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曾宝芬

曾宝芬

作品数:25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6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语言
  • 5篇汉语
  • 4篇语言学
  • 4篇教学
  • 3篇东干语
  • 3篇语义
  • 3篇正词法
  • 3篇拼音
  • 3篇仡佬语
  • 3篇文化
  • 3篇文字
  • 3篇词法
  • 2篇学语
  • 2篇音素文字
  • 2篇语文
  • 2篇语音
  • 2篇双语
  • 2篇仡佬族
  • 2篇汉语拼音
  • 2篇汉字

机构

  • 13篇湖南涉外经济...
  • 8篇湖南师范大学
  • 6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作者

  • 20篇曾宝芬
  • 7篇彭泽润
  • 1篇李锦芳
  • 1篇周瑶瑶
  • 1篇张公瑾
  • 1篇康忠德
  • 1篇邱盼盼
  • 1篇吴葵
  • 1篇张莉

传媒

  • 2篇湖南社会科学
  • 2篇北华大学学报...
  • 2篇现代语文(下...
  • 2篇百色学院学报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通化师范学院...
  • 1篇黑龙江民族丛...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青年与社会
  • 1篇江西科技师范...
  • 1篇新课程
  • 1篇汉语方言国际...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干语词式书写及其正词法研究
东于语是19世纪末期,由于战争的原因,我国的甘肃、陕西—带的回族人迁移到中亚,主要居住在现在的吉尔吉斯坦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在中亚地区形成的少数民族东干族人说的语言。 东于族人说的东干...
曾宝芬
关键词:东干语词式书写正词法音素文字
文献传递
语言学理论教学引进专题辩论赛环节的改革模式被引量:2
2015年
把专门的辩论赛活动方式,引进到语言学理论教学环节中,能够大大提高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和组织能力,加强学生从专业角度关注社会的意识,值得推广.
彭泽润周鑫琳曾宝芬邱盼盼
关键词:学术辩论语言学理论教学改革
东干文和世界两大文字家族的演变对汉语文字发展的启发被引量:1
2014年
从闪米特文字家族和汉字文字家族,特别是东干语文字的演变过程来看,从表音文字演变成为表音文字以后不可逆转。汉语文字不能轻视汉语拼音的作用,不能漠视国家标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曾宝芬曹家鹏彭泽润
关键词:表音文字表意文字
语文教学要科学认识汉语应用中的汉字和拼音——批评梁永国《现代汉字体系的科学性、简易性》的错误认识
2006年
彭泽润曾宝芬陈胜林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汉字体系拼音
对没有文字的民族语言开展双语教学的探讨——以贵州居都仡佬语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仡佬语属壮侗语族仡央语支,是横跨中国贵州、云南、广西和越南的一种少数民族语言,主体民族广泛分布在贵州境内。据田野调查的结果,仡佬语是一种濒危语言。贵州的居都仡佬语是唯一保存最完好的仡佬语方言,因其全民使用还保持一定活力,但其代际语言能力差异比较大,衰退速度仍然很快。双语教学是挽救或延缓仡佬语消亡的最有效的方法。然而仡佬语的双语教学难度很大,一是没有文字,二是没有教材,三是没有师资,四是没有配套的考核办法,五是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这些问题是开展仡佬语双语教学的核心问题。
曾宝芬康忠德
关键词:文字双语教学仡佬语
浅析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与开发被引量:2
2015年
文章分析了我国目前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要改革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强化学生创意能力和创新意识,加强开放渗透,注重学科建设与创新平台建设,重新整合相关专业资源优势,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完善学生实践和实习机制,提高学生产业化能力,扩大高校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的建设,发展为产业先导,构建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等可行性策略。
曾宝芬
关键词:高校文化创意产业
文字改革和语言规范50年成绩巨大——“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学术研讨会”的主要观点
2006年
吴葵曾宝芬彭泽润
关键词:文字规范化工作语言规范文字改革
“东干语”音素文字及其词式书写的启发——汉语语言规划在中国境外的成功范例被引量:9
2006年
“东干语”是由于战争移民的原因在中亚独立发展了120多年的汉语西北方言,有10多万使用者,有50年使用音素文字的历史。目前,对东干语的研究主要是描写和比较语言系统事实。本文在事实的基础上探讨汉语音素文字和词式书写的语言规划理论与实践中的经验及教训。它给我们的主要经验是:(1)汉语可以使用表音文字中的音素文字。(2)汉语可以实行词式书写,汉语中可以找到词。(3)民族语言必须有文字才方便教育和扩大功能。(4)设计音素文字必须先选择一种主要方言做共同语。(5)汉语音素可以突破音素化汉字注音方案的整齐性。它给我们的主要教训是:(1)汉语是声调语言,设计汉语的音素文字不能忽视声调。(2)正词法在实践中肯定会出现分歧,但是要不断统一规则。(3)汉语和俄语等语言不同,特有的语气词、助词应该独立书写,不应该像俄语等语言那样当做词尾处理。
彭泽润曾宝芬
关键词:东干语音素文字斯拉夫字母词式书写语言规划
居都仡佬语四音格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居都仡佬语词汇中有丰富的四音格形式,其语音韵律结构丰富多样,追求平衡整齐、声韵和谐的语音美;结构可分为构词和构形,结构层次以整体结构居多,构词方式以复合式为主,结构关系以并列关系占绝对优势;意义具有整体性,有的是其组成成分意义程度的加深,有的是其组成成分意义的引申。
曾宝芬
关键词:语音语义
人口较少民族双语教育与文化传承研究——以仡佬族为例被引量:3
2014年
人口较少民族实施早期教育阶段的双语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民汉双语教育是在人口较少民族中发展教育和保存传统特色文化的重要手段。仡佬族语言与传统文化濒临失传,在其母语保存地区开展早期教育阶段的双语教学,有助于母语维持、文化传承。
李锦芳曾宝芬刘晓念
关键词:双语教育文化传承仡佬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