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燕琴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84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1篇地塞米松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食管
  • 1篇食管胃底
  • 1篇食管胃底静脉
  • 1篇食管胃底静脉...
  • 1篇食管胃底静脉...
  • 1篇食管胃底静脉...
  • 1篇鼠外周血
  • 1篇曲张
  • 1篇黏膜
  • 1篇外周
  • 1篇外周血
  • 1篇胃底
  • 1篇胃底静脉曲张
  • 1篇胃底静脉曲张...
  • 1篇胃底静脉曲张...

机构

  • 3篇解放军第18...

作者

  • 3篇徐燕琴
  • 3篇李志晋
  • 2篇童春华
  • 2篇詹丽英
  • 1篇马春曦
  • 1篇叶晶珠
  • 1篇胡俊
  • 1篇郑闽
  • 1篇马曦

传媒

  • 1篇河南中医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抗生素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肝硬化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很高,如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感染率则更高,发生率达25%.现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肝硬化患者与感染的发生关系,及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作如下综述.1门脉高压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关于肝硬化时门脉高压的形成和持续,主要有“后向血流”和“前向血流”两种学说.前者认为门脉高压的形成与门静脉血流受阻有关。
徐燕琴李志晋童春华马曦
关键词:肝硬化门脉高压一氧化氮LPS抗生素
T细胞斑点试验在临床鉴别克罗恩病与肠结核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价T 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鉴别克罗恩病与肠结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确诊的54例克罗恩病和56例肠结核病例,记录患者的临床、内镜、病理表现及T-spot.TB检测结果.结果:两组患者腹痛、发热、腹部包块、消瘦发生率在两组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D 组内镜下纵形溃疡和鹅卵石外观的发生率明显高于ITB组(P〈0.05),ITB组内镜下环形溃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D 组,是ITB的特征性表现(P〈0.05);T-spot.TB在ITB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D 组(P〈0.001),CD 的阴性预测值(87.5%)高于肠结核的阴性预测值(12.5%).结论:T-spot.TB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CD 和ITB.
徐燕琴李志晋詹丽英童春华叶晶珠
关键词:T淋巴细胞免疫酶技术克罗恩病肠结核
地塞米松对溃疡性结肠炎鼠外周血及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及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LPL)凋亡状态,并探讨地塞米松(Dex)对其的影响。方法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3组,各15只,模型组及实验组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灌肠制作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动物模型,正常组以生理盐水灌肠作为对照,分离各组大鼠PBL及LPL,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培养72h,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率,实验组的PBL及LPL再经Dex作用后检测上述指标。结果模型组大鼠LPL在PHA刺激培养72h后凋亡率(5.89±0.65)%较正常组(17.14±1.95)%明显降低,PBL凋亡率(5.28±0.43)%较正常组(6.34±0.71)%两组间无明显差异,实验组PBL(10.85±1.04)%及LPL(15.89±0.65)%凋亡率较模型组增高。结论 UC鼠LPL凋亡减少,而PBL无明显凋亡异常,LPL凋亡减少可能同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有关,地塞米松通过促进LPL凋亡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李志晋詹丽英胡俊郑闽徐燕琴马春曦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地塞米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