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金波

作品数:22 被引量:748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2篇土壤
  • 9篇沼泽
  • 8篇有机碳
  • 8篇三江平原
  • 8篇湿地
  • 7篇沼泽湿地
  • 6篇微生物
  • 5篇生物量碳
  • 5篇土地利用
  • 5篇微生物量
  • 5篇微生物量碳
  • 5篇物量
  • 4篇水溶性有机碳
  • 4篇土地利用方式
  • 4篇土壤呼吸
  • 3篇氮素
  • 3篇溶解有机碳
  • 3篇CH
  • 3篇不同土地利用
  • 2篇硝化

机构

  • 2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22篇张金波
  • 13篇杨文燕
  • 2篇王毅勇
  • 2篇徐小锋
  • 2篇阎百兴
  • 2篇娄彦景
  • 1篇黄靖宇
  • 1篇廖玉静
  • 1篇栾兆擎
  • 1篇王跃思
  • 1篇朱同彬
  • 1篇郭跃东
  • 1篇蔡祖聪
  • 1篇张丽华
  • 1篇贾仲君

传媒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土壤通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吉林农业科学
  • 1篇土壤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第十六次全国...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 5篇2006
  • 8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沼泽湿地孔隙水中溶解有机碳、氮浓度季节动态及与甲烷排放的关系被引量:23
2006年
选择三江平原典型的毛果苔草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沼泽湿地孔隙水中水溶性碳、氮浓度、CH4浓度和CH4排放通量,以及相关环境因子;研究了沼泽水中水溶性有机碳、氮浓度变化特征,探讨了沼泽湿地孔隙水中CH4浓度和排放通量季节性变化及发生原因.结果表明,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土壤孔隙水中DOC浓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P〈0.01)最高值(剖面平均值为95.1mg·L^-1)出现在6月份,9和10月份出现最低值(剖面平均值均为79.3mg·L^-1),剖面上浓集中心位于15—30cm.孔隙水中NH4^+-N和NO3^--N浓度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而DON变化不明显.孔隙水中CH4浓度在剖面上的分布特征与DOC一致,高浓度中心位于20~30cm.除6月份外,孔隙水甲烷浓度与土壤温度和DOC浓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NH4^+-N和NO3-N均没有显著相关性.土壤温度和孔隙水中DOC浓度是影响沼泽湿地产CH4能力的重要因素.CH4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和积水深度呈很好的指数关系,与剖面CH4浓度和孔隙水NH4^+-N浓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CH4排放通量与孔隙水DOC浓度相关性不显著.
杨文燕宋长春张金波
关键词:CH4排放通量水溶性有机碳沼泽湿地
土壤氮素转化研究进展被引量:96
2004年
土壤氮素转化是生物-土壤生态系统中氮素循环的重要一环。论述了近年来有关氮素矿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微生物体氮方面的研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张金波宋长春
关键词:土壤氮素转化矿化作用硝化作用微生物
凋落物输入对三江平原弃耕农田土壤基础呼吸和活性碳组分的影响被引量:37
2008年
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主要由土壤有机质的输入与输出间的净平衡决定的,植被的恢复和凋落物质的大量输入是土壤恢复的先决条件,凋落物的输入在土壤恢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不同类型凋落物输入到三江平原弃耕农田后土壤的基础呼吸、溶解有机碳(DOC)和土壤微生物量碳(MBC)的研究表明:相同种类凋落物输入后,输入到土壤总有机碳(TOC)背景值低的凋落物被微生物降解的速率大于TOC背景值高的土壤,TOC较低的土壤能够加快微生物对输入凋落物的分解,不利于有机质的积累;不同类型凋落物的输入使土壤基础呼吸、DOC和MBC等活性组分的生成和降解产生差异,改变了凋落物的降解速率,在三江平原研究的4种主要植被类型中,人工林凋落物最容易降解,小叶章、大豆的降解能力次之,玉米是最难降解的凋落物。
黄靖宇宋长春张金波郭跃东廖玉静
关键词:凋落物微生物量碳溶解有机碳土壤呼吸三江平原
沼泽垦殖前后土壤呼吸与CH_4通量变化被引量:14
2005年
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碳的储存中起着重要作用。湿地垦殖后,在相同季节根层土壤温度明显高于沼泽湿地土壤,但垦殖后土壤有机碳、氮素含量明显降低,C:N比值减小,土壤呼吸通量增大,且具有季节性变化。垦殖8年的农田土壤,呼吸通量大于垦殖15年的农田土壤,弃耕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土壤呼吸强度有所增加,土壤呼吸通量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沼泽湿地土壤为大气CH4的重要源,通量季节性变化明显,沼泽垦殖后农田土壤成为CH4的汇,不同垦殖年限土壤间CH4通量差异性不大。
宋长春王毅勇王跃思阎百兴徐小锋张金波杨文燕
关键词:沼泽湿地土壤呼吸CH4通量
沼泽湿地垦殖前后土壤温度变化及其对土壤热状况的影响被引量:20
2005年
沼泽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与环境功能,其对全球气候变化较为敏感,土壤温度变化能够很好地指示气候的波动.沼泽湿地土壤温度呈明显的“正弦曲线”型年、季动态,不同深度土壤年均温度呈“U”型特征.5~9月份沼泽湿地10cm土壤平均温度为1169±304℃,垦殖后农田土壤为1580±341℃沼泽湿地土壤8、9月份土壤呼吸分别为15641±7691mg·m-2·h-1和11675±5743m-2·h-1,是同时期农田土壤呼吸通量的146%和131%,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通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宋长春王毅勇阎百兴张金波娄彦景
