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良
- 作品数:12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军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海陆区域统筹下的“新东部”构想
- 一、问题:中国的国土经济区划未纳入管辖海域 1、中国的三次经济区划都不包括管辖海域经济区划,也称国土规划。经济区划主要根据区域经济开发的基础理论,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不损害环境和生态效益的基础...
- 徐志良李立新
- 文献传递
- 略议中国海监精神的形成和定位
- 形成和定位中国海监精神,塑造良好的中国海监形象,是有效地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维护用海秩序,保护海洋环境,整合和凝聚中国海监队伍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海洋事业发展中实施品牌战略,创建国家一流队伍的重要步骤。什么是海监精神,应该...
- 徐志良
- 文献传递
- 民国海疆版图演变与南海断续国界线的形成被引量:24
- 2010年
- 南海诸岛,主要是指处于南海之上的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历史上这些群岛,分别以"涨海崎头"、"磁石"、"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为名归入中国版图。但是到了清末民初,外国列强屡屡犯边,其中,日本和法国曾相继占领和控制了南海诸岛部分岛礁达40年之久。本研究从新近陆续查核到的历史地图证实,中国的海疆界线经历了一个从清末全面收缩到民国末年的部分恢复的过程。并指出,我国南海断续国界线主张与同期美国提出的大陆架主张、南美国家提出的200海里领海权主张一样,都是主权国家主张海洋边界的模式,因而理应得到国际法的尊重。
- 徐志良
- 关键词:海疆版图证据链
- 中国历史地图上南海“九段线”的国界意义——兼论“九段线”内岛礁和海域的管辖权利被引量:5
- 2013年
- "九段线"全称为"南海九段断续国界线"或"南海断续国界线"。"九段线"内岛礁和海域的管辖权利问题,是南海问题的焦点,对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正当性影响甚大。本文从中外历史地图沿革入手,展开连接式的考证和研究,尝试分别解释中国坚持"九段线"的"国界"意义、"九段线"内岛礁和海域管辖权利以及海域管辖权的历史和现实,以期为中国坚持"九段线"内岛礁和海域的管辖权利提供新的佐证。
- 徐志良李立新潘虹周鑫
- 关键词:历史地图
- “新东部”构想:统筹中国区域发展的高端视野被引量:1
- 2008年
- 统筹区域发展是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之一,但是在国家宏观经济领域,海陆区域并没有实现统筹,这是一个缺陷。中国的管辖海域有近300万km2;中国管辖海域内有面积超过500m2的海岛7000多个,其中有台湾、香港、澳门、海南四个省级建制的海岛,每年创造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内地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内地海洋经济发展迅速,中国的台湾问题、海洋安全和海外利益问题,是新世纪最为关注的大问题,从经济区划的角度规划海洋并将不同政治体制的海岛也纳入国家的宏观经济区划视野,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 徐志良
- 关键词:海陆统筹经济区划
- 海洋疏浚泥轻质陶粒及其生产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疏浚泥轻质陶粒及其生产方法,该技术以废物资源——疏浚泥替代或部分替代耕地粘土,然后配备粘土、石灰、硫铁矿和重油生产轻质陶粒,本发明既实现了废物资源的开发与再利用,又保护了耕地。本发明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取...
- 张和庆谢健徐志良林鑫城石萍陈炜
- 文献传递
- 论珠江口河海联管机制建立的客观依据与对策
- 2008年
- 某一个特定的水域是河是海?在珠江口不单是一个自然属性的问题,而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行政管辖问题。本文作者在长期观察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分析方法,从地理生态功能的自然基础、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基础、行政权力确定的法理基础等几方面分析得出了形成河海联管机制的合理意义和客观趋势,分析了它们的特征,并就建立这一机制提出了初步的制度设计以及进入操作的政策建议。对全国沿海的河口地区管理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徐志良
- 我国海洋区域发展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徐志良方堃潘虹罗茜
- 关键词:海洋区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专属经济区海洋工作国际海底
- 海洋战略是构筑中国海外能源长远安全的优选国策——缓解“马六甲困局”及其他被引量:7
- 2006年
- 中国海外能源供应的安全问题成为当今中国重要的战略研究课题。海洋战略是构筑中国海外能源长远安全的优先国策。第一,海洋战略是一个海洋大国必须要选择的战略方向;第二,海洋战略集中反映的是海上力量,海上力量的机动性特点不仅可以解马六甲海峡之困局,也可以避免其他世界海洋通道对中国战略物资运输的阻挫;第三,海洋战略是一种复合型的发展战略,不仅海外石油天然气的运输要靠海上,已知的新能源大部分来自海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环保的清洁的能源也大部分会来自海上。
- 李立新徐志良
- 关键词:海洋战略能源安全石油国策
- 浅论中国海监精神的形成和定位
-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海监队伍里,展开了一些议论:有人认为,海监精神是一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因为在这支队伍里,有许多同志在艰苦恶劣的海洋环境下默默工作奉献了很多年,体现了不怕苦和累精神;在几次维护海洋权益的斗争...
- 徐志良
- 关键词:海洋权益海洋管理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