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霖
- 作品数:168 被引量:547H指数:12
-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十堰市科技攻关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乳腺错构瘤钼靶X线特征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乳腺错构瘤的临床表现及钼靶X线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错构瘤患者的临床及钼靶X线资料。结果:32例患者右乳病变20例,左乳12例;表现为无痛性乳腺肿块23例,无症状9例;钼靶X线片表现混合型21例,致密型7例,脂肪型4例,以混合型最具特征。结论: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错构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杨守俊吴德红徐霖
- 关键词:乳腺错构瘤放射摄影术
- 后纵隔巨大去分化脂肪肉瘤1例
- 2024年
- 发生于纵隔的脂肪肉瘤十分罕见,在纵隔肿瘤中占比约0.13%~0.75%[1],在全身脂肪肉瘤中占比约2.7%,文献中多为个案报道[2-3]。去分化型脂肪肉瘤(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s,DDL),属于脂肪肉瘤的一种病理亚型,在后纵隔发生且体积巨大的情况尤为罕见。现回顾性分析一例发生于后纵隔的巨大去分化型脂肪肉瘤的CT表现,以增进对该疾病的认识。病例资料:患者男,63岁,因“右侧胸闷、胸痛伴呼吸困难1天”于我院就诊。患者自诉近1月出现活动后气促不适,伴有间断咳嗽、咳痰,1天前出现右侧胸闷、胸痛伴呼吸困难,病后未行特殊诊治。体格检查:右肺及部分左肺叩诊浊音并右肺呼吸音减弱。CT表现:双侧胸腔后下纵隔示巨大混杂密度肿块,大小约24×15×24cm,病灶整体以脂肪组织为主,其内可见非脂肪混杂密度类圆形结节及分叶状团块,并多发条絮状分隔,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内软组织成分轻度强化,静脉期中度强化;食管中下段被病灶包绕、略受压,心脏大血管略受压上移,双肺下叶受压、不张,膈肌明显受压下移(图1)。CT诊断结果考虑为:双侧胸腔后下纵隔巨大脂肪肉瘤。
- 曹鲁强姜静玉梅莞翠徐霖
- 关键词:后纵隔去分化脂肪肉瘤体层摄影
- 孤立型脾脏单发淋巴管瘤CT影像特点与病理对照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孤立型脾脏单发淋巴管瘤的CT影像特点与病理类型间的关系,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搜集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孤立型脾脏单发淋巴管瘤1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CT影像及病理资料,CT平扫10例,增强扫描9例。结果本组10例中,男4例,女6例,年龄32-79岁,平均53.4岁,其中8例无任何临床症状,由B超体检发现,仅2例有与脾脏增大相关的轻微临床症状。10例均为单发,共10个病灶,直径3.2-6.6 cm,CT平扫所有病灶均为囊性低密度灶,境界清楚8例,不清楚2例,其中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密度不均、内见粗细不均分隔的病灶有6例,增强后病灶囊壁较薄,囊壁及分隔轻-中度强化,囊内容物除分隔外均无强化,病理均诊断为海绵状淋巴管瘤,另外4例形态规则呈类圆形、密度均匀、内无分隔的病灶,增强后病灶囊壁较薄,囊壁轻-中度强化,囊内容物密度均匀、均无强化,病理均诊断为囊状淋巴管瘤。10例中误诊为脾脏囊肿1例。结论孤立型脾脏单发淋巴管瘤少见,成年人发病率明显高于儿童,患者临床上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病程较长,进展缓慢,其CT影像特点与病理类型有关,海绵状淋巴管瘤CT平扫病灶形态多不规则,呈分叶状,密度不均,内见粗细不均的分隔,增强后囊壁及分隔轻-中度强化,囊内容物除分隔外无强化;囊状淋巴管瘤CT平扫病灶形态较规则,呈类圆形,密度均匀,内无分隔,增强后病灶囊壁较薄,囊壁轻-中度强化,囊内容物无强化、密度均匀。
- 母华国李丹桑玲王忠平陈平友陈伦刚魏万清刘超徐霖
- 关键词:脾脏淋巴管瘤
- 肋骨血管瘤并囊变一例被引量:2
- 2001年
- 陈文徐霖
- 关键词:并发症囊变X线诊断CT病例报告
- 经皮穿刺臭氧盘内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 目的:评价经皮穿刺臭氧盘内注射治疗的疗效。方法:3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在DSA透视监视下将21G酒精穿刺针侧向穿刺进入病变椎间盘中、前、后部并注入浓度为50ug/ml的臭氧气体约6~10 ml。结果:34例患者术后3...
