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凯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药卫生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再灌注
  • 1篇肾功能
  • 1篇肾功能不全
  • 1篇肾损
  • 1篇肾损伤
  • 1篇肾损伤后
  • 1篇肾小管
  • 1篇肾小管上皮
  • 1篇肾脏
  • 1篇肾脏病
  • 1篇能量消耗
  • 1篇缺血
  • 1篇缺血-再灌注
  • 1篇祖细胞
  • 1篇维生素D
  • 1篇细胞再生
  • 1篇小管

机构

  • 2篇解放军第四五...

作者

  • 2篇刘楠梅
  • 2篇王会玲
  • 2篇徐凯
  • 2篇李燕
  • 1篇张金元
  • 1篇田军
  • 1篇胡伟锋
  • 1篇李芮

传媒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后原位成人干/祖细胞参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再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对急性肾损伤(AKI)模型大鼠肾小管损伤部位肾原位成人干/祖细胞(ARPC)的动态改变进行观察,探讨ARPC对AKI肾小管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右侧肾切除同时左侧肾动脉夹闭45 min建立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AKI组),设假手术组为对照组(Sham组)。AKI组分别于设定时间处死动物,采集血及肾脏标本,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行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观察肾小管损伤和修复。免疫荧光染色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ARPC标记蛋白CD24+CD133+在肾组织的表达。结果 AKI组术后短时间内Scr、BUN即迅速升高[Scr:(124.74±6.93)μmol/L;BUN:(18.27±2.38)mmol/L],第3天达高峰[Scr:(228.32±24.76)μmol/L;BUN:(26.32±3.93)mmol/L],随后缓慢降低,Sham组保持在正常水平。第7天后逐渐下降至正常,第14天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光镜下可见AKI早期(第1天)肾小管上皮细胞呈灶性坏死、小管浊肿,管腔面微绒毛消失,部分刷状缘脱落,肾间质水肿使小管间隙扩大;第3~7天病变范围扩大,程度加重,部分小管空泡变性,脱落、坏死,形成蛋白管型,部分基底膜裸露。1周后在肾小管损伤部位出现再生的上皮细胞,细胞呈扁平样,细胞核大小不等,排列紊乱。免疫荧光结果显示,AKI早期仅见少许CD24+CD133+细胞,3~5 d后损伤肾小管处出现较多CD24+CD133+细胞[(7.5±2.1)个/视野,(8.3±1.7)个/视野],持续至第14天仍可见较多阳性细胞[(2.2±1.3)个/视野],与Sham组(d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肾缺血-再灌注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损伤,但肾小管上皮细胞可通过再生而迅速修复,肾脏结构和功能再建;此过程中ARPC激活并持续表达,可能参与肾小管再生。
王会玲李芮刘楠梅胡伟锋李燕徐凯
关键词:急性肾功能不全
1,25羟活性维生素D3对白细胞介素-6作用下肌原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1,25羟活性维生素D3(1,25-D3)对白细胞介素-6(IL-6)刺激下肌原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C2C12肌原细胞株,以2%马血清使细胞分化为肌索,给予IL-6和1,25-D3刺激细胞,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和肌管形态。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维生素D3受体(VDR)、生肌分化因子D(MyoD)、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和肌动蛋白重链(MHC)的蛋白表达量;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和肌萎缩Fbox-1蛋白(Atrogin-1)、MyoD和肌细胞生成素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见C2C12细胞呈梭形贴壁生长,增殖迅速;以2%马血清分化培养72h后,细胞可形成条索状肌管。以20ng/mL IL-6刺激的细胞在培养48h内增殖较迅速,此后增殖缓慢;分化培养后的细胞融合形成的肌索较纤细且稀疏,直径明显缩短;以100ng/mL IL-6刺激的细胞在培养72h后有较多细胞发生脱落坏死,分化培养后的细胞形成的肌纤维极少且纤细。与对照组比较,IL-6+1,25-D3组的VDR和1,25-D3组的VDR、MyoD、肌细胞生成素、MHC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值分别<0.01、0.05),IL-6+1,25-D3组MHC和IL-6组MyoD、肌细胞生成素、MHC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值分别<0.05、0.01)。与1,25-D3组比较,IL-6+1,25-D3组MyoD、肌细胞生成素、MHC和IL-6组VDR、MyoD、肌细胞生成素、MHC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值分别<0.01、0.05)。与IL-6组比较,IL-6+1,25-D3组VDR、MyoD、肌细胞生成素、MHC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值分别<0.01、0.05)。与对照组比较,1,25-D3组MyoD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肌肉生长抑制素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IL-6组MyoD和肌细胞生成素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值均<0.01),肌肉生长抑制素和Fbox-1蛋白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值分别<0.01、0.05);IL-6+1,25-D3组肌细胞生成素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肌肉生长抑制素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1,25-D3组比较,IL-6+1,
王会玲李燕徐凯刘楠梅田军张金元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维生素D白细胞介素-6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