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钰

作品数:44 被引量:220H指数:9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心肌
  • 13篇梗死
  • 12篇动脉
  • 11篇心肌梗死
  • 11篇干细胞
  • 9篇细胞
  • 9篇冠状
  • 8篇血管
  • 8篇骨髓
  • 8篇骨髓干细胞
  • 8篇冠状动脉
  • 6篇急性心肌梗死
  • 6篇干细胞动员
  • 5篇心绞痛
  • 5篇骨髓干细胞动...
  • 4篇心电
  • 4篇心肌梗塞
  • 4篇心脏
  • 4篇血压
  • 4篇造影

机构

  • 44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汕头大学

作者

  • 44篇张钰
  • 37篇闫纯英
  • 33篇陈畅
  • 21篇杨敏
  • 13篇许端敏
  • 12篇陈广玲
  • 11篇李玉光
  • 8篇张汉灵
  • 8篇连耀植
  • 6篇张元春
  • 5篇吴旻
  • 5篇黄林喜
  • 5篇吴贤仁
  • 3篇阎纯英
  • 3篇方少意
  • 3篇曾欣
  • 3篇卢成志
  • 2篇郑晓
  • 2篇林建才
  • 2篇张欣

传媒

  • 4篇中国心血管病...
  • 3篇中国基层医药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汕头大学医学...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中国分子心脏...
  • 2篇心脏杂志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临床荟萃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5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11篇2004
  • 12篇2003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心病猝死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46例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有关临床资料,男性32例,女性14例,年龄38-83(49.5±10.7)岁。收集患者的诱因、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X线胸片、心电监护、电解质等资料,根据患者相关项目逐项进行分析。结果46例猝死患者占同期冠心病总住院数的2.2%。多数发生猝死的冠心病患者存在一定高危因素,电解质紊乱、Lown3-5级室早、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心脏扩大、左室肥厚、心功能不全、持续心肌缺血等因素均可触发致命性心律失常;猝死起始的ECG类型及其演变过程多有一定规律性。结论冠心病患者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2.2%。冠心病患者发生猝死与电解质紊乱、Lown3-5级室早、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心脏扩大、左室肥厚、心功能不全、持续心肌缺血等高危因素密切相关。有效控制危险因素能大大降低冠心病猝死发生率。
张钰杨敏陈畅闫纯英
关键词: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疾病
达利全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sFas的影响
2004年
目的 观察达利全 (卡维地洛 )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的心功能及血清可溶性Fas(sFas)水平的影响。方法  72例CHF患者随机分成达利全组和治疗对照组 ,于治疗前、后查超声心动图 (UCG)的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 (LVDd)、左室舒张末内径 (LVDs)、血清sFas。 10例心功能正常者为血清sFas正常对照组。结果 治疗 4个月后两组LVEF升高、LVDd和LVDs均缩小 ,血清sFas水平降低 ,但达利全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达利全能改善CHF患者心功能和心室重构。
阎纯英陈畅张钰方少意彭玉枝麦芒
关键词:卡维地洛充血性心力衰竭SFAS
骨髓干细胞动员疗法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脏的促血管生成作用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干细胞动员疗法对心肌梗死大鼠冠脉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结扎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释放并归巢于缺血心肌,建模后第24h、48 h和4周时处死大鼠,取出心脏,HE染色检测梗死面积,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心肌梗死灶、边缘区和正常心肌组织CD34+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k-1)的表达以及Ⅷ因子表达。结果使用干细胞动员剂后,动员组大鼠心肌梗死区可见CD34+细胞浸润,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小,梗死灶及周围组织中微血管密度、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AMI组及假手术对照组。结论骨髓干细胞动员疗法在大鼠AMI模型中,通过动员骨髓干细胞归巢于梗死灶内,有效促进微血管形成;通过上调VEGF和VEGF受体Flk-1的表达,促进血管再生,促进缺血心脏功能恢复。
吴贤仁杨敏闫纯英陈广玲陈畅张钰黄林喜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血管再生侧枝循环
华法令在心房颤动患者的应用研究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探讨简化的抗凝指标检测法及低抗凝强度的华法令应用于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的可行性。方法  115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低抗凝强度组 (INR 1 5~ 2 0 )和标准抗凝强度组 (INR 2 1~ 3 0 ) ,在服华法令后第4日采血检测INR ,以后每周 1次至每月检测 1次。结果  95 7%病例第 4日检测的INR≤ 3 0 ,只有 1例INR达4 0伴皮肤出血 (占 0 9% ) ;平均随访 3.4年 ,低抗凝强度组栓塞年发生率 0 98% ,标准抗凝强度组未发生栓塞 ,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出血年发生率分别为 0 4 9%和 3 74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简化的抗凝指标检测法是可行的 ;对非瓣膜性房颤可考虑应用低抗凝强度的华法令 ,瓣膜性房颤仍需标准抗凝强度的华法令治疗。
连耀植张云杨敏张钰许端敏陈畅闫纯英张汉灵
关键词:华法令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
人参皂苷Rg1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脏的促血管生成作用研究被引量:20
