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邵锋

作品数:210 被引量:1,854H指数:25
供职机构: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9篇期刊文章
  • 40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5篇农业科学
  • 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9篇生物学
  • 7篇经济管理
  • 4篇化学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60篇油茶
  • 33篇无性系
  • 17篇油茶果
  • 17篇茶果
  • 16篇优良无性系
  • 16篇油茶无性系
  • 15篇果实
  • 14篇茶籽
  • 10篇幼林
  • 10篇山茶
  • 10篇嫁接
  • 9篇油茶优良无性...
  • 9篇油茶籽
  • 9篇栽培
  • 9篇光合特性
  • 8篇选育
  • 8篇芽苗
  • 8篇芽苗砧
  • 8篇芽苗砧嫁接
  • 8篇生长量

机构

  • 206篇湖南省林业科...
  • 50篇中南林业科技...
  • 14篇国家林业局
  • 5篇江西省林业科...
  • 4篇湖南省林业厅
  • 2篇广西林业科学...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湖南省血吸虫...
  • 2篇湖南神农国油...
  • 2篇四川润尔科技...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湖南省气候中...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国际竹藤网络...
  • 1篇四川省林业勘...
  • 1篇湖南林科达农...

作者

  • 209篇彭邵锋
  • 166篇陈永忠
  • 118篇王湘南
  • 115篇王瑞
  • 111篇陈隆升
  • 99篇马力
  • 66篇杨小胡
  • 34篇许彦明
  • 33篇罗健
  • 29篇唐炜
  • 23篇陆佳
  • 22篇李志钢
  • 21篇张震
  • 17篇王玉娟
  • 14篇李美群
  • 11篇李党训
  • 10篇陈泽君
  • 10篇杨杨
  • 10篇王德斌
  • 8篇王保明

