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俊
- 作品数:42 被引量:125H指数:6
- 供职机构: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30例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方法 2008年5月~2015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CVST患者30例,男12例,女18例(男女为1∶1.5);年龄17~66岁,平均(39.5±4.6)岁,其中2...
- 刘想林徐平文俊
- 关键词:静脉窦血栓形成
- 常德市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开展现状及其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了解常德市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开展现状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提取常德市多中心脑卒中登记数据库5338例患者中行微创血肿引流术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98例(观察组),抽取同期行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53例(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神经功能康复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而血肿增大致死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d0.05)。观察组治疗后14d、28d的NHI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d0.05)。【结论】微创血肿引流术能有效的减少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有助于其神经功能的后期康复。
- 徐平郭桂香高云春李炎灯文俊苏化庆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外科学血肿
- 提高急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造影阳性率方法探讨
- 目的提高急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造影阳性率。方法对180例急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取多体位摄影、3D成像,适当改变造影剂剂量方法行全脑血管造影。结果多体位摄影、3D成像、适当改变造影荆剂量能提高急性自发性蛛网膜...
- 文俊朱世津徐平郭桂香苏化庆
- 文献传递
-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6
- 2013年
-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1年12月常德市多中心卒中登记的5338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出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224例,对其中行早期康复治疗(康复组)的108例PSD患者与同期未行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的PSD患者进行对比。结果中年组与老年组PSD发病率(分别为49.7%和58.3%)明显高于青年组(14.3%)(P<0.05)。康复组与对照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差异明显(P<0.05)。结论 PSD的发病率可能与年龄有关;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PSD患者的预后。
- 徐平肖波郭桂香高云春文俊李炎灯苏化庆
-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症早期康复
- 纤溶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研究纤溶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实验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安慰剂,治疗组加用纤溶酶。采用TCD评估脑血管储备功能,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对照组比较,大脑中动脉MFV、CVR、BHI均有增加,在PI、NIHSS方面比较,均有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较治疗后大脑中动脉MFV、CVR、BHI均增加,PI、NIHSS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与治疗组在NIHSS评分方面,大脑中动脉MFV、PI、CVR、BHI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溶酶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并改善神经功能。
- 徐平郭桂香高云春苏化庆文俊朱世津李炎灯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纤溶酶脑血管储备功能
- 常德市复发性脑梗死影响因素分析
- 目的通过对复发性脑梗死与初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RCI患者的复发影响因素。方法提取常德市多中心脑卒中登记数据库中RCI患者128例为RCI组,同时提取同期FCI患者196例为FCI组,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
- 苏化庆徐平向绪林郭桂香高云春李炎灯文俊
- 老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误诊原因分析(附32例报告)
- 2007年
- 文俊赵喜庆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老年人
- TCD与脑卒中预后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血管功能状态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分析2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首次发病72h内的TCD检查结果,分为正常组、前循环狭窄组、后循环狭窄组、前后循环均狭窄组,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分析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各组间的差异。结果正常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最少,预后较好;其次为前循环狭窄组、后循环狭窄组;前后循环均狭窄组神经功能缺损最严重,预后最差。结论 TCD可对颅内血管的功能状态有初步的了解,便于做到个体化治疗,改善预后。
- 徐平肖波向绪林郭桂香高云春文俊李炎灯苏化庆
- 关键词:脑梗死TCD预后
- 常德市人群脑卒中发病类型的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18
- 2013年
- 目的分析常德市人群脑卒中发病类型的分布特征,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常德市多中心卒中登记研究项目自2011年1月至12月登记的符合标准的脑卒中患者5338例中首次发病的35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组患者按年龄段分为7组f18-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以上),对各年龄段组性别比例、发病率,各年龄段脑梗死TOAST分型分布特征、缺血性脑卒中责任血管分布特征和出血性脑卒中类型分布特征等进行研究分析。结果3594例患者中出血性脑卒中864例(24.0%1.缺血性脑卒中2730例(76.0%)。(1)各年龄段组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性别比例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组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率基本一致.发病高峰皆为60岁及以上。(2、大血管源性和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率较其他分型明显高。40~80岁为大血管源性和腔隙性脑梗死发病的高峰年龄段,心源性、其他病因、不明病因脑梗死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3)各年龄段缺血性脑卒中责任血管基本上以颈动脉系统为主。(4)各年龄段基本上都是以基底核区出血为主要的出血类型。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集中于30~60岁年龄段,而脑出血则集中在40~80岁年龄段。结论常德市区域人群的缺血性脑卒巾与出血性脑卒中类型分布上与国内外已有研究基本一致.但单一脑卒中危险因素可能不完全相同。
- 徐平郭桂香高云春文俊李炎灯苏化庆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流行病学
- 常德市不同种族人群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的传统危险因素在汉族与土家族人群之间的差异。方法通过多中心研究方法,我们共登记了来自常德市17家医院的533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我们应用T检验和X~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比较了汉族与土家族人群间缺血性卒...
- 徐平郭桂香高云春李炎灯文俊苏化庆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