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亮 作品数:13 被引量:17 H指数:3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 被引量:2 2009年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是一种临床罕见的玻璃体先天发育异常,为胚胎期原始玻璃体未能正常退化所致。近年来对其研究较少,本文复习有关文献,对其病因、临床及病理特征、影像学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作一简要综述。 李亮 卢海关键词: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2023年 目的观察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继发性青光眼的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FEVR继发性青光眼患者15例17只眼纳入研究。患者均行系统性眼科评估。根据患者年龄、视力、眼压、眼前节、玻璃体及视网膜情况,选择经角膜缘入路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割、房角分离、睫状体激光光凝、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手术后随访时间3~37个月。观察患眼临床特征以及手术后眼压、前房深度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5例患者17只眼中,男性11例13只眼,女性4例4只眼;年龄(6.14±7.37)岁。FEVR分期为2B、3B、4A、4B、5A、5B期分别为1、1、5、6、3、1只眼。患眼眼压(42.74±9.06)mm Hg(1 mm Hg=0.133 kPa)。所有患眼均存在浅前房及房角关闭、虹膜前和(或)后粘连、晶状体混浊、视网膜脱离。存在虹膜新生血管4只眼;玻璃体积血2只眼。行经角膜缘入路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割及房角分离手术16只眼,其中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8只眼;行睫状体激光光凝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1只眼。末次随访时,眼压恢复正常范围16只眼;前房深度恢复正常16只眼。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FEVR继发性青光眼最主要病因为前房及房角结构和功能异常,见于FEVR分期中2B期及以上;经角膜缘入路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能有效控制眼压、恢复前房结构,无严重并发症。 原铭贞 李松峰 刘敬花 邓光达 李亮 麻婧 卢海关键词: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继发性青光眼 3D数字化平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技术在永存胎儿血管增生症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对比观察3D数字化平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与传统光学显微镜下手术在永存胎儿血管增生症(PFV)手术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2017年11月至2019年8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接受3D数字化平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PFV患儿19例20只眼(观察组)和传统光学显微镜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PFV患儿26例26只眼(对照组)纳入研究。两组患儿手术年龄均≤14岁且随诊至少1个月以上。两组患儿性别分布(χ2=0.114)、平均手术年龄(t=0.337)、眼轴长度(t=0.57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67、0.782、0.650)。所有患儿均在全身麻醉状态下接受手术。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经验丰富的手术医生完成。观察组采用NGENUITY 3D视频显示系统,主刀医生及助手医生通过佩戴3D眼镜进行手术操作和观摩。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光学显微镜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即主刀医生和第一助手医生均通过手术显微镜目镜进行手术操作。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患者手术前后视功能和局部解剖变化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由手术者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难度进行评分。1分:无难度;2分:难;3分:较难;4分:很难;5:非常难。记录参与患者手术治疗过程的非眼科医护人员(麻醉医生和手术室巡回护士)以及眼科医生(主刀医生、第一助手医生、第二助手医生)观看或使用3D平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体会。两组患儿之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持续时间为(34.7±8.5)min,平均手术难度评分为(2.8±0.9)分。对照组平均手术持续时间为(37.5±1.6)min,平均手术难度评分为(3.1±1.1)分。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手术难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2、0.438,P=0.703、0.562)。末次随访时,观察组视力提高、不变分别为7、13只眼,对照组视力提� 刘敬花 邓光达 李松峰 李亮 麻婧 卢海关键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晶状体后纤维血管膜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研究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患者晶状体后纤维血管膜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以期探讨其可能发病机制。方法实验研究。对手术获取的6例(6只眼)PHPV患者晶状体后纤维血管膜HE染色和PAS染色,光镜下观察;应用I型胶原抗原、Ⅷ因子相关抗原、平滑肌肌动蛋白、上皮膜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原纤维酸性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学特点和细胞增殖情况;应用TUNEL染色法观察其细胞凋亡情况。结果HE染色可见PHPV晶状体后纤维血管膜含有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其中可见淋巴细胞、肥大细胞等炎性细胞;PAS染色该组织内含有大量黏多糖成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PHPV晶状体后纤维血管膜中存在I型胶原、上皮组织、平滑肌组织、血管组织和神经组织,并存在大量增殖细胞;TUNEL染色证实纤维血管膜中存在凋亡细胞,晶状体后囊膜下亦存在凋亡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结论PHPV晶状体后纤维血管膜组织构成与原始玻璃体细胞构成存在一致性,其形成机制可能系晶状体后纤维血管组织过度增殖及退化不足。