传媒

  • 39篇湖南林业科技
  • 34篇中南林业科技...
  • 17篇中国农学通报
  • 15篇经济林研究
  • 7篇西南林业大学...
  • 6篇林业科技开发
  • 6篇南京林业大学...
  • 5篇林业科学研究
  • 4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农业科技通讯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种子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油脂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酿酒科技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8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10篇2020
  • 8篇2019
  • 12篇2018
  • 8篇2017
  • 10篇2016
  • 17篇2015
  • 15篇2014
  • 21篇2013
  • 26篇2012
  • 15篇2011
  • 15篇2010
  • 7篇2009
  • 9篇2008
  • 9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2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油茶无性系组培苗高效生根方法
提供了一种通过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获得大量生根的油茶无性系完整植株的技术,包括继代培养基的筛选及激素配比、壮苗培养基的筛选及激素配比、生根预处理、生根培养基的筛选及激素配比的过程。其中继代培养基采用WPM+BA3-7mg/L...
陈永忠王晓明王瑞李永欣王湘南彭邵锋王玉娟蔡能曾慧杰马力杨小胡陈隆升
油茶优良无性系芽苗砧嫁接技术体系研究
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其主要产品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被誉为“东方橄榄油”.芽苗砧嫁接技术是目前生产上应用最广泛的繁殖技术,由于芽苗砧嫁接所用...
王瑞陈永忠陈隆升王湘南彭邵锋马力肖敏
关键词:油茶优良无性系芽苗砧嫁接
文献传递
油茶高产栽培系列技术研究——配方施肥试验被引量:102
2007年
以油茶优良无性系成林和幼林为材料,通过随机区组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油茶优良无性系成林和幼林产果量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油茶成林对产果量最大的影响因子是施肥总量,其次是微量元素肥、施肥频率和施肥配比;较合理的施肥配比组合应为:施肥总量(200 kg.hm-2)+微量元素肥(Zn 10 g.株-1)+施肥频率(连续3年施肥)+施肥配比(5∶1∶5),增产幅度可达58.69%。油茶成林鲜果出籽率最大影响因子是微量元素肥、其次是施肥总量,施肥配比和施肥频率;而每500 g鲜果数最大影响因子是施肥配比、其次是微量元素肥、施肥频率和施肥总量等因子;油茶优良无性系新造幼林施肥也能明显提高油茶单株产果量,其中以间年施肥、每年施肥量为N∶P2O5∶K2O为2∶1∶2;平均单株产果量达1.16 kg,比对照增产136.4%。增施磷肥能明显促进油茶幼林早期挂果。配方施肥对油茶幼林鲜果出籽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陈永忠彭邵锋王湘南杨小胡贺军辉王德斌
关键词:油茶优良无性系高产栽培配方施肥幼林
油茶苗木质量分级标准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为了提高油茶出圃苗木质量,规范苗木市场,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油茶苗木质量分级标准,在湖南、江西、广西等油茶主产区,选取1年生嫁接苗、1年生实生苗、2年生嫁接苗的苗圃9个,采用小样方随机抽样和主成分分析法,调查研究了油茶苗木的苗高(H)、地径(D)、侧根长(L)、叶片数,筛选出苗木质量分级指标。结果表明:苗高、地径和侧根长可作为油茶苗木分级质量指标。油茶苗木质量分级标准为:1年生嫁接苗:Ⅰ级苗H≥15cm,D≥0.25cm;Ⅱ级苗H≥10cm,D≥0.20cm;1年生实生苗:Ⅰ级苗H≥25m,D≥0.30cm,L≥10cm;Ⅱ级苗H≥15cm,D≥0.25cm,L≥7cm;2年生嫁接苗:Ⅰ级苗H≥40cm,D≥0.40cm,L≥15cm;Ⅱ级苗H≥25cm,D≥0.30cm,L≥10cm。
彭邵锋陈永忠杨小胡王湘南马力王瑞陈隆升
关键词:油茶苗木分级嫁接苗实生苗主成分分析
一种油茶枯饼装袋的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茶枯饼装袋的支撑装置,它包括三角支撑架,所述三角支撑架顶部设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包括底环和一端与底环活动连接的活动扣环,所述活动扣环上设有编织袋固定件。采用该实用新型,与传统油茶枯饼装袋方式相比,代...
马力彭邵锋李志钢陈永忠康地王湘南陆佳许彦明彭映赫陈隆升王瑞罗健王保明
文献传递
一种油茶无性系组培外植体脱毒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茶无性系组培外植体脱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油茶无性系组培外植体进行低温预处理;(2)将低温预处理后的油茶无性系组培外植体用乙醇消毒,冲洗,然后用HgCl<Sub>2</Sub>处理;其中,所述的...
陈永忠王瑞陈隆升王湘南彭邵锋罗健马力杨小胡唐炜王金路王磊
文献传递
库源调节对油茶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以5年生油茶为试材,通过调控叶果比,分析库源调节改变对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及其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果处理(T1),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显著增加,但其代谢相关的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库相同的条件下,留叶数增加,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有所升高;对于不同叶果比处理,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与留叶数目呈正相关关系。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呈单峰曲线类型,分别在4叶1果枝(T3)和5叶1果枝(T4)处理中达到最大值,增源扩库处理后,转化酶和淀粉磷酸化酶逐渐增加。因此,库源关系改变可显著影响油茶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酶活性,并更有利于提高果实单果质量和出籽率。
彭映赫陈永忠许彦明许彦明陈隆升王瑞彭邵锋
关键词:油茶碳水化合物酶活性
油茶子代林群体产量性状的研究被引量:19
2006年
通过对油茶无性系及其半同胞子代、自交子代和杂交子代4种不同群体的产量结构、产量频率分布、产量构成等产量性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探索4种群体及其优良林分的结实特性和产量规律,为油茶杂交子代,优良家系和无性系等良种的生产应用和栽培技术、以及进一步开展杂交和选择育种研究积累了必要的技术和理论知识.
陈永忠彭邵锋王湘南杨小胡李党训王德斌
关键词:林木遗传育种油茶杂交子代半同胞子代无性系
油茶籽在成熟过程中化学成分的积累动态被引量:11
2019年
以普通油茶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油茶籽在成熟过程中主要成分的积累规律。结果表明:1)油茶籽成熟过程中,9月份是油脂积累的最高峰,种仁含油率比8月份增加了33.18%;2)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单峰"变化趋势,淀粉含量一直增加;3)脂肪酸中,油酸含量不断增加,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不断降低,油酸分别与亚油酸及棕榈酸呈此消彼长的趋势;4)硬脂酸基本维持在1%~2%之间;5)活性成分角鲨烯含量呈上升-下降趋势,在采收前含量降到最低110μg/g,维生素E从7月底至10月上旬含量不断增长,在10月中下旬有所下降;6)综合考虑油脂及活性成分的保存率,建议普通油茶的采摘期在霜降节前后(10月23日左右)。
马力陈永忠陈永忠彭邵锋钟海雁彭邵锋许彦明李志钢
关键词:油茶油茶籽化学成分活性成分
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6
2010年
对不同间种模式(间种黄豆、西瓜、花生、松苗和不间种)油茶幼林的生长量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油茶新造林以间作花生和松苗较好,但是有间作植物的油茶林的成活率及生长量均低于未间作的油茶纯林。
陈隆升陈永忠彭邵锋马力王湘南王瑞
关键词:油茶林农间作生长量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