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凤麟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更多>>
- 产有机酸采油菌的筛选及产酸情况的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从大庆油田原油样品中筛选出2株产有机酸量较高的菌株,并对其产物进行分析。方法: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性质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并运用GC/MS法对发酵液进行分析。结果:经鉴定这两株为枯草芽孢杆菌,菌株T10-3的发酵液中含有乙酸11.407%,异丁酸9.375%,丁二醇79.217%;菌株DH-2-1发酵液的中含有异丁酸41.56%,丁二醇46.619%,异戊酸4.138%,异庚酸10.680%。结论:这两株细菌在微生物采油方面均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康宏郭艾琳马梦彪曹凤麟李胜贤杨光王靖然
- 关键词:微生物采油RDNA有机酸
- 三次采油菌配伍发酵性能的研究
- 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 Technology,MEOR)是一项适用范围广、经济效益好、工艺简单、无污染的综合性三次采油技术。其主要机理是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
- 曹凤麟
- 关键词:菌种筛选生物表面活性剂
- 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条件的响应面分析优化被引量:1
- 2011年
- 本文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对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采油菌株DN4-3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筛选出三个显著影响因子(葡萄糖用量、酵母浸粉用量和氯化钠用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最陡爬坡实验和响应面分析,研究了显著因素的最佳水平及其交互作用,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最佳发酵条件为:葡萄糖27.83 g/L、酵母浸粉2.73 g/L、NaCl 2.37 g/L、KH2PO4 9 g/L、K2HPO4 3 g/L、CaCl2 0.16 g/L、MgSO4.7H2O 0.5 g/L、接种量4%、种龄16 h、装液量250 mL/500 mL、温度37℃、初始pH值7.0、摇床转速160 r/min。采用优化后条件进行摇瓶发酵,产表面活性剂1025.98 mg/L,与预测值很接近,比优化前提高了35.43%。
- 苏晓钰曹凤麟康宏李盛贤
- 关键词:生物表面活性剂PLACKETT-BURMAN设计
- 一株降低原油黏度的菌
- 一株降低原油黏度的菌,它涉及一株降低原油黏度的菌。本发明降低原油黏度的菌,它为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Hd-DN-2-1,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已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
- 康宏吴国峰吴桐郑春英颜培强何俊赵晨曦黄微薇李盛贤赵丹丹曹凤麟
- 文献传递
- 一株降低原油黏度的菌
- 一株降低原油黏度的菌,它涉及一株降低原油黏度的菌。本发明降低原油黏度的菌,它为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Hd-DN-2-1,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已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
- 康宏吴国峰吴桐郑春英颜培强何俊赵晨曦黄微薇李盛贤赵丹丹曹凤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