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琳

作品数:23 被引量:103H指数:6
供职机构:香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中老年
  • 15篇中老年人
  • 6篇动脉
  • 4篇颈动脉
  • 4篇老年
  • 3篇血压
  • 2篇代谢
  • 2篇动脉硬化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队列
  • 2篇队列研究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心包
  • 2篇心包积液
  • 2篇心室
  • 2篇血尿酸
  • 2篇尿酸
  • 2篇主动脉
  • 2篇主动脉弓

机构

  • 20篇香港大学
  • 13篇广州市第十二...
  • 12篇伯明翰大学
  • 4篇广州医学院
  • 4篇广州医科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3篇徐琳
  • 18篇江朝强
  • 17篇靳雅丽
  • 17篇林大庆
  • 14篇刘斌
  • 12篇郑家强
  • 7篇林洁明
  • 7篇朱彤
  • 4篇岳晓军
  • 3篇郭黎红
  • 3篇徐琳
  • 2篇肖正华
  • 2篇许少君
  • 2篇郑海清
  • 2篇饶穗丽
  • 1篇苏凤璋
  • 1篇巴怡平
  • 1篇陈定宇
  • 1篇鲍蓓
  • 1篇吴瑜霞

传媒

  • 7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中华高血压杂...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海外英语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男性吸烟状况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剂量-反应关系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 探讨男性中老年人吸烟状况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从〈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心血管疾病亚队列〉中随机抽取959名≥50岁相对健康的男性中老年人的个人资料与病史、体格检查(包括检测空腹血糖、血脂和血压)及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颈总动脉中-内膜厚度(IMT)及斑块形成.结果 (1)不吸烟者占39.1%、已戒烟者为25.7%和现在吸烟者为35.2%.受检者的平均颈动脉中-内膜厚度为0.78(95%CI:0.77~0.79)mm.其中18.4%受检者单侧或双侧颈动脉中-内膜厚度≥1.0 mm,34.1%的受检者检出颈动脉斑块.(2)在调整年龄、教育、体力活动、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BP和DBP等混杂因素后,现在吸烟者较从不吸烟者,颈动脉内膜增厚和斑块形成的危险明显增加(OR=1.82,95%CI:1.30~2.55和OR=1.95,95%CI:1.38~2.75,P值均<0.001);颈动脉IMT和斑块形成的危险随每日吸烟量(支/日)、吸烟时间(年)和吸烟总量(包·年)的增加而明显增加(趋势检验P值均≤0.01).结论 广州市中老年男性人群中吸烟显著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且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江朝强徐琳林洁明林大庆张维森刘斌靳雅丽郑家强Thomas G.Neil
关键词:吸烟颈动脉粥样硬化剂量-反应关系中老年人
广州生物库队列人群中老年人血尿酸与血脂各组分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以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第一阶段50岁以上的男性3061名、女性7338名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老年人血尿酸(UA)水平与血脂各组分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在男性(UA> 420 μmol/L)为32.5% (996/3061),女性(UA> 360 μmol/L)为31.5%(2310/7338).高尿酸血症者无论男女,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其TC、TG和LDL-C水平均较血尿酸正常者升高(均P<0.01).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腹围、体重指数、舒张压、收缩压等潜在混杂因素并按4分位法分组,UA水平仍与TC、TG和LDL-C水平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UA水平与TC、TG和LDL-C水平显著正相关,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1).提示,UA水平的升高与TC、TG、LDL-C的升高及HDL-C的降低相关,临床控制高尿酸血症可能对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益.
巴怡平靳雅丽徐琳江朝强刘斌张维森郑家强林大庆
关键词:尿酸血脂
乙醇代谢酶基因多态性、饮酒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广州生物库队列
背景与目的 酒精在体内首先由肝脏内的乙醇代谢酶分解为乙醛,乙醛进而被分解为乙酸,最终代谢为水和二氧化碳。人体中乙醇代谢酶基因ADH2存在多态性,若ADH2为AA/AG型,则乙醇可迅速转化为乙醛,若为GG型,则出现代谢障碍...
张维森江朝强林大庆Schooling CM刘斌徐琳靳雅丽朱彤郑家强
医学英文期刊论文写作技巧
2022年
