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丽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拟穴青蟹大眼幼体和第Ⅰ期仔蟹对隐蔽物的选择被引量:1
- 2009年
- 采用实验生态方法,以攀附率为指标,研究了青蟹大眼幼体和第Ⅰ期仔蟹对不同材质(棉布、尼龙筛绢、PVC和竹木)、放置方式(水平或垂直)和构型(3种结构×3种规格)隐蔽物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大眼幼体和仔蟹对各种隐蔽物材质选择差异不显著(p>0.05),对垂直放置隐蔽物的选择性显著高于水平放置者(p<0.01),对不同结构(草丛型、洞穴型和折角型)和不同规格(5,7和10 mm)隐蔽物选择差异均极显著(p<0.01).其中,对草丛型、洞穴型和折角型隐蔽物的选择性依次降低,对5,7和10 mm隐蔽物的选择性也依次降低.随着规格增大,大眼幼体和仔蟹对草丛型隐蔽物的选择性下降幅度最大,对5 mm草丛型隐蔽物的攀附率为30.92%和25.9%,对10 mm草丛型的仅为0.46%和1.4%.综上所述,在研制或使用青蟹大眼幼体和仔蟹的隐蔽物时,材质选择主要应考虑耐腐蚀、对水质无不良影响、不易钩挂幼体和仔蟹附肢等因素.隐蔽物的结构以草丛型为佳,当其亚结构的最小空隙接近大眼幼体或仔蟹全长时,应可达到最好的使用效果.
- 陈学雷张雪丽李少菁王桂忠林琼武
- 关键词:青蟹大眼幼体
- 拟穴青蟹大眼幼体和第Ⅰ期仔蟹底质选择的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拟穴青蟹大眼幼体和仔蟹对海泥和泥沙底质的选择性显著高于各种粒径的沙底(粒度0.06~2.00mm).其原因可能与海泥和泥沙底质在流动海水中物理稳定性高于沙砾有关.通过以埋栖选择性和相对埋栖率为指标考察了大眼幼体和仔蟹的栖息方式,发现白昼大眼幼体埋栖在底质中的比例显著高于夜间,也高于仔蟹;夜间大眼幼体栖息方式与仔蟹差别不明显;并发现大眼幼体栖息方式存在着昼夜差异和昼夜节律性.这揭示了拟穴青蟹大眼幼体对底质的选择性和在底质上栖息的方式表现出对FTT机制的适应.
- 陈学雷李少菁林琼武王桂忠艾春香叶海辉张雪丽
-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拟穴青蟹大眼幼体底质生境选择
- 拟穴青蟹大眼幼体和第Ⅰ期仔蟹底质选择的研究
- 大眼幼体和仔蟹对海泥和泥沙底质的选择性显著高于各种粒径的沙底(粒度0.06-2mm),原因可能与海泥和泥沙底质在流动海水中物理稳定性高于沙砾有关.通过以埋栖选择性和相对埋栖率为指标考察了大眼幼体和仔蟹的栖息方式,发现白昼...
- 陈学雷李少菁林琼武王桂忠艾春香叶海辉张雪丽
- 关键词:拟穴青蟹大眼幼体生境选择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