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凯辉

作品数:4 被引量:4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支护
  • 2篇巷道
  • 2篇巷道支护
  • 1篇单轴
  • 1篇单轴压缩
  • 1篇端部
  • 1篇端部效应
  • 1篇岩石力学
  • 1篇岩巷
  • 1篇支护效果
  • 1篇软件模拟
  • 1篇软岩
  • 1篇软岩大变形
  • 1篇软岩巷道
  • 1篇三向
  • 1篇盘形滚刀
  • 1篇破岩
  • 1篇破岩效率
  • 1篇纤维砼
  • 1篇巷道变形

机构

  • 4篇中南大学
  • 1篇河南工程学院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曹平
  • 4篇李凯辉
  • 2篇王飞
  • 1篇林杭
  • 1篇曹日红
  • 1篇刘涛影
  • 1篇陈瑞文
  • 1篇韩东亚
  • 1篇陈阳

传媒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黄金科学技术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安全生产...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节理倾角和间距对TBM双刃盘形滚刀破岩效率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通过实验研究不同节理倾角和间距对TBM双刃滚刀破岩的影响效果。实验采用预制节理水泥砂浆试件模拟节理岩体,节理面与侵入力方向夹角?分别为0°,30°,60°和90°,节理面间距分别为20,30,40和50 mm,采集整个加载过程中滚刀的侵入深度和侵入力,并采用相机进行实时拍摄,获得试件表面破坏的发展过程以及最终破坏形态。研究结果表明:节理岩体存在3种基本破碎模式,主要与节理倾角有关;相邻滚刀的协同破岩作用导致滚刀间岩体产生贯通裂纹,形成片状岩碴;当节理倾角为60°时,破岩比能耗最小,滚刀破岩效率最高;节理间距对岩碴的形成有较大影响,比能耗随着节理间距增大而增大,破岩效率降低。
曹平林奇斌李凯辉韩东亚
关键词:破岩效率
20 MN大尺寸岩体三向五面试验系统研制与应用
2023年
为扩展高应力条件下大尺寸岩体类材料力学特性研究,中南大学和上海华龙测试仪器有限公司联合研制YJW–20000S型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三向五面加载试验系统,该试验系统能够实现大尺寸岩体试样的动静组合加载、单面及多面卸载测试,用以模拟在岩爆等复杂应力条件下岩体的力学行为。通过对400 mm×400 mm×400 mm的类岩试样进行真三轴疲劳扰动加卸载试验及三向五面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系统能够满足功能及准确可靠性的要求。基于该试验系统开展400 mm×400 mm×400 mm和400 mm×400 mm×800 mm两种大尺寸花岗岩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分析大尺寸花岗岩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应力阈值、尺寸效应和端部效应。结果表明:大尺寸花岗岩的4个应力阈值分别为初始微裂纹和微孔隙闭合应力(0.37σ_(c))、新生裂纹起裂应力(0.54σ_(c))、损伤应力(0.73σ_(c))、峰值强度(σ_(c)),试验结果与小尺寸花岗岩的理论预测结果相一致;大尺寸花岗岩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值比基于尺寸效应规律得到的理论值更小;端部效应导致试样侧面横断面上的轴向应变呈现沿中心向两边逐渐减小的规律,并低于试样中部的轴向应变值;靠近试样侧面中心纵断面上,距离端部越远轴向应变值越小;靠近侧面的边界面上,距离端部越远轴向应变值反而越大。该系统为深入研究大尺寸岩体试样在复杂应力环境下的力学行为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技术。
赵庆雄曹平芦正强林杭刘涛影李凯辉刘智振
关键词:岩石力学单轴压缩端部效应尺寸效应
钢纤维砼在巷道支护中代替素喷的可行性研究
2015年
为了验证钢纤维混凝土代替素喷的可行性,从理论、支护效果和经济方面对2种支护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在理论上,分析钢纤维混凝土的增强机理,对比二者的力学性能,分析其对动荷载的适应性;在支护效果上,对2种支护方式进行现场工业试验,进行支护效果现场调查及巷道变形监测;在经济上,全面分析巷道掘进、支护过程中的经济因素,进行经济评价。结果显示:钢纤维砼在巷道支护中代替素喷在理论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安全上可靠。
王飞曹平李凯辉陈阳陈瑞文
关键词:钢纤维砼支护效果巷道变形
软岩大变形巷道支护技术及应用被引量:31
2014年
针对三门峡铝土矿软岩巷道大变形难支护的问题,综合现场工程地质调查、软岩水理作用测试、现场测试等手段和方法,对该地区巷道破坏模式和失稳机理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锚喷-砌碹相结合的互补支护技术。按照互补支护参数建立数值模型并进行稳定性分析,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此支护方式下巷道各部位围岩收敛变形控制良好,且支护后围岩安全系数较之前明显提高。将新支护方案进行工程试验,巷道变形监测数据表明,支护后的巷道变形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混凝土喷层未出现裂缝,围岩变形速度迅速减小;锚喷10天后围岩变形基本稳定,此时进行二次砌碹支护效果最好,可以保证巷道的长期稳定。
曹平王飞邱冠豪李凯辉曹日红
关键词:软岩巷道联合支护软件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