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俐
-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1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包头医药卫生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乳腺癌中P73、P21的表达及其意义
- 2004年
- 目的 :通过检测 P73蛋白、P2 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 ,探讨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 ,分析它们在乳腺癌的发生、转移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 68例乳腺癌石蜡包埋标本中 P73、P2 1的表达情况。结果 :a.在乳腺癌 - 级与 级之间 P7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 1 8.75 % ( 9/48)和 60 .0 0 % ( 1 2 /2 0 ) ,差异有显著性 ( P <0 .0 5 )。随着 P73阳性表达率增高 ,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增高。b.淋巴结转移组 p2 1的阳性表达率 2 3 .3 3 % ( 7/3 0 )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 5 2 .63 % ( 2 0 /3 8)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c.P73、P2 1之间无相关。结论 :P73、P2 1与乳腺癌的发生。
- 赵雅娟贾军乐智俐
- 关键词:乳腺癌P73P21免疫组化
- 阴道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
- 2009年
- 杨磊刘洪张志坚贾军乐智俐
- 关键词:阴道恶性黑色素瘤病理分析女性生殖器官阴道恶性肿瘤发病率
- 细胞周期素E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04年
- 目的 :本研究通过检测细胞周期素E(CyclinE)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 (包括ER、PR受体 )的关系 ,探讨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 ,分析其在乳腺癌的发生、转移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68例乳腺癌石蜡包埋标本及随机选取的同期癌旁组织 3 0例中CyclinE的表达情况。结果 :癌旁组织标本中CyclinE的阳性表达率 6.67%明显低于乳腺癌组织中CyclinE的阳性表达率 5 0 .0 0 %;CyclinE在乳腺癌Ⅱ~Ⅲ级中阳性表达率为 5 7.68%明显高于Ⅰ级中阳性表达率 2 5 .0 0 %;有淋巴结转移组CyclinE的阳性表达率 70 .0 0 %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 3 4.2 1%%。结论 :CychinE可作为判断患者淋巴结转移及推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 赵亚娟杨磊智俐
- 关键词:细胞周期素E乳腺癌基因表达肿瘤CYCLINE
- 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在疑难浆膜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浆膜腔积液常规涂片对不典型腺癌细胞、间皮源性细胞很难鉴别,本实验借助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这些疑难病例进行鉴别诊断。方法:对常规涂片疑为肿瘤细胞但不能明确类型的病例,再次送检标本同时制备涂片及琼脂细胞块,对30例HE切片阳性的细胞块标记抗体CEA、Calretin in。结果:经组织学及临床证实,CEA单阳性16例均为腺癌;Calretin in单阳性9例中2例为恶性间皮瘤,其他为反应性间皮细胞;双阳性者3例中2例为反应性间皮细胞,1例为腺癌细胞;双阴性者2例中1例为低分化鳞癌,1例为腺癌。结论:将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制备琼脂细胞块,选择特异性抗体标记,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 智俐贾军乐
- 关键词:免疫细胞化学浆膜腔积液病理诊断
- 免疫组化技术中抗原修复的应用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本实验通过比较几种不同抗原修复技术在免疫组化中的应用效果,寻求提高不同抗体表达的最佳修复方法。方法:选取32种抗体标记理论上阳性的组织,每种抗体均分别采用不修复及胰蛋白酶、微波炉、胰蛋白酶加微波炉修复。结果:不进行抗原修复有20种抗体阴性,单独胰蛋白酶及微波炉修复分别有6种抗体阴性,胰蛋白酶加微波炉修复全部抗体转阳,并有14种抗体提高了一个(+)。结论:抗原修复是必要的,单独应用一种方法修复时,每种抗体表现出不同的敏感程度,联合应用修复技术可提高抗原检出率及染色强度。
- 智俐贾军乐
- 关键词:免疫组化抗原修复
- 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外膜改变与血管重塑的相关性研究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大鼠胸主动脉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外膜激活与血管重塑的相关性。方法:用6F人冠状动脉快速交换球囊损伤大鼠胸主动脉,术后2周和6周取材,行血管形态学定量分析,并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PCNA在血管外膜上的表达。结果:血管成形术组血管外膜细胞数量、血管外膜细胞增殖指数,外膜面积、厚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0.05),血管外弹力板围绕面积、内弹力板围绕面积和管腔面积较对照组显著减小(P<0.05),血管呈收缩性重塑。结论: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外膜被牵拉激活,导致外膜细胞分裂、增殖,以及血管收缩性重塑,参与再狭窄的发生。
- 李永东石昆张志坚刘丹葛智平智俐陈晓春
-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血管外膜血管重塑
- 异种羊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后创面愈合及COX-2、VEGF的表达研究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制备异种羊脱细胞真皮基质(ADM),观察异种羊ADM与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的组织学变化,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复合移植过程中的表达。方法用0.25%胰蛋白酶和0.5%曲拉通(TritonX-100)溶液联合脱细胞法制备异种羊ADM。以48只Wistar大鼠为动物模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4只,背部做4cm×3cm全层皮肤缺损,分组采用羊ADM+自体微粒皮+异体皮(实验组)及自体微粒皮+异体皮(对照组)覆盖,术后2、4、6周观察植皮区愈合情况,检测创面收缩率;同时,在以上不同时间段处死大鼠做组织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1)通过实验可成功制备出合格的异种羊ADM,脱细胞异种皮的镜下观察可见基质中的表皮已经完全除去,胶原纤维粗细均匀,排列规则,没有细胞成份存在。(2)进行移植术后,观察6周,两组皮片创面基本愈合,两组创面收缩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区收缩程度低,组织学检查可见成纤维细胞和血管长入,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结构排列规则;对照组创面收缩明显,组织学检查见成纤维细胞和血管无规则生长,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结构排列紊乱。两组大鼠创面COX-2、VEG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种羊ADM在彻底脱除了基质中有免疫原性的细胞成分的同时,又保留了组织的基本结构,成为极低抗原性的真皮支架,是一种良好的真皮替代物;异种羊ADM与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后外观和功能优于自体微粒皮移植;COX-2,VEGF可能参与了创面的修复。
- 周彪王凌峰张军巴特张志坚徐洋贾军乐智俐侯智慧谷明娟
- 关键词:羊皮脱细胞真皮基质环氧化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