写好一篇科学论文,就是要用最简洁的语言准确表达文章的科学价值。针对常见的医学研究生的英文论文写作问题,从论文写作的三大原则、摘要的撰写及词汇的运用三个方面阐述医学英文期刊论文写作的要点。同时,也针对部分典型错误案例进行剖析,如论文语句不够简洁专业、比喻运用不当、英美格式混用和冒犯性词汇使用等细节,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操作性较强。通过对医学英文期刊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的讨论及归纳,以期给医学领域的研究者、编校人员及广大师生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王娇孙策黄映月周柏靖田文博王莹徐琳
中老年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广州生物库心血管疾病亚队列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探讨相对健康的中老年人血中糖化血红蛋白(HbAlc)含量对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 从广州生物库队列中单纯随机抽样收集1863名年龄≥50岁的广州市居民的个人资料,问卷调查其病史、体格检查及测定血清空腹血糖、血脂、HbA1c的含量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在调整相关混染因素后,应用协方差分析进行连续变量分析.结果 (1)在调整年龄、性别和空腹血糖等因素后,平均颈总动脉IMT随HbA1c含量升高呈明显增加趋势(P=0.005).线性回归模型显示,在调整年龄、性别、吸烟状态、腰围、收缩压和舒张压、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空腹血糖等潜在危险因素后,结果仍然显示HbA1c水平与平均颈总动脉IMT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回归系数为0.014,P=0.03);(2)经过调整多种潜在混杂因素后,与HbA1c理想组(HbA1c<6.5%)比较,良好组(HbA1c为6.5%~7.5%)和差组(HbA1c>7.5%)发生颈动脉硬化的比值比(95%置信区间)分别为1.62(1.10,2.38)和1.76(0.86,3.63),趋势检验(P=0.01).结论 相对健康的中老年人HbA1c含量升高是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提示降低HbA1c水平对阻止或延缓颈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林洁明林大庆江朝强徐琳刘斌岳晓军靳雅丽ThomasGN
关键词:颈动脉疾病
中老年人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广州生物库心血管疾病亚队列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广州市相对健康的中老年人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方法收集390名年龄≥50岁,无脑卒中、心肌梗死、肺心病及恶性肿瘤等重大慢性疾病史的中老年人进行横断面研究,收集其个人资料及病史、体格检查并测定血清空腹血糖、血脂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左心舒张功能指标测定,包括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及E/A,E峰减速时间(DT)和等容舒张时间(IVRT)。结果①A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E/A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低(均P<0.05)。②调整了年龄和性别之后,随着腰围的增大,A峰和IVRT随之升高,而E/A则随之降低;同时也发现A峰随三酰甘油和空腹血糖水平升高而升高(均P<0.05)。③用三分位数分组,对310名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者的血压水平,调整了年龄和性别,结果显示A峰随收缩压和脉压差升高而增高(P<0.05),而E/A则随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升高而降低(P<0.05)。④理想血压组、正常血压高值组和高血压组的A峰水平呈逐步升高(P<0.05),而E/A则呈逐步下降的趋势(P<0.05)。结论血压升高是左心室舒张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即使血压在正常水平范围内,左心舒张功能仍随血压的升高而减低。
郭黎红Thomas GN江朝强靳雅丽徐琳林洁明岳晓军刘斌张维森朱彤郑家强林大庆
关键词:中老年人左心室舒张功能
中老年人血尿酸与空腹血糖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FPG与血尿酸(SUA)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广州生物库中老年队列第一期基线资料收集时10413名年龄≥50岁的广州市居民,按照不同FPG水平分组,分析FPG与SUA及高尿酸血症(HUA)的相关性。结果女性SUA水平及HUA检出率随FPG水平升高而增加,各FPG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趋势检验P<0.05)。男性SUA水平及HUA检出率在糖尿病(DM)组、IFG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于FPG正常组(P<0.05)。按不同FPG水平分组与HUA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在调整年龄、吸烟、饮酒、体力活动以及BMI、TG、SCr、高血压等相关因素后,女性患HUA的风险随FPG水平升高而明显增加(趋势检验P<0.01),当出现IFG时(FPG 6.1~6.9 mmol/L),女性患HUA的风险增加40%(95%CI:1.19~1.64),受检者诊断为DM与非DM者相比,女性患HUA的风险增加44%(95%CI:1.15~1.79),而男性患HUA的风险则与FPG水平的升高无明显相关(趋势检验P>0.05)。结论中老年女性SUA水平及HUA检出率随FPG水平升高而增加;FPG水平的升高使女性HUA患病风险增加,而男性则未见此现象。