关键词:沼泽湿地垦殖土壤温度土壤呼吸
一种消除设施菜地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的方法
一种消除设施菜地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硝态氮快速累积,并伴随着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的蔬菜地土壤中加入粉碎的易降解有机物料,同时淹水处理并监测土壤pH值、NO<Sub>3</Sub><Sup>-</Su...
蔡祖聪张金波朱同彬
文献传递
小叶章湿地表土水溶性有机碳季节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0
2005年
湿地土壤及水体中水溶性有机碳(DOC)的产生、迁移与转化对湿地土壤碳通量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对沼泽湿地土壤DOC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报道还比较少.对小叶章湿地表土DOC季节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季内,表土DOC含量为373.9~443.7 mg·kg-1,平均值为414.6 mg·kg-1,变异系数为7.7%(P<0.0001).小叶章湿地表土DOC含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动态变化.5月份表土DOC含量较高,6~7月份DOC含量下降,7月份达到最小值373.9 mg·kg-1;8-9月份表土DOC含量迅速增加,9月份达到最大值443.7mg·kg-1.表土DOC特定波长吸收值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随着时间的增长,280 nm波长吸收值(A280值)迅速增加,8~9月份达到最大值.A250/A365比值则明显的下降,9月份达到最小值,说明DOC结构也有明显的季节性动态变化.近期生物过程,如微生物代谢产物和消耗有机碳数量、植物光合产物(立枯物、根系分泌物)对DOC含量和组成结构季节动态有很重要的影响,而土壤中长期积累的有机质对其季节变化贡献很小.另外,温度和含水量通过影响的微生物活性间接影响DOC;降水的淋溶也对DOC动态有影响;冻融作用对春季DOC含量和组成结构有重要贡献.
张金波宋长春杨文燕
关键词:沼泽湿地小叶章水溶性有机碳影响因素
三江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碳、氮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2
2003年
为了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碳、氮动态的影响,在中国科学院三江平原湿地生态试验站综合试验场对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上生物量和碳、氮库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地上碳、氮库,土壤碳、氮库分别递增顺序为耕地<弃耕地<沼泽化草甸。湿地开垦7年后,地上生物量下降了69.25%,土壤有机碳库减少了47%,土壤氮库减少了50.91%;而弃耕5年后,地上生物量恢复到原始水平的71.61%,土壤碳、氮库分别达到沼泽化草甸的62.6%和50.32%;无机氮(0~25cm)的动态与土壤全氮相似,其变化规律为耕地<弃耕地<沼泽化草甸,但是NO_3^--N/(NH_4^+-N+NO_3^--N)的比值却与此正好相反,呈沼泽化草甸<弃耕地<耕地的趋势。说明在沼泽化草甸土壤中氮的可利用性最高,其次是弃耕地,耕地最低。
张金波宋长春杨文燕
关键词: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方式碳素氮素地上生物量
三江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58
2004年
在中国科学院三江平原湿地生态试验站综合实验场对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0~25cm)作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有明显差异。随着开垦时间的增加,土壤容重和比重显著增加,土壤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却在不断变小,大部分土壤养分含量也明显降低。有机质含量在开垦7年后下降了69.51%,15年后下降了72.96%,土壤全氮分别减少了58.59%和63.34%,有效氮减少了55.78%和75.31%,有效磷分别减少了45.67%和49.9%,有效钾则减少了43.71%和42.87%;然而,湿地开垦为农田后全钾略有增长。弃耕5年后,土壤的性质有所恢复,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开垦15年的土壤增长了53.13%,全氮增长丁23.16%,有效氮增长了139.61%,有效磷、有效钾分别增长了14.19%和9.62%。
张金波宋长春
关键词: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养分
氮素输入影响下淡水湿地碳过程变化被引量:29
2005年
通过野外控制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氮素输入对淡水沼泽湿地碳循环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的输入能够提高沼泽湿地碳的生物累积,但过多的氮素输入则引起植物生产力的降低,并对常年积水沼泽湿地有机物质的分解有抑制作用。在非淹水条件下,氮素输入后有机物质的分解速率明显大于淹水条件,说明水文条件和氮素输入对枯落物的分解过程都有重要的影响,只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氮素输入后,植物—土壤系统CO2排放量增大;但是,过多氮素输入后植物—土壤系统呼吸速率降低,这说明一定量的氮素输入可促进植物的生长和根的发育,对微生物的活性也有一定的影响,但过多的氮素输入则会对这些过程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氮素输入对土壤溶解有机碳(DOC)有明显的影响。氮素输入后,根层土壤DOC含量明显降低(P<0.05),不同土壤深度DOC的变化有一定的差异。
宋长春张金波张丽华
关键词:氮素CO2排放溶解有机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