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佩佩

作品数:10 被引量:198H指数:5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定理临床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单胞菌
  • 2篇药敏
  • 2篇药敏试验
  • 2篇孕妇
  • 2篇孕妇妊娠
  • 2篇孕妇妊娠晚期
  • 2篇纸片扩散法
  • 2篇妊娠
  • 2篇妊娠晚期
  • 2篇嗜麦芽窄食单...
  • 2篇输血
  • 2篇体外
  • 2篇体外药敏
  • 2篇体外药敏试验
  • 2篇琼脂稀释法
  • 2篇自体
  • 2篇晚期
  • 2篇稀释法
  • 2篇细菌感染
  • 2篇扩散法

机构

  • 7篇温州市第二人...
  • 5篇温州医学院附...
  • 4篇温州医学院
  • 4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10篇戴佩佩
  • 5篇裘晓乐
  • 4篇周铁丽
  • 2篇林甲进
  • 1篇刘欢乐
  • 1篇卢雅敏
  • 1篇谢耀胜
  • 1篇李超
  • 1篇罗新华
  • 1篇徐克
  • 1篇郑佳音
  • 1篇金志刚
  • 1篇朱碎永
  • 1篇曹建明
  • 1篇林小玲
  • 1篇侯佳惠

传媒

  • 2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检验医学教育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境中军团菌分离情况调查被引量:6
2006年
郑佳音周铁丽林小玲曹建明戴佩佩
关键词:军团菌污染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体外药敏试验方法评价及耐药性分析
2005年
目的:评价纸片扩散法和仪器法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的可靠性,并分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VITEK-AMS和纸片扩散法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纸片法和琼脂稀释法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药敏结果有差异,对其余抗生素无显著性差异;VITEK-AMS和琼脂稀释法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阿莫西林/棒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抱他啶、复方新诺明的药敏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对其余抗生素无显著性差异;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除对左旋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唑有较高的敏感性外,对其余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菌较高。结论:纸片法不宜用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检测;VITEK-AMS不宜用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阿莫西林/棒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的敏感性检测;左旋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可做为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感染的有效药物。
戴佩佩周铁丽
关键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纸片扩散法琼脂稀释法体外药敏试验耐药性分析
应用微柱凝胶技术筛查新生儿ABO溶血病及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HDN)筛查中的应用以及结果分析。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技术对633例疑似HDN患儿进行检测,用经典抗球蛋白法做对照。结果:633例筛查实验微柱凝胶技术阳性率为30.5%,28%为ABO-HDN,2.5%为RH-HDN,其中直接抗球蛋白实验阳性率为6.8%,患儿红细胞抗体放散实验阳性率为30.5%(抗A抗体阳性89例,抗B抗体阳性45例,抗AB抗体阳性43例,抗D抗体阳性10例,抗E抗体阳性6例),血清游离抗体鉴定阳性率为13%,而经典抗球蛋白法的直接抗球蛋白实验阳性率为3%,患儿红细胞抗体放散实验阳性率为仅为24.7%。结论:在温州地区的HDN以ABO-HDN最为常见,抗体分布特征为抗A抗体>抗B抗体>抗AB抗体>抗D抗体>抗E抗体。新生儿溶血微柱凝胶技术能快速准确检测出HDN,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并能够检出经典抗球蛋白法所不能检出的阴性标本,是直观可靠的方法。
裘晓乐戴佩佩朱碎永
关键词:微柱凝胶技术新生儿溶血病
三种检测方法对活动性结核病的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比较荧光定量PCR、抗酸染色和结核抗体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及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1例肺结核病患者和102例非结核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痰标本应用荧光定量PCR法和涂片抗酸染色法检测,支气管灌洗液标本抗酸染色法检测,并分离患者外周血血清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对3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荧光定量PCR法、支气管灌洗液涂片抗酸染色、痰涂片抗酸染色、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6.7%、47.3%、33.0%、93.4%,特异性分别为98.0%、97.1%、97.1%、92.2%。结论:荧光定量PCR和结核抗体检测对于涂片抗酸染色阴性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戴佩佩裘晓乐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结核病抗酸染色结核抗体荧光定量PCR
RH阴性孕妇妊娠晚期预存自体输血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贮存式自体输血在Rh阴性孕妇中的效果情况。方法选择Rh阴性孕妇42例进行贮存式自体输血,比较贮存式自体输血组孕妇采血前后及分娩前后3dRBC、Hb、Hct、PLT数量差异,并观察妊娠结局及母婴预后。结果42例妊娠晚期Rh阴性孕妇采血前后及分娩前后3天血常规主要指标RBC、Hb、Hct、PLT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产(术)后母婴情况良好,新生儿结局无不良反应,Apgar评分为9—10分;自体血液回输时无任何输血不良反应,也未输异体血。结论妊娠晚期贮存式自体输血对Rh阴性孕妇的血液主要指标RBC、Hb、Hct、PLT数量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且母婴预后良好,认为是可行且有效的。
裘晓乐戴佩佩林甲进
关键词:妊娠末期输血自体
