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
- 作品数:6 被引量:72H指数:4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腺病毒介导的野生型p53基因逆转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耐药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野生型p53基因对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含野生型p53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利用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分析、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印迹转移检测p5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野生型p53基因转染MCF-7/A后的24、48h均检测到p53基因的表达,并显著抑制MCF-7/A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发生改变,转染后的MCF-7/A的G0~G1期DNA百分含量(76.22%)明显高于对照组(43.64%,P〈0.05),凋亡率(10.76%)与对照组(1.48%)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野生型p53基因对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的耐药性有明显的逆转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引起明显的G1期阻滞并诱导细胞凋亡。
- 张玉宝张玉和李兵张岂凡
- 关键词:乳腺癌腺病毒P53基因耐药性
- 中国胆囊癌流行病学特征与诊治及预后分析(附6 159例报告)被引量:14
- 2022年
- 目的探讨2010—2017年中国胆囊癌临床流行病学特征、诊断、治疗与预后情况。方法采用单病种回顾性登记队列研究方法。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理念,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胆囊癌研究小组(CRGGC)建立的中国胆囊癌多中心回顾性临床资料数据库中42家医院收治的6159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指标:(1)病例来源情况。(2)年龄与性别分布情况。(3)诊断情况。(4)外科治疗与预后情况。(5)综合治疗与预后情况。随访数据由CRGGC对各协作中心的临床随访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主要结局指标为手术治疗患者手术之日或未手术患者确诊之日起,至结局事件发生或随访截至时间的总体生存时间。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或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和(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强迫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将P<0.1的因素引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逐步后退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病例来源情况:42家医院中,三级甲等医院35家,三级乙等医院7家;胆囊癌收治高流量医院16家,非高流量医院26家。42家医院地域分布:中部地区9家,东北地区5家,东部地区22家,西部地区6家。6159例患者地域分布:2154例(34.973%)来自中部地区,705例(11.447%)来自东北地区,1969例(31.969%)来自东部地区,1331例(21.611%)来自西部地区。6159例患者总体院均诊断与治疗数为(18.3±4.5)例/年;其中4974例(80.760%)来源于高流量医院,院均诊断与治疗患者数为(38.8±8.9)例/年;1185例(19.240%)来源于非高流量医院,院均诊断与治疗患者数为(5.7±1.9)例/年。(2)年龄与性别分布情况:6159例患者确诊年龄为64(56,71)岁;其中男性2247例(36.483
- 孙旭恒王一钧张薇耿亚军李永盛任泰李茂岚王许安吴向嵩吴文广陈炜陈涛何敏王辉杨林华邹路蒲鹏杨明杰刘照南陶雯琦冯佳毅贾子衡郑志元钟丽静钱源滢董平王雪峰顾钧刘连新钱叶本顾剑峰柳咏崔云甫孙备李兵邵成浩姜小清马强郑进方刘昌军曹宏陈晓亮李其云王琳王昆华张磊郑林辉朱春富蔡鸿宇曹景玉朱海宏刘军党学义刘建生张学利徐军明费哲为杨晓平杨佳华张再洋王旭林
- 关键词:胆道肿瘤术前诊断外科治疗流行病学预后
- 中国胆囊癌外科治疗现状与病理学特征多中心回顾性研究(附4345例报告)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中国胆囊癌病人的外科治疗模式、病理学特征和预后。方法收集中国13个省市的26家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345例胆囊癌病人临床资料,分析中国胆囊癌病人的地区、性别、年龄分布;基于病人的诊疗记录与检查结果对手术病人肿瘤的可切除性进行评估,分析可切除性肿瘤病人的外科治疗模式,参照术前检查、手术记录和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评估可切除性肿瘤手术治疗是否达到根治标准,分析行根治性手术胆囊癌病人的病理学特征。结果4345例胆囊癌病人中,男性1664例(38.23%),女性2681例(61.77%)。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人3129例(71.01%),其中可切除性肿瘤2074例(66.28%)。在可切除性肿瘤2074例病人中,仅1133例(54.63%)在术前即诊断为胆囊恶性肿瘤,1002例(48.31%)行根治性切除,1072例(51.69%)未达根治标准。胆囊癌根治性切除病人的病理学检查结果中,736例(73.45%)为腺癌,348例(34.73%)为低分化癌,376例(37.52%)伴肝侵犯,152例(15.17%)伴神经浸润,96例(9.58%)伴血管内癌栓,78例(7.78%)伴周围脂肪组织浸润,89例(8.88%)伴周围器官受累,328例(32.73%)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淋巴结阳性。获得生存随访资料的2357例手术治疗病人术后中位生存期为16.17个月,多因素Cox回归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肿瘤TNM分期(P<0.001)、肿瘤分化程度(P<0.001)、肝脏侵犯(P<0.001)、R0切除(P=0.003)均为术后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中国胆囊癌术前诊断率有待提高;胆囊癌外科治疗模式亟待规范;病理学检查报告中反映的多个因素与胆囊癌病人预后密切相关,其描述的规范化对指导胆囊癌病人的精准治疗有重要意义。
- 孙旭恒任泰耿亚军杨佳华李永盛刘法涛李茂岚李茂岚吴向嵩刘赟王许安陈炜陈炜李可为陈涛何敏王辉杨林华姜皓王贵阳王贵阳蒋程恺边睿宋晓玲李洋宋晓玲李霖刘立果杨洋王泽宇杨洋杨洋刘珂李国强苗慧洁严思远崔旭雅杨波张凌宵颜伟康杨波童山石李一鸣刘照南龚伟董平王雪峰顾钧龚伟董平王雪峰顾钧邵子雨袁瑞研包润发张飞顾剑峰朱春富钱叶本马强顾剑峰朱春富孙备崔云甫李兵刘昌军孙备崔云甫李兵曹宏王昆华郑林辉蔡鸿宇
- 关键词:胆囊恶性肿瘤外科治疗病理特征预后
- 间接胆红素增高肝细胞癌患者手术风险评估
- 2014年
- 临床常将Child-Pugh肝功能分级与吲哚菁绿15min潴留率(ICGR15)联合应用作为评价肝脏储备功能和选择术式的基本指标[1-2].总胆红素(TBil)高于19μmol/L的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术的指征目前仍存在争议[3].Child-Pugh评分等肝功能评分通常应用TBil代替直接胆红素(DBil)[4].DBil增高与肝脏网状内皮系统对胆红素的转运、排泄功能密切相关[5],而间接胆红素(IBil)增高则为胆红素生成过多或肝脏摄取、运输及酯化胆红素过程中发生障碍所致.因此,DBil正常而TBil增高的患者也可能肝功能良好.实际上,一些TBil高于19μmol/L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小板计数(PLT)等检查结果都正常,可以耐受单个肝段以上肝切除术,而不是单纯的肝部分切除术.本研究旨在探讨高TBil正常DBil(TBil>19μmol/L,DBil≤6.8μmol/L)的肝细胞癌患者行肝切除术的安全性.
