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亚勇
- 作品数:29 被引量:243H指数:9
-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ERG相关融合基因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 2016年
- 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high grade 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PIN)是前列腺癌(prostatic cancer,PCa)癌前病变的唯一形态表现[1]。穿刺活检诊断为HGPIN的患者存在以下3种情况:(1)已经伴发PCa,因未穿刺到癌变部位而漏诊;(2)在一定时期会发展为PCa;(3)不会进展为PCa。
- 贺晓龙宋红雄强亚勇张斌斌李义
- 关键词:ERG融合基因前列腺上皮内瘤PROSTATICNEOPLASIA
- 吡柔比星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 研究吡柔比星和羟基喜树碱分别用于非基层浸润性膀胱癌手术后膀胱灌注化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10月到本院就诊并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膀胱癌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手术后实验组采用羟基喜树碱进行化疗,对照组则采用吡柔比星进行化疗.比较两组的VEGF水平、治疗并发症以及远期复发情况.结果 手术后和用药1周后两组患者的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8周和用药6个月时,实验组患者的VEGF水平小于对照组,且灌注次数的增加,患者的VEGF水平在逐渐下降,实验组的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在膀胱刺激征、血尿、肝肾功能损伤以及皮疹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远期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柔比星和羟基喜树碱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较好,吡柔比星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多,但是远期疗效较好,因此在选择化疗药物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 贺晓龙强亚勇张斌病宋红雄勒永胜
- 关键词:膀胱肿瘤喜树碱
- siRNA沉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表达对肾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在siRNA沉默EGFR基因处理后肾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情况。方法将肾癌细胞株ACHN分为3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阴性对照转染组使用加入非特异性转染试剂及siRNA干预,观察组使用加入特性性转染试剂及siRNA干预,分别检测3组细胞的EGFR表达量、增殖活性、生长曲线、迁移及侵袭活性。结果经siRNA处理72 h后,观察组细胞EGFR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阴性对照转染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细胞生长活跃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阴性对照转染组,且在处理48 h后RNAi组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阴性对照转染组(P<0.05);较空白组和阴性对照转染组,观察组细胞生长受到显著抑制(P<0.05);12 h时及24 h时观察组细胞划痕距离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阴性对照转染组(P<0.05);12 h时对照组、阴性对照转染组穿膜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膜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阴性对照转染组(P<0.05)。结论采用siRNA沉默EGFR蛋白后,可有效改善肾癌细胞的增殖、生长、迁移及侵袭等生物学活性。
- 汪峰张斌斌郭巍高继学强亚勇贾军琪
- 关键词:EGFR蛋白肾癌细胞生物学行为
- 四种腔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直径〉1cm结石的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36
- 2018年
- 目的分析4种腔镜术式治疗输尿管上段直径〉1cm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9月分别采用输尿管硬镜碎石术(URL)、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治疗的15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URL组、RLU组、PCNL组和FURL组。URL组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48.8±10.2)岁;左侧26例,右侧13例。RLU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49.8±8.1)岁;左侧22例,右侧10例。PCNL组36例,男23例,女13例;年龄(50.7±8.4)岁;左侧25例,右侧11例。FURL组43例,男29例,女14例;年龄(51.9±6.8)岁;左侧31例,右侧12例。除RLU组和PCNL组结石直径明显大于URL组和FURL组外(P〈0.05),4组在性别、年龄、结石位置、术前尿白细胞升高患者比例及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失败比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4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肠道恢复时间、血红蛋白降低值、术后需ESWL治疗的比率、并发症、术后3 d和1个月结石清除率等。结果URL组、RLU组、PCNL组和FURL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8.5±13.0)min、(83.4±6.1)min、(69.6±13.0)min和(50.1±6.3)min, 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RL组、RLU组、PCNL组和FURL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5±0.6)d、(9.5±0.7)d、(8.4±0.7)d和(7.7±0.7)d,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RL组、RLU组、PCNL组和FURL组术后3 d结石清除率分别为79.5 %(31/39)、100.0%(32/32)、94.4%(34/36)和88.4%(38/43),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2.1%(32/39)、100.0%(32/32)、97.2%(35/36)和95.3%(41/43)。RLU组术后3 d及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均显著高于URL组(P〈0.05),但PCNL组与RLU组间术后3d及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比较
- 张斌斌强亚勇郭巍马亚东贺晓龙李义高继学汪峰
-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经皮肾镜
- 两种经尿道等离子术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和经尿道等离子剜除术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共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5例)和B组(55例),分别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和剜除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手术前后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_(max))、残余尿量(PVR)、生活质量评分(QoL)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B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IPSS评分、Q_(max)及PVR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IPSS评分、Q_(max)及PV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QoL评分均显著优于A组和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中包膜穿孔、术后尿道膀胱刺激征及二次尿道导尿管留置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尿失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式,经尿道等离子剜除术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创伤,并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风险。