降钙素原与CRP联合检测在危重患者细菌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改变在危重细菌感染患者疗效及判断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60例细菌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及动态...
戴佩佩
文献传递
Rh(D)阴性孕妇妊娠晚期预存自体输血效果观察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观察贮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孕妇中的效果。方法选择Rh(D)阴性孕妇42名进行贮存式自体输血,比较贮存式自体输血组孕妇采血前后及分娩前后3 d RBC、Hb、Hct、Plt数量,并观察妊娠结局及母婴预后。结果 42名妊娠晚期Rh(D)阴性孕妇采血前后及分娩前后3 d血常规主要指标RBC、Hb、Hct、Plt比较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产(术)后母婴情况良好,新生儿结局无不良反应,Apgar评分为9~10分;自体血液回输时无任何输血不良反应,也未输异体血。结论妊娠晚期贮存式自体输血对Rh(D)阴性孕妇的血液主要指标RBC、Hb、Hct、Plt数量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且母婴预后良好,认为是可行且有效的。
裘晓乐戴佩佩林甲进
关键词:妊娠晚期贮存式自体输血RH(D)阴性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体外药敏试验方法评价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评价纸片扩散法和仪器法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敏试验的可靠性,分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琼脂稀释法、VITEK-AMS和纸片扩散法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纸片法与琼脂稀释法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药敏结果差异有显著性;VITEK-AMS和琼脂稀释法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复方磺胺甲王月唑的药敏结果差异有显著性;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王月唑的敏感性较高。结论纸片法和VITEK-AMS用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药物敏感性检测存在缺陷;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可选用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王月唑。
周铁丽戴佩佩谢耀胜刘欢乐李超
关键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纸片扩散法琼脂稀释法VITEK-AMS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中的应用被引量:153
2010年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改变在细菌感染患者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ICU)的60例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CRP的含量及动态变化进行检测,同时将60例细菌感染患者分为重症感染组和局部感染组,并与病毒感染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重症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浓度中位数分别为15.0μg/L和90.0 mg/L;局部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中位数分别为1.8μg/L和55.3 mg/L;重症感染组和局部感染组血清PCT、CRP浓度均明显升高,与病毒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后,细菌感染组患者PCT、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症感染组与局部感染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以PCT>0.5μg/L为界,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为96.7%(58/60),特异性为85.3%(29/34);以CRP>8 mg/L为界,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为96.7%(58/60),特异性为73.5%(25/34)。结论血清PCT、CRP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中有一定价值,动态监测PCT水平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协助临床判断病情的转归和恶化。
戴佩佩裘晓乐徐克
关键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细菌感染
质粒介导喹诺酮类qnr基因在肠杆菌科细菌中的流行及耐药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 了解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qnr基因在临床分离的三种常见肠杆菌科细菌中的分布,研究qnr阳性株的质粒特性和流行播散情况.方法 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检测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琼脂稀释法检测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MIC);PCR扩增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 (qnrA、qnrB、qnrC、qnrD、qnrS),阳性产物进行DNA测序比对以确定基因型;.对qnr基因阳性菌株进行接合转移试验,探讨qnr基因的可转移性;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分析同源性及流行播散情况.结果 301株大肠埃希菌中共检出qnr阳性菌株14株,其中2株同时携带两种基因,qnrA、qnrB、qnrS基因分别检出5、2、9株;145株肺炎克雷伯菌中共检出qnr阳性菌株17株,其中1株同时携带两种基因,qnrA、qnrB、qnrS基因分别检出1、11、6株;173株阴沟肠杆菌中共检出qnr阳性菌株57株,其中3株同时携带两种基因,qnrA、qnrB、qnrS基因分别检出14、36、10株;所有菌株中均未检出qnrC和qnrD基因;接合转移试验结果显示,14株qnr基因阳性的大肠埃希菌、17株qnr阳性肺炎克雷伯菌和57株qnr阳性阴沟肠杆菌中分别有4、3和26株体外接合成功,qnrB阳性阴沟肠杆菌中少数菌株存在同源性,大多呈散发流行趋势.结论 临床肠杆科细菌中存在qnr阳性菌株的流行,总体以qnrB为主;qnr基因在喹诺酮类耐药和敏感菌株中均存在,喹诺酮类药物敏感菌株中qnr基因的检出值得关注;qnr基因可通过其所在质粒进行水平转移;携带qnrB基因的阴沟肠杆菌大多无同源性,呈散发流行趋势.
金志刚戴佩佩侯佳惠卢雅敏罗新华周铁丽
关键词:肠杆菌科喹诺酮类QNRPFGE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