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 作品数:65 被引量:215 H指数:9 供职机构: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及CT表现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超声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11例均接受超声检查,8例同时行CT扫描。结果超声显示6例呈囊实性,含纤维包膜,与周围正常胰腺分解清楚; 5例呈实性,无包膜; 4例显示钙化;多普勒超声显示4例有少量至中量血流。同时行CT检查的患者,CT平扫显示5例为囊实性混杂密度肿块,3例为实性,2例显示钙化,动脉期实性部分呈现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实性部分、壁结节及包膜进一步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及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熟悉这些影像表现有助于准确诊断。 李杨 余进洪 陈莉 李兵 张川 陈丽君 苟凌云 刘晓玲关键词:胰腺 实性假乳头状瘤 多普勒超声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部磨玻璃样病变 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PTNB)诊断肺部恶性磨玻璃样病变(GGO)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因肺部GGO而于我院接受CT引导下PTNB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针道距离,分为A_1(〈5 cm,n=28)、B_1(5~9 cm,n=18)、C_1(〉9 cm,n=14)组;根据GGO在肺内的百分比,分为A_2(50%~90%,n=32)、B_2(〉90%,n=28)组。计算CT引导下PTNB诊断各组肺部恶性GGO的效能并比较其效能差异。结果 CT引导下PTNB诊断肺部恶性GGO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7.50%(42/48)、100%(12/12)、90.00%(54/60)。对于A_1、B_1、C_1组及A_2、B_2组,其诊断效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T引导下PTNB诊断肺部恶性GGO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且其诊断效能与针道距离及GGO在肺内的百分比无关。 严高武 孙清泉 严高文 张川 李兵 徐晓雪 杨汉丰 杜勇关键词:活组织检查 CT引导下化学消融术联合腰大肌间沟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腰椎间盘化学消融术、腰大肌间沟神经阻滞术联合腰椎间盘化学消融术两种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型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进一步提高腰椎间盘所致腰腿痛疗效、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化学消融术后残留痛发生率提供参考。 李兵 杨汉丰关键词:CT引导 腰椎间盘突出症 对比冷冻消融与微波消融治疗兔VX2椎旁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对比冷冻消融(CA)与微波消融(MWA)治疗兔VX2椎旁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8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VX2椎旁肿瘤模型并随机分为CA组(n=24)及MWA组(n=24),比较组间完全消融率、生存率、布里斯托尔兔疼痛量表(BRP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CA组完全消融率及治疗后21天生存率分别为91.67%(22/24)及33.33%(8/24),均高于MWA组[66.67%(16/24)及16.67%(4/24)](P均<0.05)。CA组治疗后4 h、1天、4天、7天及14天BRPS评分均低于MWA组(P均<0.001);2组上述时间点BRP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CA组并发症发生率(3/24,12.50%)低于MWA组(8/24,33.33%)(P<0.05)。结论CA治疗兔VX2椎旁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均优于MWA。 宋珍珍 赵艳芬 刘祝 李兵关键词:消融技术 奇神经节介入治疗的应用进展 2022年 近年来,随着引导技术的进步及介入治疗方式的改变,奇神经节介入治疗已广泛应用于奇神经节支配区域的一些慢性难治性疼痛。本文就目前奇神经节介入治疗的图像引导方式、介入治疗方式、介入治疗风险及并发症作一简要综述。 刘伟 何攀 谢倩 杨茂江 李兵 张川 杨汉丰 徐晓雪关键词:疼痛 介入性 MRI诊断腕管综合征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MRI在不同解剖平面测量的正中神经横截面积(CSA)和正中神经扁平率(MNFR)对腕管综合征(CTS)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在PubMed、EBSCO、CBM、CNKI、万方数据库收录的所有关于MRI诊断CTS相关的中英文文献。数据分析采用Stata 12.0软件。结果共纳入文献14篇,共计腕管732个。CTS组与健康对照组正中神经CSA在尺桡骨远端平面、豌豆骨和钩骨钩平面合并的标准均数差(SMD)(95%CI)分别为0.71(0.52,0.90),0.77(0.58,0.95)和0.28(0.11,0.46)。在尺桡骨远端平面和豌豆骨平面的MNFR的合并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在钩骨钩层面MNFR的SMD(95%CI)为1.28(0.03,1.54)。CTS患者正中神经CSA明显增加,以豌豆骨水平更明显;CTS患者正中神经在钩骨钩水平明显变扁。结论 MRI测量参数可较好地反映CTS正中神经形态学改变。经豌豆骨水平测量的正中神经CSA和钩骨钩水平测量的MNFR是诊断CTS较敏感的指标。 刘川 方可薇 张莉 朱丽 张川 李兵 杨汉丰 徐晓雪关键词: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 磁共振成像 META分析 基于ALE的面肌痉挛功能和结构异常脑区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 通过荟萃分析探讨原发性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患者脑功能和结构的改变特点,进一步了解HFS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收集2023年4月之前发表在相关数据库中关于HFS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和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的所有文章。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采用激活似然估计(activation likelihood estimation,ALE)方法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10项研究(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315例,健康受试者315名),对低频振荡幅度(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低频振荡分数(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fALFF)及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等RsfMRI指标进行功能分析。ALE-meta结果显示,相对于健康受试者,HFS患者的自发性脑功能活动在中央前回、后扣带回、脑桥及小脑显著升高,而在额中回及颞上回降低。将所有基于VBM的HFS患者灰质改变的文献进行结构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健康受试者,HFS患者的海马旁回、丘脑体积显著减小。结论HFS患者存在脑功能和结构的改变,主要表现为中央前回、脑桥、小脑和后扣带回脑区自发性脑功能活动的异常,以及突显网络结构的异常,初步阐明了HFS患者静息态脑功能活动及结构改变的规律及特征。 郎栩 李兵 李泓箭 周慧玲 孙白瑾涛 杨汉丰关键词:面肌痉挛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形态学 META分析 人体脊柱胸段背根神经节射频消融穿刺途径优化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穿刺路径对脊柱胸段不同位置类型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 DRG)进行射频消融的毁损率,确定脊柱胸段不同位置类型DRG的最佳射频穿刺途径。方法:根据穿刺和消融毁损途径的不同将... 李兵关键词:背根神经节 穿刺途径 射频 介入治疗 文献传递 MRI在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2019年 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治往往较为困难,神经传导检查和肌电图等临床检查方法虽能提示周围神经潜在病理生理学改变,但不能直观显示神经本身及其周围结构的细微变化。MR神经成像如DWI、DTI及纤维示踪技术等能够提高诊断周围神经病变的准确性。本文对MRI在周围神经疾病成像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李俊 岳茜 肖如辉 刘建壕 李兵 杨汉丰关键词: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磁共振成像 标准化3D MERGE序列在腰骶丛神经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和分析在腰骶丛神经成像中标准化3D MERGE序列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33例腰骶椎病变患者,为患者实施常规MRI腰骶椎扫描,加扫STIR序列及3D MERGE序列,对比两种序列腰骶丛神经显示情况及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结果:3D MERGE序列Ⅰ级腰骶丛神经显示率高于STIR序列,Ⅲ级显示率低于STIR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序列Ⅱ级腰骶丛神经显示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3D MERGE序列能够使患者腰骶丛神经解剖结构等获得清晰显示,值得临床推荐。 肖如辉 张川 李兵 余枭漩 兰木 李昭颖 何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