- 贺晓龙宋红雄强亚勇张斌斌李义
-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前列腺增生
- miR-106a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肾癌细胞系A498增殖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研究miR-106a在肾癌、癌旁正常组织表达情况及其在肾癌细胞系A498中的作用。方法运用real-time PCR检测33例肾癌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miR-106a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在肾癌A498细胞中转染miR-106a过表达载体及其抑制剂,实验分为4组:空载体对照组、miR-106a过表达载体组、阴性对照组、miR-106a抑制剂组;MTT实验检测miR-106a对肾癌A498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miR-106a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miR-106a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P<0.01),并与肾癌的T分期有相关性(P<0.05)。miR-106a过表达载体与空载体对照组相比,促进了细胞增殖,G_0/G_1期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1),S和G_2/M期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1);而miR-106a抑制剂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抑制,G_0/G_1期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1),S和G_2/M期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1)。结论 miR-106a在肾癌组织中上调,通过促使细胞进入S和G_2/M期而促进肾癌细胞分裂、增殖。
- 马亚东白世安宋红雄强亚勇胡海峰
- 关键词: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肾癌
- 姜黄素联合顺铂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观察姜黄素联合顺铂(DDP)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抗肿瘤活性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单独或联合顺铂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的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和顺铂单药、联合处理后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凋亡率变化;RT-PCR检测姜黄素单独或联合顺铂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作用后P53的mRNA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姜黄素组随着药物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细胞抑制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明显高于单一用药组(P<0.05),两药联合具有协同作用;姜黄素和顺铂均促进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凋亡,联合用药可显著增加凋亡率;RT-PCR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能使P53 mRNA蛋白表达水平较单药组上升。结论姜黄素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具有生长抑制作用,且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与顺铂联合具有协同抑制作用,其协同作用可能与上调P53 mRNA表达有关。
- 郭巍强亚勇贺晓龙汪峰张斌斌马亚东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顺铂姜黄素
- 改良Snodgrass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体会
- 2013年
- 先天性尿道下裂是一种常见的小儿泌尿生殖器先天性畸形,因前尿道腹侧正中融合缺陷所致尿道开口达不到阴茎头正常位置,常伴有阴茎向下弯曲畸形,我国男性围生儿平均发病率为5.3/10000。尿道下裂的病因尚不明确。手术是尿道下裂的惟一治疗方法,其手术方法众多,各有优缺点,但尚无一种术式适用于各型尿道下裂,Snodgrass术是适合阴茎体中间型及前型的较好术式,但该术式仍然存在一定缺陷。我院2008—2011年对50例尿道下裂采用改良Snodgrass术行一期修复手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张培波李义强亚勇
- 关键词:SNODGRASS术小儿尿道下裂先天性尿道下裂先天性畸形手术方法
- 预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病理反应的临床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究预后新辅助化疗病理反应的临床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2月至2014年10月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75例,分为pT0组(21例,患者有完整的病理反应)和非-pT0组(54例,患者仍有残留疾病或进展性疾病),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病理数据,行比较分析和Logstie回归分析,以评估预后效果。结果仅28%(21/75)的患者接受NAC后有完整的病理反应(pT0),pT0组患者中仅患尿路上皮癌的比率(66.67%,14/21)显著高于非-pT0的患者48.15%(26/54)(χ2=3.296,P=0.002),Logstie回归分析发现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仅患尿路上皮癌特征(与混合癌相比较)是pT0的良好预测因子(P〈0.05)。结论仅患尿路膀胱癌的患者其pT0的几率显著高于}昆合癌患者,仅患尿路上皮癌的特征是pTO的良性预测因素。
- 强亚勇
- 关键词:膀胱肿瘤化学疗法
- 保留部分前列腺前叶等离子剜除术治疗60ml以上前列腺增生症的尿控策略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探讨保留部分前列腺前叶等离子剜除术治疗60ml以上前列腺增生症的尿控策略和技巧。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诊治、因60ml以上前列腺增生症行住院前列腺剜除治疗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选择的手术方式将112例患者分为改良组和剜除组,改良组62例患者,行经尿道保留部分前列腺前叶等离子剜除术;剜除组50例患者,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天、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尿失禁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天拔除尿管,改良组和剜除组尿失禁发生率为16.0%和34.0%;术后尿管拔除后1周尿失禁分别为8.0%和24.0%;术后尿管拔除后2周尿失禁分别为6.0%和14.0%;术后尿管拔除后1月尿失禁分别为4.0%和10.0%,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尿管拔除后3月尿失禁分别为0%和2.0%,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永久性尿失禁。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均有明显改善:改良组[术前(6.18±1. 32)、术后(23. 91±7. 31)]和剜除组[术前(6. 13±1. 41)、术后(23. 89±3. 39),均P <0. 05]。结论保留部分前列腺前叶等离子剜除术治疗60ml以上前列腺增生症,有助于术后控尿功能的快速恢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张斌斌杜玲玲汪峰强亚勇贺晓龙高继学
-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