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2篇毒性肝炎
  • 2篇苏北沿海
  • 2篇狂犬
  • 2篇狂犬病
  • 2篇肝炎
  • 2篇病毒
  • 2篇病毒性
  • 2篇病毒性肝炎
  • 1篇蛋白
  • 1篇疫情
  • 1篇疫情分析
  • 1篇预警
  • 1篇预警分析
  • 1篇预警监测
  • 1篇腮腺炎
  • 1篇死亡率
  • 1篇突发公共
  • 1篇突发公共卫生

机构

  • 6篇射阳县疾病预...

作者

  • 9篇曹恒志
  • 8篇金加洪
  • 3篇蒋守海
  • 2篇周锦国
  • 2篇陈昌标
  • 1篇王友东
  • 1篇胡高兵
  • 1篇周锦国
  • 1篇张克相

传媒

  • 3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疾病监测
  • 1篇江苏卫生保健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08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2003-2007年射阳县狂犬病疫情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分析狂犬病疫情发生因素,提出狂犬病的防制对策。方法收集2003-2007年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及调查报告进行分析。结果射阳县2003-2007年狂犬病发病率分别为:0.385/10万、0.192/10万、0.288/10万、0.000/10万和0.096/10万。男女性别比为4:1,发病集中在44~68岁,均为农民。发病到死亡时间平均4d。临床表现有恐水、怕风和呼吸困难。患者均为Ⅲ级暴露,手部鱼际处被主动咬伤为主。暴露后伤口均未进行规范处理,未进行或未全程注射狂犬疫苗,均未注射抗狂犬病血清。结论必须加强对犬的免疫,引导群众暴露后及时进行伤情规范处理,推广暴露前免疫。
金加洪陈昌标周锦国曹恒志
关键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射阳县2007-2014年狂犬病监测结果分析
2016年
目的分析射阳县2007-2014年狂犬病监测结果,掌握狂犬病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射阳县2007-2014年狂犬病监测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射阳县2007-2014年共报告狂犬病散发病例8例,年龄在47-72岁组间,男女之比为7∶1,全部为农村居民,春、夏、秋季发病,均为犬伤、Ⅲ级暴露及暴露后未接受规范处置;潜伏期最短为16 d、最长为13年,平均病程3.75 d。共登记处理41 049名暴露者,暴露人数均以每年6-8月最多,1-3月和12月较少;被动免疫制剂使用率在3.50%以下;伤人动物以犬为主。处理15起一犬伤多人事件。犬年平均免疫率22.16%,密度4.69只/100人;猫平均免疫率1.84%,密度4.96只/100人。常规监测犬脑组织标本狂犬病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2.70%,一犬伤多人事件伤人犬脑组织病毒核酸阳性率100.00%。结论射阳县2007-2014年人间狂犬病发病保持散发状态,但存在多种防治不利因素,因此需加强犬等宿主动物管理、免疫和暴露者的医疗救济。
金加洪曹恒志
关键词:狂犬病
射阳县1997~2006年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了解射阳县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射阳县1997~2006疫情原始年报表和统计局历年人口年鉴进行回顾性调查,作流行趋势分析。[结果]1997~2006年病毒性肝炎发病病例数为3949例,平均发病率为37.76/10万;发病率逐年下降;干部职员、医务人员和离退休人员为重点人群;县城周边及省属农盐场高发;甲型肝炎发病所占比例逐步下降,乙型肝炎发病比例上升,其他型别肝炎比重加大。2003年以前和以后的发病特征略有不同。[结论]射阳县自1996年开始的肝炎压春峰免疫行动和健康教育工作有力地降低了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较差的工作、生活条件对肝炎的发病起促进作用。流行趋势分析表明,在加强甲、乙型肝炎防制的同时,丙型、戊型肝炎的防制和离退休人员应得以重视。2003年前后肝炎疫情部分特征有所改变,这一现象值得进一步探讨。
金加洪陈昌标周锦国曹恒志蒋守海张克相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发病率
2002年射阳县病毒性肝炎疫情核查结果分析
2004年
通过对县、乡病毒性肝炎的疫情核实调查 ,分析引起误报的各种原因 ,提出校正措施 ,提高病毒性肝炎报告的准确性。
周锦国曹恒志邢光玲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
江苏省射阳县2006-2007年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预警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分析射阳县2006-2007年传染病突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果2006-2007年射阳县共发生4起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均为校园内传染病暴发事件,其中2起为流行性感冒(流感)暴发疫情,2起为水痘暴发疫情。由于预警监测工作开展较好,控制措施得力,疫情均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结论开展和加强多层次的疫情预警监测工作,扩大学生免疫屏障,及时处置,是及时发现、预防和控制相关疫情的重要措施。
金加洪蒋守海曹恒志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预警监测
射阳县农民慢性非传染病现况及健康教育对策
2001年
王友东曹恒志金加洪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病健康教育
苏北沿海射阳县2010-2014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和控制对策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苏北沿海射阳县2010-2014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4年射阳县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射阳县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753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15.53/10万,报告发病率从2010年的1.44/10万逐步上升到2014年的37.71/10万。发病高峰为4~6月,以学龄儿童为主。报告10起学校暴发疫情,同期学龄人群中大部分无含腮腺炎成分疫苗接种史。结论射阳县2010-2014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上升与含腮疫苗接种率过低及学生卫生管理差等因素有关,应做好基础免疫,提高8岁以上学生含腮成分疫苗接种率,严格落实校内外预防与控制措施,以控制疫情上升。
金加洪曹恒志蒋守海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
射阳县2006-2014年恙虫病流行趋势分析
2016年
目的分析射阳县2006-2014年恙虫病疫情流行趋势及其特征,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6-2014年射阳县恙虫病疫情数据及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方法检测血清抗恙虫病Ig M。结果 2006-2014年射阳县共报告130例恙虫病病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1.47/10万。病例中男性54例、女性76例;年龄最小的1岁,最大的80岁;以农民为主,占82.31%(107/130);病例全部在10、11月发病;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皮肤焦痂等;血清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方法检测抗恙虫病Ig M,阳性率为66.67%。结论射阳县自2006年首次发现恙虫病,此后疫情持续流行并有扩大趋势。
金加洪曹恒志
关键词:恙虫病流行病学
苏北沿海农村恶性肿瘤10年死亡回顾和现患分析
2002年
金加洪胡高兵曹恒志
关键词:苏北沿海农村恶性肿瘤死亡率现患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