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磊
- 作品数:12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左卡尼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左卡尼丁治疗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8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均正规血液透析。对照组应用现代心力衰竭治疗模式治疗,治疗组应用现代心力衰竭治疗模式加用左卡尼丁(1 g静脉注射,每周3次,连用3个月)治疗。经3个月规律血液透析治疗后,重新评定心功能分级,并使用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检查左室结构和功能。结果 2组心功能分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有明显减少(P<0.05);但对照组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和最大血流速度比(E/A)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VST、LVPwT明显降低,E/A值显著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丁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功能,安全有效。
- 曹磊郭三千
- 关键词:心力衰竭左卡尼丁肾透析
- 糖尿病并发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观察糖尿病并发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随机抽查100例因感染性疾病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将HbA1C作为近2~3月血糖控制的参考指标,并进行病原菌培养,结果94%的患者HbA1C>7%,100例患者中肺部感染率最高,占30%;其次为泌尿系感染、胆囊感染,分别各占20%;随后为皮肤软组织感染、糖尿病足感染,分别各占10%,肺结核、肝脓疡分别各占5%。结论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与血糖控制程度密切相关,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较过去文献报道有较大变化。
- 曹磊
- 关键词:感染性疾病糖化血红蛋白病原菌
- vWF和vWF裂解酶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vWF裂解酶(ADAMTS13)的水平及其作用。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50例和2型糖尿病(T2DM)组合并DN患者144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将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42例,ACR<30 mg/g)、微量白蛋白尿组(56例,30 mg/g≤ACR<300 mg/g),大量白蛋白尿组(46例,ACR≥300 mg/g)。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vWF水平;双抗体夹心法检测ADAMTS13水平,并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HbA1c)、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Fib)等,计算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正常对照组、单纯T2DM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HbA1c、Fib、D-二聚体及v WF依次增加,而ADAMTS13依次降低(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与D-二聚体是血清v WF的影响因素,而D-二聚体是ADAMTS13水平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vWF诊断DN肾脏损伤敏感度较高,D-二聚体诊断DN肾脏损伤敏感度和特异度较均衡,特异度更有优势。结论血清vWF、ADAMTS13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其水平可以成为DN早期的诊断和预测的参考指标。
- 曹磊胡恩赑李晓楠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白蛋白尿
- 依帕司他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2组均常规糖尿病治疗,配合合理饮食和运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50 mg/次,3次/d)治疗,观察2组空腹血糖、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清肌酐及血清尿素氮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无明显变化,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清肌酐显著降低,血清尿素氮明显升高,不良反应不明显,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可以在正常控制血糖的药物中配合依帕司他治疗,可以控制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延迟糖尿病肾病发展。
- 郭三千曹磊罗红于越刘诗文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依帕司他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 肾康注射液治疗急性肾损伤临床观察
- 2020年
-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治疗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AKI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肾康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98%(P<0.05);观察组患者的胱抑素C(CysC)、血肌酐(SCr)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0.20%比14.29%,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治疗AKI,可明显改善肾功能指标和APACHE-Ⅱ评分。
- 高守鹏曹磊
-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肾康注射液临床疗效肾功能
-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研究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前列地尔(pG1)治疗肾功能不全(CRF)的疗效。方法将10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丹参注射液,共同给予低蛋白饮食,控制血压纠正贫血及对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浆肌酐(Scr),尿素(BUN)水平,内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量,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尿素、肌酐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尿量增加(P<0.05),Ccr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前列地尔差异有显著性(P<0.0 5),2组24 h尿蛋白定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前列地尔能有效延缓CRF进展。
- 曹磊罗红
- 关键词:多巴胺前列地尔
- 终末期肾病病人伴发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进行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ESRD)病人肺动脉压力(PAP)情况,探讨ESRD病人肺动脉高压(PAH)的发生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28例ESRD病人,其中进行血液透析的66例病人作为观察组,无血液透析的62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对病人的PAP进行评估,比较2组病人一般资料、超声心动图结果。并将观察组分为无PAH和PAH组,比较2组实验室检查以及心脏超声指标,分析PAH发病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肌酐、尿素氮、白蛋白、血红蛋白、血钙、血磷、25(OH)D、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PA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PAH发生率为33.3%,高于对照组的17.7%(P<0.05)。PAH组与无PAH组血清iPTH、血液透析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PAH组与无PAH组的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iPTH与PAH的发生有关(P<0.05)。结论:ESRD病人PAH常见,长期血液透析病人发生率更高,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改变与PAH密切相关。
- 曹磊
-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肺动脉高压血液透析
- 急性肾损伤56例临床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病情况、致病原因及治疗措施等,为明确诊断、及早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56例AKI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病变程度以及治疗和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病因AKI患者的转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KI分级越高病死率越高(P<0.05),透析和非透析治疗的病死率相似(P>0.05)。结论:AKI的预后与其病因和分级关系密切,透析治疗对AKI患者的预后无显著改善,AKI早期诊断、及早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存活率。
- 曹磊欧红芹罗红
- 关键词:肾损伤肾功能衰竭药物预后
- 替米沙坦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口服替米沙坦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保护作用以及应用安全性。方法选择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8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硝苯地平组)与观察组(替米沙坦治疗组),经3个月规律血液透析治疗后,重新评定心功能分级,并使用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检查左室结构和功能。结果经3个月降血压及血液透析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功能分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透析前比较,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透析治疗3个月后均有明显减少(P<0.05);但对照组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和最大血流速度比(E/A)透析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透析3个月后IVST、LVPwT明显降低,E/A值显著升高,与透析前及对照组透析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替米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且服用安全。
- 曹磊崔巍
- 关键词:心功能替米沙坦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
- 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测量及骨折风险预测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女性2型糖尿病(DM)患者骨密度(BMD)的变化,了解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测定蚌埠地区169例女性2型DM患者(年龄40~89岁)和151例女性对照人员(年龄40~84岁)L2~4及股骨近端部位BMD,并进行比较。结果①随着年龄增长,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50~59岁、60~69岁、70~79岁股骨近端部位BMD均低于正常人,L2~4的BMD在60~69岁年龄段低于正常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不论腰椎还是股骨近端部位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检出率在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③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者中有36例发生41例次骨折,骨折发生例数与BMD的T值降低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百分比在Ⅰ区间与Ⅲ区间、Ⅱ区间与Ⅲ区间有显著差异,当BMD≤-3.0SD时骨折发生例数显著增加。结论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骨密度下降,应引起重视以预防病理性骨折;当BMD≤-3.0SD时骨折发生率明显上升,临床上可将当BMD≤-3.0SD时作为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指标。
- 邹玲梅曹磊郭三千金强席倩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骨密度2型糖尿病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