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彦
- 作品数:22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地方历史叙事:育人价值·现实挑战·应对之策被引量:1
- 2024年
- 地方历史叙事是对历史教材宏大叙事的重要补充和拓展,在弘扬地域文化与促进文化自觉、深化身份认同与培养乡土情怀、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与传承民族精神、提升学生历史思维水平与培育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有着突出的教育优势。在全球化时代浪潮中,地方历史叙事面临着文化同质化趋势下的独立性挑战、规范化教育趋势下的教学挑战、科技化趋势下的创新挑战及历史真实性与教育性的平衡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教育者要保持地方历史叙事的独特性价值,在适应规范化教育趋势的同时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内容与方法,平衡历史真实性与教育性要求,实现地方历史叙事的育人价值。
- 曲彦石晓锟
- 关键词:地方历史历史叙事育人价值
- 基于马克思人本思想的高等教育理念构建
- 2012年
- 马克思人本思想强调人是个体的人、自由的人和关系中的人。依据马克思人本思想构建高等教育理念时应遵循的原则是:高等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自由全面发展的和仍旧体现人的本性特点的人,在教育手段上则应顺应人的本性而施教。其具体理念体现为个性发展理念、学术自由理念和引领公共价值理念。
- 曲彦
- 关键词:马克思人本思想高等教育理念
- 中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本文根据当前时代对中学数学教学的要求和中学数学教学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学中教师角色、学生观及教学过程等转变的影响,根据本校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问题—探究”互动教学模式和小组协作生生互动教学,并...
- 曲彦
- 关键词:中学数学数学教学互动式教学教学模式
- 文献传递
- 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的逻辑理路被引量:2
- 2017年
- 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在理论上属于政治伦理范畴,以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为基础。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问题,存在一条从信任到公信力、从公信力到执政公信力乃至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的逻辑理路。其中,信任渗透于一切社会交往中,是公信力的逻辑起点和核心。在社会生活中,当人们之间"一对一"的信任关系扩展到"多对一"的关系时,"公信"就发生了。在政治领域中,民众和政党之间的这种信任就是"多对一"的关系,就是人民群众对政党信任与否的集体表达。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对共产党在政治上的信任关系和支持程度,是党在执政过程中以自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塑造人民群众的信心、通过恰当许诺和诚实履诺赢得人民群众政治信任的能力。
- 曲彦关欣
- 关键词:信任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
- 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研究
- 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是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信任关系和支持程度的反映。执政公信力既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前提,也是其树立执政为民的积极形象和维系良善政治秩序的必要条件。加强党的执政公信力的研究和建设,是党的建设科学...
- 曲彦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 文献传递
-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公共精神教育被引量:8
- 2014年
- 大学生的公共精神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必要条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但大学生主观认识能力存在偏差、高校教育体系的不完善、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等原因造成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的矛盾显现。对此,提出了加强理论创新研究,构建坚实的公共精神理论支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树立正确的公共精神价值观;优化改善社会环境,开拓健康的公共精神成长发展路径。
- 曲彦陈士勇
-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转型公共精神
- 全面抗战与中国共产党发展的新阶段
- 1997年
- 七七事变导致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形成,中国革命的进程与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亦进入新的阶段。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使中国共产党本身的发展处于崭新的国内政治环境之中;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一般地已经学会了使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斗争的武器;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在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党在白区的工作得到了恢复与发展;全面抗战开始后,党在理论上逐步成熟。
- 曲庆彪曲彦
- 关键词: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
- 生态危机的社会与政治解读被引量:1
- 2013年
-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一环,生态危机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从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来看,危机的产生根源于整个人类社会高速发展中人与自然的矛盾,其中社会道德与制度机制是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只有不断提升公共参与和扩大道德准则,并在制度机制上寻求创新才能最终解决生态危机问题。
- 曲彦
- 关键词:生态危机生态环境社会制度
- 宋教仁选举思想探析
- 2012年
- 宋教仁选举思想源于在留学日本时学习到的西方宪政理念以及国内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实践的推动。内容包括人民平等选举权思想、选举制度建设、选举人资格设定以及服从选举结果的原则等。其参与的选举活动包括组建国民党和组织国民党参与国会竞选。宋教仁的选举思想兼顾了制度建设和实践性特点,展开选举巡游,体现了积极的政治妥协的选举策略,成功赢得了第一届国会选举。宋教仁通过选举和平夺取政权的民主宪政理想最终在民初不完善的社会环境中幻灭。
- 林强曲彦
- 关键词:宋教仁选举活动
- 中国共产党公信力的三维视角分析
- 2014年
- 中国共产党公信力反映的是民众对党在政治上的信任关系,其影响因素包括宏观社会环境系统因素、共产党执政系统因素、微观民众系统因素。20世纪以来宏观社会环境呈现显著的民主化、市场化、多元化的特点,民众系统的发展体现出多元化的层级差异、多样性的需求差异以及民众对政治绩效的感知差异等特点,应对环境和民众系统影响因素的挑战,提升共产党公信力水平,要通过培养民众对党和政府的政治制度信任、政治价值信任、公共政策信任以及党员干部信任等途径,最终实现提升党的公信力水平的目的。
- 曲彦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公信力执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