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冰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与建设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管
  • 5篇血管性痴呆
  • 5篇痴呆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 2篇醒脑
  • 2篇药理
  • 2篇药理机制
  • 2篇通路
  • 2篇川芎
  • 1篇底座
  • 1篇点对称
  • 1篇动脉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病变
  • 1篇血脑
  • 1篇血脑屏障
  • 1篇血瘀
  • 1篇氧化应激
  • 1篇仰角

机构

  • 10篇陕西中医药大...
  • 3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10篇徐冰
  • 2篇方永军
  • 2篇胡珍渊
  • 1篇郑运松
  • 1篇魏鹏飞

传媒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南药学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环球中医药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芎治疗偏头痛药理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偏头痛在中国是一种常见的搏动性、原发性的头痛病,多一侧起病,重者可致残,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是目前治疗的一大难点。中医治疗偏头痛既可以改善疾病的症状,还可以祛除疾病的根源,具有多目标、多途径的特点。通过对治疗偏头痛的古今医案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中医治疗主要采取祛瘀、平肝阳、补虚三种治疗策略。其中化瘀方中大多含有川芎,发现川芎可以活血化瘀,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质,镇静,镇痛,清除氧自由基,同时也发现含有川芎的药对居于偏头痛治疗使用药对之首。川芎是临床上治疗头痛、血管性头痛、偏头痛用药频率最高的单味中药之一。该文对川芎治疗偏头痛的药理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川芎临床治疗和预防偏头痛提供理论科学依据。并对川芎的有效成分现代研究进行归纳梳理。结果发现川芎治疗偏头痛的药理机制包括抑制氧自由基活性,减轻炎症反应;抗神经元凋亡,保护脑神经;调节神经递质,降低痛阈值;抗血小板聚集;调肠道菌群等。
柴金秀张禹吕永旭徐冰
关键词:偏头痛川芎川芎嗪阿魏酸钠藁本内酯药理机制
探析风药对血管性痴呆的精准治疗被引量:5
2021年
在导致痴呆的病因中,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居第二位,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其具有可预防性,探析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变得尤为重要,目前西医暂没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而祖国医学在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在临床实践中精确辩证,合理配伍风药可获得良好的疗效。风药有升、散、动、窜的特性,具有升阳、胜湿、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开通玄府、引经报使的功效,与血管性痴呆的病因病机相对应,探析风药的不同功效在血管性痴呆肾精亏虚型、痰浊阻窍型、肝阳上亢型、瘀血阻络型中的精准治疗,总结风药在血管性痴呆中的应用规律,并结合大量实验研究、临床案例,列举川芎、葛根、天麻3种风药及其相关方药、制剂的现代药理及临床应用,为临床使用风药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为血管性痴呆的中医疗法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焦海蕾徐冰李亚娟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风药川芎天麻
一种神经外科颅内引流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颅内引流固定器,包括底座和活动板,所述底座的左侧安装有电机,且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承载座,并且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还包括:所述底座内部的左侧贯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且所述转动杆的左端...
方永军胡珍渊徐冰韦鹏方
中老年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MRI与临床分析
2012年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由Capland在1980年首先报道,常见于中老年人,其临床表现复杂且预后差。现对我院近年确诊的12例TOBS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郑运松魏鹏飞徐冰
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磁共振成像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辅助支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辅助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一侧设置有万向轮脚刹。本发明通过手术垃圾分类收纳机构,能够将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废弃物如血块、...
方永军胡珍渊徐冰韦鹏方
文献传递
基于cAMP/PKA/CREB信号通路探讨醒脑益髓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醒脑益髓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只SD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取50只SD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多奈哌齐组及醒脑益髓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多奈哌齐组给予0.45 mg/mL的多奈哌齐溶液灌胃,醒脑益髓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98 g/mL、1.96 g/mL、3.92 g/mL的醒脑益髓汤灌胃,均1次/d,连续30 d。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TUNEL法检测海马CA1神经元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中cAMP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中PKA和CREB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穿越平台所在象限次数和穿过第Ⅲ象限次数均明显减少(P均<0.05),发现平台并爬上平台时间明显延长(P<0.05),第Ⅲ象限游泳时间明显缩短(P<0.05),海马CA1神经元凋亡细胞明显增加,海马组织中cAMP、BDNF含量和PKA、CREB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及醒脑益髓汤各组大鼠穿越平台所在象限次数和穿过第Ⅲ象限次数均明显增加(P均<0.05),发现平台并爬上平台时间明显缩短(P均<0.05),第Ⅲ象限游泳时间明显延长(P均<0.05),海马CA1神经元凋亡细胞明显减少,海马组织中cAMP、BDNF含量和PKA、CREB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醒脑益髓汤中剂量组各指标改善更明显,与醒脑益髓汤高、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醒脑益髓汤可以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控cAMP/PKA/CREB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的表达,减少神经元凋亡有关。
柴金秀徐冰张禹吕永旭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神经元
醒脑益髓汤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研究历代文献对痴呆病因病机及治法的总结,概述中医学及现代医学对痴呆的认识,掌握血管性痴呆发病的危险因素、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通过对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研究醒脑益髓汤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   方...
徐冰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肾虚血瘀病因病机神经肽含量
文献传递
石菖蒲抗血管性痴呆的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2024年
血管性痴呆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主要的痴呆类型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尚无特效药,严重影响人类生活及健康。研究发现石菖蒲是中医治疗血管性痴呆最高频的核心中药,具有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的功效,防治血管性痴呆具有确切优势。石菖蒲的化学成分复杂,其主要有效成分α-细辛醚、β-细辛醚因其广泛的药理活性成为研究热点。石菖蒲及其活性成分可在调节血脑屏障通透性,促进药物通过血脑屏障;清除自由基与提高抗氧化物质以抗氧化应激;调节炎症因子以抗炎;清除β-淀粉样蛋白以调节神经可塑性;调节神经递质以保护胆碱能神经;减少细胞凋亡保护海马神经元等方面发挥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本文对石菖蒲抗血管性痴呆的药理机制进行综述,为石菖蒲的运用提供理论依据及循证支持。
李玉芳杨瑞林高媛徐冰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药理机制血脑屏障氧化应激神经可塑性
闫咏梅从风痰论治颤证
2021年
总结闫咏梅教授从风痰论治颤证临床经验。闫咏梅教授认为,风痰上扰当从肝、脾、肾三脏论治。根据颤证不同时期风与痰邪的偏重不同,总结出病初风重于痰、中期风痰并重、病久痰重于风的病机特点,制定祛风化痰、风痰并祛、涤痰息风治疗大法,从风痰立论出发,治疗颤证疗效显著。
张潇尹徐冰闫咏梅(指导)
关键词:颤证风痰祛风化痰
基于cAMP-PKA-CREB信号通路中药防治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cAMP响应性元件结合蛋白(CREB)是神经系统一条重要的信号途径,在血管性痴呆(Va D)的防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医药是我国治疗Va D的重要手段,其主要优势在于保护脑血管、改善学习记忆与认知功能的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本文基于cAMP-PKA-CREB信号通路在脑血管病变和记忆认知功能方面的调节机制,从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的角度综述了中药防治Va D的作用机制,为今后Va D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高媛惠乐乐杨瑞林李玉芳徐冰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中药脑血管病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