炎症因素在其退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李亮 卢海 李彬 李辽青 高飞关键词: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3D平视视频系统在外伤性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观察3D平视视频系统在外伤性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技术优势。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累及眼后节的眼外伤患者83例(83只眼)。按照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3D平视视频系统组(A组)41例(41只眼)和传统显微镜目镜组(B组)42例(42只眼)。A组和B组术后随访时间分别为14.00(13.00,15.00)、17.00(13.00,22.00)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总手术时间、清除玻璃体积血时间、人工玻璃体后脱离时间、剥除视网膜前增生膜和内界膜时间、玻璃体替代物填充率、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视网膜解剖学复位成功率、黄斑孔闭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医师和观摩者的主观感受。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外伤类型、主要诊断和手术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清除玻璃体积血时间较B组短[13.50(8.00,25.00)比20.00(15.75,38.75)min,Z=-2.17,P=0.030];A组和B组总手术时间、人工玻璃体后脱离时间、剥除视网膜内界膜和视网膜前增生膜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1、-1.25、0.84,Z=-1.30,P=0.838、0.247、0.442、0.192)。按照挫伤、破裂伤和裂伤分组,A组和B组总手术时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02、0.10、-0.10,P=0.981、0.925、0.918)。末次随访时,A组可配合视力检查32例(32只眼),BCVA较手术前提高[2.30(1.08,2.60)比2.60(2.30,2.90),Z=-2.01,P=0.044];B组可配合视力检查35例(35只眼),BCVA亦较手术前提高[2.30(1.30,2.60)比2.60(2.00,2.90),Z=-2.09,P=0.037]。手术前后同一时间点两组BC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47、-0.27,P=0.636、0.789)。两组患者C 3F 8或硅油填充率、视网膜解剖学复位成功率、黄斑孔闭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均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术者可倚靠手术椅,在坐姿舒适、肩颈背部放松下进行手术。3D平视外伤性� 李亮 李松峰 刘敬花 邓光达 麻婧 原铭贞 卢海关键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儿童眼弓蛔虫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观察儿童眼弓蛔虫病的临床表现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8年3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就诊的年龄≤14岁且随访5个月以上的儿童眼弓蛔虫病163例163眼的病历资料,其中男113例,占71.8%,女46例,占28.2%;平均年龄(7.03±2.54)岁;均单眼发病。分析患者的地区来源、临床特征、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CDI)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治疗情况等。结果患者主要来源于中国华北地区,72.4%的患者来自农村,59.5%有犬、猫密切接触史;84.8%的患者就诊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0.1,除具备典型的玻璃体层状混浊和视网膜肉芽肿外,还可见角膜带状变性、虹膜后粘连等陈旧性炎症表现;临床类型分布以周边肉芽肿型较为多见,占48.5%;CDI检查发现84.4%的患眼合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UBM检查提示52.7%的患眼周边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范围在6个钟点以上,其中84.0%的患眼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结论儿童眼弓蛔虫病多于学龄期发病,且多有猫、犬接触史;就诊时视功能较差,且合并较重的玻璃体混浊和/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多需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CDI和UBM检查有助于眼内病变程度和范围的确定。 刘敬花 李松峰 邓光达 李亮 麻婧 马燕 卢海关键词:葡萄膜炎 儿童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合并玻璃体积血的X连锁视网膜劈裂症疗效分析 2023年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X连锁视网膜劈裂症(XLRS)合并玻璃体积血(V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6年3月1日至2022年4月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XLRS合并VH患者18例19只眼纳入研究。患者均为男性;年龄(7.05±3.85)岁。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广角眼底彩色照相检查。BCVA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依据是否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治疗,将患者分为注药组、观察组,分别为10例11只眼、8例8只眼。注药组患眼玻璃体腔注射10 mg/ml的雷珠单抗0.025 ml(含雷珠单抗0.25 mg)。治疗后随访时间(24.82±20.77)个月。观察注药组患眼治疗后VH吸收时间、视力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VH前后、IVR治疗前后BCVA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注药组与观察组之间VH吸收时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VH前后患眼logMAR BCVA分别为0.73±0.32、1.80±0.77;VH后BCVA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0,P=0.006)。注药组患眼VH后、IVR治疗后logMAR BCVA分别为1.87±0.55、0.62±0.29;IVR治疗后BCVA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84,P<0.001)。