余永杰江朝强靳雅丽徐琳刘斌张维森郑家强林大庆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空腹血糖血尿酸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自评健康与轻度认知障碍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自评健康(SRH)与轻度认知障碍(MCI)的相关性,为早期发现老年痴呆高危人群,防控老年痴呆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GBCS)平台,选取27 888名50岁以上广州中老年人的基线资料,采用协方差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RH与10个单词延迟记忆测试(DWRT)和MCI的相关性。MCI定义为DWRT小于4分。结果基于与同龄人比的SRH,自评良好组DWRT得分为5.56(95%CI:5.49~5.64)分,显著高于自评一般组[5.38(95%CI:5.31~5.45)分]和较差组[5.30(95%CI:5.21~5.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30、7.10,P〈0.01)。与自评良好组比,自评一般组和较差组患MCI的风险分别增加24%(95%CI:13%~35%)和45%(95%CI:2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34.68,P〈0.01)。基于自身总体感觉的SRH,自评好者DWRT得分[5.44(95%CI:5.37~5.51)分]显著高于自评差者[5.36(95%CI:5.29~5.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0,P〈0.01)。自评差者患MCI风险相对自评好者增加23%(95%CI:1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20.96,P〈0.01)。选相对健康者做敏感性分析或按性别分层分析,结果与上述一致。结论自评健康差与MCI有关,对自评健康差者进行认知障碍测试和合理干预可能有助于防控老年痴呆。
许少君江朝强张维森郑家强徐琳刘斌靳雅丽朱彤林大庆
关键词:轻度认知障碍中老年人
健康中老年人血压与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研究相对健康中老年人血压与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相关性。方法用单纯随机法收集1914名年龄≥50岁、自报未患有脑卒中、心肌梗死、肺心病及恶性肿瘤等重大慢性疾病的相对健康中老年进行横断面研究,采集个人资料,测定血压,血清空腹血糖和血脂及应用脉搏波速度自动测量系统测定baPWV,并根据baPWV结果将受检者分为两组进行分析,baPWV<1400 cm/s组(n=679)和baPWV≥1400 cm/s组(n=1235)。结果①baPWV≥1400 cm/s组中高血压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baPWV<1400 cm/s组(50.8%比12.3%,P<0.01);②血压水平三分位数分组后,各组baPWV对比结果显示,在调整年龄和性别因素后,平均baPWV水平随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水平升高明显升高(均P<0.01);③经调整多种潜在混杂因素后,相对于血压理想组,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组baPWV(≥1400 cm/s)的比值比分别为3.6,95%CI(2.8~4.7)和10.0,95%CI(7.5~13.4)(P<0.01),并且随着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逐渐升高,baPWV的比值比也逐渐加大(P<0.01);④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的标准化β值最高,表明收缩压与baPWV的关系最明显。结论血压的增高与脉搏波传导速度加快密切相关,降低中老年人的血压(尤其是收缩压),使血压保持在理想血压范围内,对减缓动脉硬化的发展进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岳晓军江朝强林大庆徐琳刘斌林洁明靳雅丽郑家强Thornas GN
关键词:脉搏波传导速度血压中老年人
广州市中老年人体脂率与常规肥胖指标相关性及其对应值的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探讨广州市中老年人体脂率(BFP)与BMI、腰围(WC)和腰臀比(WHR)等常规肥胖指标的相关性,并推算BFP相应切点值。方法 基于“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GBCS)平台,选择3 490名50岁及以上相对健康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用于曲线拟合分析,确定BFP与BMI、WC和WHR间的相关方程,然后再引入性别、年龄、体力运动、吸烟、饮酒等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方程,进而推算反映肥胖程度的BMI、WC、WHR各切点值对应的BFP切点值,然后与另一组进行验证。结果 BFP随BMI、WC和WHR的增加而增加,与WC、WHR相比,BMI能更好预测BFP,其回归方程为BFP=(-23.47-8.87×性别)+2.94×(BMI)-0.024×(BMI)2,决定系数R2=0.805。根据回归方程,超重(24 kg/m2≤BMI 〈 28 kg/m2)对应的BFP分别男性为24.3%≤BFP 〈 31.1%,女性为33.2%≤BFP 〈 40.0%。与WC、WHR对应的BFP判定肥胖的一致性相比,BMI所对应的BFP判定肥胖的一致性较好,其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男性为0.909,女性为0.91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男性为70.3%、85.5%;女性为75.2%、93.0%。结论 BFP与BMI的相关性较好。广州市中老年人BFP对应于超重/肥胖(BMI≥24 kg/m2)的切点值男性为24.0%,女性为33.0%。
胡强江朝强张维森郑家强徐琳靳雅丽饶穗丽郑海清林大庆
关键词:肥胖体质指数体脂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