2009年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心肌梗死大鼠冠状动脉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结扎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制作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应用人参皂苷Rg1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建模后第24小时、1周和4周时分别处死大鼠,取出心脏,HE染色检测梗死面积,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心肌梗死灶、边缘区和正常心肌组织CD34阳性细胞、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以及Ⅷ因子表达。结果应用人参皂苷Rg1治疗后,治疗组大鼠心梗区可见CD34阳性细胞浸润;梗死面积明显减小;梗死灶及周围组织中微血管密度、VEGF及其受体(Flk-1)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AMI组及假手术对照组。结论在大鼠AMI模型中,应用人参皂苷Rg1治疗,可动员骨髓干细胞归巢于缺血心肌,有效促进微血管形成,通过上调VEGF和VEGF受体Flk-1的表达,促进血管再生,促进缺血心脏功能恢复。
杨敏陈广玲陈畅张钰闫纯英
关键词:人参皂苷RG1骨髓干细胞心肌血管再生侧支循环
冠状动脉病变与左室功能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病变与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  2 1 6例冠状动脉造影 ,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脉正常、单支病变和多支病变组。左室造影测左室射血分数 (LVEF) ,造影前行超声心动图 (UCG)测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 (FS)、舒张早期充盈峰 (E)、舒张晚期充盈峰 (A)、E/A比值。结果 冠脉正常组收缩、舒张功能均正常 ,单支病变组舒张功能开始出现异常 (P <0 .0 5) ,多支病变组舒张、收缩功能均出现异常 (P <0 .0 5) ,且与病程和年龄有关。结论 左室功能随冠脉病变加重、病程及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舒张功能障碍早于收缩功能障碍。UCG作为心功能诊断的基本方法 ,价值不容忽视。
闫纯英许端敏陈畅张钰
关键词:左室功能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基质金属蛋白酶和氧化应激在大鼠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表达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和氧化应激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表达。方法利用高脂饮食诱发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AS组,n=6),与正常饮食大鼠模型(N组,n=6)作对照,用比色法检测外周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利用Zymography法检测外周血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MMP-2及MMP-9在主动脉弓表达情况。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外周血中MDA、MMP-2、MMP-9表达均高于正常饮食组大鼠[(863.12±42.16)CNN/mm2和(484.92±7.90)CNN/mm2,(367.80±44.68)CNN/mm2和(259.00±42.29)CNN/mm2,(12.88±2.47)mmol/ml和(4.69±0.69)mmol/ml],但SOD则低于正常饮食组大鼠[(71.34±7.06)μN/ml和(168.90±6.85)μN/ml],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MMP-2、MMP-9在主动脉弓内皮细胞及内皮细胞间质中表达,而且AS组表达强于N组。结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可能与基质金属蛋白酶异常表达及氧化应激有关。
吴旻李玉光闫纯英张钰许端敏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氧化性应激动脉硬化
骨髓干细胞动员后归巢梗死心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初步探讨骨髓干细胞动员后归巢梗死心肌的可能机制。方法结扎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制作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模型,用干细胞因子(SCF)动员骨髓干细胞,部分大鼠予激素干预治疗,另设AMI组为对照组(A组)。制模后24h杀死大鼠,取出心脏,免疫组化法了解归巢于梗死心肌的CD34细胞数量,心肌组织中炎症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表达量,以及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学变化。结果应用SCF动员治疗后,AMI+动员组(A1组)大鼠梗死灶内SDF-1表达量明显大于AMI组和AMI+激素+动员组(A2组),同时AMI+动员组(A1组)大鼠梗死灶内CD34阳性细胞数量也明显大于另2组。而AMI+激素+动员组(A2组)的SDF-1表达量最少,其梗死灶内CD34阳性细胞数量也最少。AMI+动员组(A1组)大鼠心肌梗死程度轻,可见CD34阳性的幼稚心肌细胞样细胞。结论应用SCF动员AMI大鼠的骨髓干细胞后,其向梗死灶归巢的能力增强,较多CD34细胞迁移到缺血灶内,并向心肌细胞等分化。骨髓干细胞动员后,心肌梗死灶内SDF-1表达量上调是吸引骨髓干细胞归巢的可能机制之一。
杨敏闫纯英吴贤仁黄林喜陈畅张钰陈广玲李玉光
关键词:心肌梗死干细胞因子骨髓干细胞归巢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白细胞介素18变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 8(IL 1 8)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它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反应方法测定 32例冠心病患者及对照组 1 4名健康者的血浆IL 1 8的水平。比较各组间IL 1 8的差异及IL 1 8与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血浆IL 1 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组IL 1 8与稳定性心绞痛组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且IL 1 8与C 反应蛋白 (CRP)、低密度脂蛋白 (LDL)、胆固醇 (CH)高度相关。结论 IL 1 8水平是反映冠脉粥样病变的炎症反应的主要指标之一 ,也是预示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的标志。
陈畅郑晓张钰张元春方少意林少珍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8不稳定性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引起房室传导阻滞5例报告被引量:1
2003年
张钰闫纯英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房室传导阻滞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