒
  • 5篇张鑫
  • 5篇王健磊
  • 5篇高社生
  • 5篇黄勇
  • 4篇陆森林
  • 4篇杨广珺
  • 4篇安龙
  • 4篇王斌
  • 3篇张登成
  • 3篇王仲生

传媒

  • 7篇航空学报
  • 6篇西北工业大学...
  • 5篇空气动力学学...
  • 5篇航空工程进展
  • 4篇力学学报
  • 4篇弹箭与制导学...
  • 4篇实验流体力学
  • 3篇推进技术
  • 2篇风机技术
  • 2篇应用力学学报
  • 2篇机械科学与技...
  • 2篇西北工业大学...
  • 2篇中国力学大会...
  • 1篇机电一体化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物理学报
  • 1篇计量技术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测控技术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9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元柔壁自修正风洞研究被引量:2
1989年
本文简要叙述西北工业大学开展二元柔壁自修正风洞研究的情况以及所取得的结果。着重介绍了西北工业大学二元柔壁自修正风洞的参政选取以及自修正风洞试验技术的研究工作,如迭代试验方法的确定,一步法的研究等。同时提出了对今后开展自修正风洞研究的建议。
左培初贺家驹李华星徐敏
关键词:风洞
一种可用于起落架降噪的减震支柱以及降噪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用于起落架降噪的减震支柱以及降噪方法,减震支柱为圆柱形支柱阵列,包括多个直径相同、轴线平行、具有一定间距的圆柱形支柱;各个圆柱形支柱的排布方式为:沿气流来流方向,自前向后平行布置n排阵列支柱,每排阵列支柱...
孟宣市惠伟伟龙玥霄李华星史爱明
文献传递
一种可延缓流动分离的翼型及置于翼型上的激励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延缓流动分离的翼型及置于翼型上的激励器,采用同时在前缘喷气和后缘吸气的主动流动控制方式,达到增加升力、减小阻力、改善失速特性目的,对推进系统造成的动力损失很小。管道和激励器埋在结构内部,喷气和吸气不需要额...
孟宣市 尹仕卿李华星
基于几何特征参数控制的翼型设计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给出了基于双椭圆弧的中弧线方程式,并推导了由茹可夫斯基翼型公式拓展得到的厚度分布方程式,通过将指定的厚度分布均匀布置在中弧线上得到了一种新的翼型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8个参数控制翼型的型线,其中4个参数具有明确的几何意义,其余4个参数可局部调整翼型的型线.利用Modefrontier优化平台将翼型设计程序与气动性能预测程序集成在一起,实现了翼型的优化设计,并以E387翼型为参考设计了一款翼型.结果显示,新翼型的气动性能相对于参考翼型有了显著的提升。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翼型设计方法能够帮助设计者主动的对翼型的几何特征参数进行精准控制,并更好的理解设计过程,弥补了现有的翼型设计方法在主动进行几何特征参数控制上的不足。
张森席德科李华星
关键词:翼型设计SIMPLEX优化设计
头部钝度和尾部形状对空射火箭气动特性的影响
2015年
为了研究空中发射运载火箭外形对气动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低速风洞实验,利用六分量天平测量空射火箭模型在迎角0~80°,4个速度(17m/s,25m/s,35m/s,40m/s)下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结果表明:在零侧滑条件下,模型的背风区出现了非对称涡,产生较大的侧力和偏航力矩,俯仰力矩随迎角的变化存在不稳定区域;相比圆柱形尾部模型,收敛扩张形尾部提高了模型的纵向稳定性,6%头部钝度的圆头模型最大侧力减少至少50%,非对称涡的起始迎角提高了7°。研究结果可为内装式空射火箭的外形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张艳华李华星张登成屈亮郑无计
关键词:运载火箭大迎角非对称涡气动特性
非双稳态分离涡流场的等离子主动控制研究
在圆锥-圆柱组合体圆锥段的尖端区域布置一对单电极介质阻挡放电激励器(SDBD),并通过风洞实验研究圆锥前体分离涡流场未达到双稳态时等离子激励器的控制效果。基于圆锥底面直径的雷诺数为5×104 ,迎角为25°和30°,采用...
赵帅李华星王健磊刘锋罗时钧
关键词:等离子体流动控制风洞实验航空飞行器
文献传递
AC和NS等离子体激励对细长前体分离涡流场的控制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在更高的风速下实现圆锥前体分离涡的控制,了解AC-DBD和NS-DBD激励器的激励特性,应用交流(AC)放电和纳秒脉冲(NS)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对20°顶角的圆锥-圆柱组合体圆锥段前体非对称流场进行主动流动控制实验。实验在低速开口风洞中进行,迎角45°,风速5~22m/s,流动控制方式为等离子激励器关闭、左舷或右舷等离子体激励器开启三种模式。结果表明:风速5m/s时,通过AC-DBD的左、右舷激励可控制圆锥前体的非对称流场实现镜像对称,NS-DBD则无明显作用效果;随着风速的提高,AC-DBD对非对称载荷的控制作用逐渐减小,与此同时NS-DBD的控制作用逐渐增加;风速22m/s时,NS-DBD可实现圆锥前体非对称流场的镜像对称控制,而AC-DBD则无明显作用效果;相对于AC-DBD等离子体激励,NS-DBD对于更高速度下的分离涡流场控制是有效的。
龙玥霄李华星孟宣市
关键词:等离子体控制大迎角主动流动控制
一种转子碰摩故障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子碰摩故障识别方法,以转子振动信号的峭度大小为目标函数,选取自适应匹配转子振动信号特征的第二代小波预测器和更新器,对转子信号进行分解;将分解后各频带的转子振动信号,利用傅立叶变换方法再处理,消除无关频率...
姜洪开王仲生李华星田红波
文献传递
从FAA看如何加强我国民航适航管理被引量:14
2009年
目前我国民航从旅客的总运量到飞机离港率均处在世界第二航空大国的位置,随着大型飞机工程作为国家意志投入实施,我国民航事业迎来又一次重大发展的机遇,民用航空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在我国未来民航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愈加突出,中国民航总局(CAAC)作为我国民航安全管理的主体,在机构体系和管理模式建设上成功的借鉴了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的经验,本文就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改善民用航空安全管理水平,以FAA作参照对象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焦连跃李华星
关键词:管理科学民航管理适航管理大型飞机
单侧脉冲放电等离子对圆锥前体的流动控制被引量:2
2012年
应用单侧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对细长圆锥前体非对称涡进行了主动流动控制研究。通过风洞试验,对不同截面的周向静态压力分布和动态压力变化进行了测量。同时,对不同截面的周向压力分布进行积分,计算其当地侧向力、当地侧向力增量以及圆锥段侧向力和偏航力矩。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单侧脉冲放电可以实现对细长圆锥前体侧向力和力矩的比例控制,并且具有良好的线性度。第八截面动态压力数据的全时间平均和相位锁定平均都达到了收敛。通过比较第八截面相位锁定平均下的压力分布,得出流场的响应滞后于此次50Hz的脉冲调制频率。
田滨李华星孟宣市罗时钧刘锋
关键词:主动流动控制风洞试验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