治疗前后均有BCVA记录5只眼,VH后、IVR治疗后logMAR BCVA分别为0.58±0.31、0.48±0.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0,P=0.374);治疗后BCVA提高1只眼,无变化4只眼。观察组8只眼中,VH前、VH吸收后均有BCVA记录5只眼。VH前、VH吸收后患眼logMAR BCVA分别为0.88±0.28、0.90±0.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0,P=0.374);VH吸收后,BCVA无变化、降低分别为4、1只眼。注药组、观察组患眼VH吸收时间分别为(1.80±1.06)、(7.25±5.04)个月;注药组患眼VH吸收时间较观察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5,P=0.018)。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IVR治疗与VH吸收时间显著相关(B=-6.66,95%可信区间-10.93~-2.39,t=- 麻婧 李松峰 刘敬花 邓光达 李亮 原铭贞 周丹 卢海关键词:玻璃体积血 血管生成抑制剂 间接检眼镜532 nm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2期及以上小儿Coats病 2023年 目的观察间接检眼镜下532 nm波长激光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治疗2期及以上小儿Coats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非对照临床研究。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检查确诊的2期及以上Coats病患者21例2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0例,女性1例;年龄(5.00±1.92)岁。2A、2B、3A、3B、4期分别为2、8、7、2、2只眼。患眼均行广角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17只眼。眼底均可见异常扩张的视网膜血管,视网膜层间及视网膜下渗出;FFA检查可见视网膜异常扩张的毛细血管及瘤样扩张血管。患眼均行间接检眼镜下532 nm波长激光光凝联合IVR治疗。3B期及以上患眼严重视网膜脱离者先行视网膜下液(SRF)外引流,其后治疗同前。治疗后随访时间(35.67±6.13)个月。采用治疗前相同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观察治疗次数、视力变化、解剖预后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眼光凝次数(2.43±0.98)次;IVR治疗次数(2.00±0.89)次。首次治疗联合SRF外引流3只眼。末次随访时,行BCVA检查的17只眼中,视力提高、无变化、下降分别为5、11、1只眼。21只眼中,视网膜在位17只眼;合并视网膜囊肿5只眼。随访期间,发生白内障及玻璃体增生牵拉1只眼,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发生轻度玻璃体增生1只眼。结论间接检眼镜下532 nm激光联合IVR是治疗2期及以上小儿Coats病的有效治疗手段。 邓光达 刘敬花 李松峰 李亮 麻婧 原铭贞 卢海关键词:COATS病 血管生成抑制剂 激光凝固术 康柏西普辅助治疗青少年型Coats病远期疗效 2023年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辅助治疗青少年型Coats病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青少年型Coats病患者40例4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7例,女性3例;均为单眼发病。年龄55.00(44.75,81.25)个月。2B、3A、3B、4期分别为5、15、19、1只眼。眼底检查均可见视网膜异常血管、广泛视网膜下液(SRF,3期及以上)或黄斑区大范围渗出及水肿(2B期)。患眼均行超广角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31只眼。BCVA检查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并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记录。患眼均行IVC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等治疗。IVC注射中位数4(1,5)次。治疗后随访时间59.00(52.50,63.00)个月,观察患眼BCVA、视网膜异常血管闭锁、SRF吸收以及眼部和全身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末次随访时,行BCVA检查的31只眼中,BCVA提高、稳定、下降分别为13(32.5%,13/40)、12(30.0%,12/40)、6(15.0%,6/40)只眼。治疗前后不同分期患眼平均logMAR 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6、-1.80、-0.84,P>0.05)。所有患眼视网膜异常血管均部分或完全闭锁,SRF减少或完全吸收。其中,治愈、改善分别为28(70.0%,28/40)、12(30.0%,12/40)只眼;无眼球摘除者。发生玻璃体视网膜纤维化19只眼(47.5%,19/40);牵拉性视网膜脱离8只眼(20.0%,8/40);并发性白内障15只眼(37.5%,15/40)。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与IVC治疗相关的眼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IVC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等其他方法治疗可稳定或提高多数青少年型Coats病患眼视力,促进SRF吸收;IVC是一种远期安全且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李亮 李松峰 刘敬花 邓光达 麻婧 原铭贞 卢海关键词:COATS病 血管生成抑制剂 激光凝固术 “首都十大健康卫士”:除夕夜的光明卫士——记北京同仁医院眼外伤和小儿眼底科卢海教授 2018年 卢海教授,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眼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眼外伤学组副组长,中国眼微循环协会委员,北京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常委,中国灾害与急救医学协会理事,中央保健一级专家,北京市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评审专家。卢海教授长期从事复杂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具备丰富的儿童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及复杂眼外伤治疗经验。在国内率先打破学科限制,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难治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使得以往传统意义上的两次手术一次完成,减少了手术次数,手术效果更好,视力恢复更早。目前,此项技术已得到推广并成为临床常规。在患者的心目中,卢海教授是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光明守护神,是没有专家架子、拿着玩具哄小患者的超萌大叔,是播洒光明的健康卫士。 李松峰 李亮关键词:眼底疾病 眼外伤 小儿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