- 曲兆伟徐海涛张玉宝孙程明李兵刘春勋
- 关键词:胆红素增高间接胆红素CHILD-PUGH肝功能分级CHILD-PUGH评分肝脏储备功能
- 生命回顾干预对胰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幸福感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探讨生命回顾干预对胰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幸福感的影响,以期为改善癌症患者终末期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胰腺癌治疗的患者123例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3—12月入院患者61例设为干预组,2016年1-10月人院患者62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生命回顾方法进行干预。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S)评价2组患者的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后SPBS总分和身体因素、经济因素、情感因素维度评分分别为(28.21±8.06)、(5.62±2.03)、(4.85±2.37)、(17.66±5.71)分,低于对照组的(32.57±8.97)、(6.41±2.28)、(5.79±2.81)、(20.37±6.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4~2.834,均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GWS总分及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和紧张维度评分分别为(73.47±14.83)、(6.02±1.84)、(7.35±2.73)、(15.95±4.88)、(14.22±4.53)、(13.78±2.64)、(16.15±4.27)分,高于对照组的(63.68±13.54)、(5.38±1.71)、(5.64±2.84)、(14.27±4.05)、(12.65±3.97)、(11.62±2.01)、(14.09±3.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9—5.111,P〈0.05)。结论生命回顾干预可以协助胰腺癌患者体会及发现自身在疾病不同情景下的生命意义,从而降低胰腺癌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提高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值得广泛应用到癌症护理领域中。
- 闫寒李兵
- 关键词:胰腺肿瘤自我感受负担幸福感
- 中国2010—2017年胆囊癌治疗模式及预后分析被引量:46
- 2020年
- 目的探讨我国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情况。方法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收集中国10个省市15家医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528例胆囊癌患者资料。男性1345例(38.12%),女性2183例(61.88%);初诊年龄(63.7±10.8)岁(范围:26~99岁)。其中0~Ⅰ期213例(6.04%),Ⅱ~Ⅲ期1059例(30.02%),Ⅳ期1874例(53.12%),382例(10.83%)无法判断分期;行手术治疗2255例(63.92%),行放疗或化疗336例(9.52%,其中172例为姑息性治疗),仅支持治疗1101例(31.21%)。总结和分析3528例胆囊癌患者的地区分布、治疗方式、手术情况、病理学检查结果、合并胆囊结石情况、预后情况。结果在3528例诊断为胆囊癌的患者中,959例(27.18%)来自东部地区,603例(17.09%)来自东北地区,1533例(43.45%)来自中部地区,433例(12.27%)来自西部地区。在1578例可切除的患者中,759例(48.10%)合并胆囊结石。在1578例可切除的患者中,665例(42.14%)行根治性切除,913例手术未达根治标准(57.86%);891例(56.46%)患者在术前得到恶性肿瘤诊断,254例(16.10%)为术中诊断,381例(24.14%)为术后诊断,52例无法判断(3.30%)。在665例根治性切除患者中,切缘阳性69例(10.4%),切缘阴性510例(76.7%),86例(12.9%)切缘情况不详。3528例胆囊癌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为23.0%,其中可切除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9.6%,晚期未手术患者为5.4%,姑息性手术患者为4.7%。结论我国胆囊癌患者初诊超过半数为Ⅳ期;手术切除是提高可切除患者生存期的有效方式。胆囊癌的治疗尚不规范,亟需有效的综合治疗手段。
- 任泰李永盛耿亚军李茂岚吴向嵩吴文广王许安束翌俊包润发董平龚伟顾钧王雪峰陆建华穆嘉盛潘伟华张熙张学利费哲为张再洋王益曹宏孙备崔云甫朱春富李兵郑林辉钱叶本刘军党学义刘昌彭淑牖全志伟刘颖斌
- 关键词:胆囊肿瘤疾病特征手术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