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雯君
- 作品数:24 被引量:105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例卡-梅现象患儿的临床和影像表现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3例卡-梅现象患儿影像学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报道回顾性分析我院3例卡-梅现象患儿的影像学表现、生化特点、诊疗及转归情况。结果 3例患儿均因出生后发现体表暗红色肿块就诊。例1患儿胸部CT示腋下及胸部大片强化软组织肿块。例2,3患者MRI分别示左侧颜面部及右髂部软组织肿块,T1、T2加权像呈混杂信号,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 3例患儿影像学上主要表现为巨大血管瘤,生化检查主要显示血小板显著降低、凝血功能异常,对伴有血小板显著降低的血管瘤患者应该考虑该现象可能,并及时干预治疗,可以改善患儿预后。
- 程爱兰冯赟曹雯君储彩婷丁茗金彪
-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
- 婴幼儿神经系统遗传代谢病的脑MRI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婴幼儿神经系统遗传代谢病的脑MRI表现。方法收集2014年1月—12月我院诊治的16例遗传代谢病病人临床及影像资料,并结合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分析该组病人的脑MRI表现。结果 16例遗传代谢病病人中包括有机酸血症12例(甲基丙二酸血症8例,枫糖尿病4例),尿素循环障碍3例,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1例。12例有机酸血症中,7例基底节区信号异常,主要表现在T_1FLAIR上呈低信号,T_2FLAIR上呈稍高信号,DWI上呈明显高信号;4例脑干及2例小脑半球在DWI上呈明显高信号,2例脑萎缩,1例胼胝体在DWI上呈高信号,1例双侧半卵圆中心在T_1FLAIR上呈低信号、T_2FLAIR高信号、DWI高信号,1例脑室扩大。3例尿素循环障碍病人中2例脑室扩大,1例大脑皮质在DWI上呈弥漫性高信号。1例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表现为两侧侧脑室周围白质、半卵圆中心T_2FLAIR高信号。结论婴幼儿神经系统遗传代谢病脑MRI表现缺乏特异性,根据疾病类型不同MRI表现各异,其中有机酸血症患儿以基底节区受累为主。
- 程爱兰冯赟侯亮曹雯君汪登斌金彪
- 关键词:遗传代谢病甲基丙二酸血症枫糖尿病
- 儿童松果体区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儿童松果体区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旨在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儿童松果体区肿瘤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主要临床症状、肿瘤指标)及影像学表现。结果:42例中,生殖细胞源性肿瘤25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1例、畸胎瘤11例、生殖细胞瘤3例),男性占92%,平均年龄为(7.6±3.3)岁。9例有甲胎蛋白(AFP)升高,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升高6例;松果体母细胞瘤12例,其中1例合并双侧视网膜母细胞瘤,平均年龄(2.7±1.9)岁;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5例,平均年龄(6.4±2.7)岁。临床表现以颅内高压引起的头痛、恶心、呕吐为主(69%),少数表现为视力障碍、性早熟。不少肿瘤的CT和MR表现有一定相似之处,但有些肿瘤还是具有一定特征。结论:儿童松果体区肿瘤以生殖细胞肿瘤多见,其中以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畸胎瘤多见,影像学表现结合生化指标对肿瘤的定性非常重要。松果体母细胞瘤发病率也较高,影像表现与生殖细胞瘤非常相似,年龄较小是鉴别要点。
- 梅鑫李玉华刘明郑慧曹雯君夏正荣
- 关键词:松果体瘤磁共振成像儿童
-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CT评估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利用多种后处理重建方法显示人工耳蜗电极以及计数植入电极,对电极显示清晰度进行评分,探讨256层螺旋CT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影像学评估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在我院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术后进行颞骨HRCT检查的患儿共计15例。扫描仪采用飞利浦256层Brilliance iCT,后处理工作站为EBW,采用螺旋扫描模式。对人工耳蜗植入侧进行回顾性小视野重建,FOV为9 cm。采用Y-sharp(C)图像序列分别做垂直及平行于蜗轴轴位的斜冠状面及斜矢状面的MPR图像;采用Smooth(A)图像序列做VRT图像。在斜冠状面及斜矢状面MPR图像上进行电极显示清晰度的评估并进行电极计数。计算两位医生对电极显示清晰度评分的一致性,将CT图像电极计数与手术记录植入的电极数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两位医生对于电极显示清晰度的评价没有差别,一致性良好,t值为2.092,P=0.055>0.05。将CT图像中电极计数与术中记录的电极个数进行配对t检验,t值1.468,P=0.164>0.05。结论:结合横断面及多种后处理重建方法,256层螺旋CT可直观观察植入电极的形态及位置,准确评估电极在耳蜗内植入的数目,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郑慧李玉华李惠民刘明曹雯君汪登斌
- 关键词:耳蜗植入术
- 正常婴幼儿及成人蜗神经管、内耳道及蜗神经影像学对照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测量正常婴幼儿和成人蜗神经管(CNC)、内耳道(IAC)及蜗神经(CN)的正常值并观察两组之间有无差异,为婴幼儿期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术(CI)提供必要依据。方法:选择婴幼儿及成人各30名,均行颞骨HRCT扫描,另选择婴幼儿及成人各20名,均行内耳道MRI FIESTA序列扫描,所有病例均排除内耳疾患。在HRCT图像上分别测量CNC宽度及IAC最大径,在MRI图像上测量CN直径,各测量结果以均值±标准差表示。各测量指标均进行婴幼儿及成人组间比较。结果:正常婴幼儿和成人CNC宽度、IAC最大径及CN直径测量结果分别如下:CNC宽度(1.92±0.25)mm、(1.84±0.19)mm;IAC最大径(4.92±0.69)mm、(5.04±0.59)mm;CN直径(1.06±0.08)mm、(1.02±0.11)mm。以上各测量指标婴幼儿及成人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正常婴幼儿CNC、IAC及CN大小与成人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表明婴幼儿期开展CI是可行的。同时本研究所得到的测量值为蜗神经发育不良(CND)诊断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 郑慧李玉华曹雯君李惠民虞崚崴张忠阳
- 关键词:耳蜗神经耳道耳蜗植入术螺旋计算机
- 儿童先天性神经感音性耳聋的影像学研究
- 研究背景:据统计近年来,在每1000名新生儿中有近3名患有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其中约一半患儿的耳聋有遗传学基础。目前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高分辨率CT及MRI。特别对于拟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患儿,术前同时进行颞骨CT...