- 王俊华张吉中李海峰王刚徐霖
-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盘内注射微创治疗
- 文献传递
- 3D DSA与常规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 目的探讨3D DSA在颅内动脉瘤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常规DSA相比的优势。材料与方法 2005年6月至2009年4月,白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78例,男65例,女1 12例,年龄26—70岁,平均46岁。使用GE ...
- 周选民徐霖李小力
- 文献传递
- Ⅰ型Madelung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CT、MRI影像特点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Ⅰ型Madelung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CT、MRI影像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经临床证实的Ⅰ型Madelung综合征1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CT、MRI影像表现,CT平扫5例,MRI平扫10例。结果15例中女性6例,男性9例。男性均有酗酒史,伴酒精性肝硬化,女性有代谢障碍性疾病,其中糖尿病2例,高血压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例,高尿酸血症1例。临床上均表现为颈部对称性增粗,女性主要位于双侧后项部,男性主要位于双侧颈部、项部、肩背部及上胸部。CT均显示皮下及肌间隙内均一脂肪密度,呈弥漫性、对称性分布,边界不清,无包膜,无肿块,无钙化,内可见索条状纤维分隔,邻近肌肉受压、移位、萎缩、变细。MRI显示病变区均表现为短T1长T2信号,压脂序列均呈低信号。结论Ⅰ型Madelung综合征为男性发病,女性发病罕见,脂肪组织的异常沉积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患者病变范围比较局限,主要累及后颈部,而男性患者范围广泛,主要累及颈部、项部、肩背部及上胸部。
- 母华国桑玲李丹魏万清杨涛陈学强陈伦刚徐霖
- 关键词:脂肪瘤样病磁共振成像
- 介入放射学在地市级医院中的作用与发展
- 2000年
- 目的 :分析地市级医院开展介入放射学面临的问题及现状 ,探讨进一步开拓业务领域的措施。方法 :回顾我科介入放射的发展过程 ,分析在开展工作中所遇问题及其解决处理方法。结果 :自 90年始 ,我们已开展了 2 0 0 0余例介入手术 ,检查及治疗范围已涉及多数业务科室的多种疾病 ,介入放射已成为医院大力推广的一种业务。结论 :介入放射在提升医院整体治疗水平、推动放射业务发展和促进放射科由医疗辅助科室向临床科室转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医院介入放射学的全面发展 ,有赖于介入放射专业人员的素质提高、医院领导的重视、介入放射知识在广大医务工作者中的普及及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
- 徐霖陈平有付秋明熊周林夏进东
- 关键词:介入放射学医院管理
- 侵犯多个足关节骨骼的腱鞘巨细胞瘤一例
- 2004年
- 母华国徐霖桑玲傅秋明
- 关键词:足内翻腱鞘巨细胞瘤骨骼包块外踝
- MSCT对腹膜后寄生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腹膜后寄生胎MSCT轴位图像及后处理图像的表现,进一步提高对该病检查方法的认识。方法:2例临床可疑诊为腹膜后寄生胎患儿先行MSCT平扫,再将原始薄层图像传至AW4.2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观察轴位、MPR、VR、MIP影像学特征。结果:2例轴位图像示中上腹见一混杂密度影,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楚,其内见液体、脂肪、骨骼和软组织密度影,后处理图像示脊柱、骨盆及部分四肢影像。结论:MSCT后处理技术对腹膜后寄生胎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特别是VR可以直接提供寄生胎的影像学特征性表现。
- 付传明吴德红龚晓虹许鉴陈伦刚徐霖熊寅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寄生胎腹膜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