- 曹雯君
- 关键词:影像学检查内耳畸形临床听力学人工耳蜗植入术
- 文献传递
- 神经纤维瘤病Ⅰ型的颅脑非肿瘤性病变
- 目的 认识神经纤维瘤病Ⅰ型的颅脑非肿瘤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临床及病理学确诊神经纤维瘤病I型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其颅脑影像MRI表现,其中16例同时行头颅CT及MRI扫描。结果69例NF-Ⅰ患者中蝶骨...
- 曹雯君李玉华
- 关键词:MRICT
- 感音神经性耳聋者人工耳蜗术前的MRI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9年
- 对于患感音神经性耳聋欲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候选者,必须在术前排除该手术的各种禁忌证,因此,随着人工耳蜗植人手术的开展,MRI在术前检查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就MRI对感音神经性聋的病人听觉系统结构及功能成像的技术和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 曹雯君李玉华
- 关键词:听觉丧失感音神经性耳蜗植入术耳聋电子耳蜗
- 儿童颞骨低剂量CT扫描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儿童颞骨CT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对1具尸体头颅颞骨CT扫描的不同成像参数组合的比较,筛选出符合图像诊断质量要求,且辐射剂量最低的最佳成像参数组合,然后将该成像方案应用于27例患儿的颞骨CT检查(低剂量组),并回顾性纳入27例常规方案成像的儿童颞骨CT图像(常规剂量组)进行比较.2名医师独立对图像的主观评分进行评价,两者评分一致性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2组儿童各年龄段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预实验显示最佳成像参数组合为100 kV和70 mAs,2名医师评估一致性良好(Kappa值为0.784,P<0.05).将最佳参数组合应用于儿童.2名医师对低剂量组及常规剂量组颞骨图像质量评估一致性良好(Kappa值分别为0.641、0.815,P值均<0.05).0~1.0、1.1~5.0及5.1~10.0岁年龄段低剂量组辐射剂量分别为(0.707 5±0.029 1)、(0.431 6±0.051 3)、(0.309 5±0.138 4)mSv,常规剂量组辐射剂量分别为(3.166 2±0.462 5)、(2.048 6±0.224 7)、(1.492 0±0.422 1)mSv.低剂量组明显小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612、-26.220、-79.848,P值均<0.05).0~1.0、1.1~5.0及5.1~10.0岁年龄段低剂量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75.5±0.6)、(75.6±3.5)、(75.4±2.4)分,常规剂量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78.8±1.0)、(79.8±2.2)、(79.5±1.0)分,低剂量组评分明显小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67、-26.22、-6.315,P值均<0.05),但两组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要求.结论 颞骨低剂量扫描切实可行,100 kV、70 mAs组合适合儿童颞骨CT检查和诊断.
- 郑慧李玉华李惠民刘明曹雯君汪登斌
- 关键词:颞骨儿童
- 小儿蜗神经发育不良与蜗神经管的关系:CT和MRI研究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研究小儿蜗神经发育不良与蜗神经管之间的关系,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为电子耳蜗安装术选择合适的候选者。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14例单侧,29例双侧)经MRI诊断为蜗神经发育不良患儿的颞骨HRCT以及MRI资料,在HRCT图像上分别测量患耳(72耳)以及正常侧(14耳)蜗神经管宽度。在MRI FIASTA序列上重点观察前庭耳蜗神经、内耳道内蜗神经及面神经形态。结果:HRCT示72只患耳中,蜗神经管缺如3耳、蜗神经管骨性封闭32耳,耳蜗神经管狭窄32耳,蜗神经管增宽3耳,蜗神经管正常2耳。经t检验,患耳狭窄蜗神经管与正常侧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MR图像上59耳蜗神经未显示,13耳蜗神经纤细,前庭耳蜗神经缺如23耳,发育不良5耳。3耳面神经纤细,1耳面神经未显示。若以蜗神经管缺如、封闭及狭窄作为诊断蜗神经发育不良依据,其敏感度为93.1%(67/72),特异度100%(14/14),阳性预测值100%(67/67),阴性预测值73.7%(14/19)。结论:当HRCT显示蜗神经管缺如、封闭或狭窄时应高度怀疑蜗神经发育不良;MRI是显示蜗神经发育不良的最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曹雯君李玉华
- 关键词:耳蜗神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