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玲 作品数:40 被引量:178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经济管理 更多>>
超声射频分析技术无创评价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初步研究 张艳玲 刘金来 张辉 郑荣琴MR灌注成像测量猪肝脏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实验研究 第一部分 MR灌注成像测量正常实验猪肝脏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初步探讨目的初步探讨MR肝脏灌注成像及定量测定肝脏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方法。
材料与方法
采用3.0 T超导型MR成像仪,分别对9头健康实验猪行多层... 张艳玲关键词:灌注成像 肝脏灌注 血流动力学 肝动脉栓塞 经腔道三维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研究 郑荣琴 许尔蛟 张艳玲 张新玲 任杰 黄冬梅 贺需旗 张婷超声造影、常规超声、增强CT鉴别诊断门静脉癌栓与血栓的比较 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EUS)、常规超声(B型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增强CT(CTP)定性诊断门静脉栓子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临床确诊的43例门静脉栓子的常规超声、CEUS和CTP图像资料,比较3种手段对门静脉栓子的定性诊断准确性。结果常规超声、CEUS和CTP定性诊断门静脉栓子的符合率分别为60.5%、100%和76.7%,3种方法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US可以准确鉴别门静脉癌栓与血栓,较目前临床常用的常规超声和CTP更为准确,值得推广应用。 任杰 曾婕 吕艳 廖梅 张艳玲 郑荣琴关键词:微气泡 门静脉 肿瘤循环细胞 静脉血栓形成 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管炎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管壁超声造影在缺血性胆管炎(ischemie type biliary lesion,ITBL)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例ITBL、5例正常移植肝及9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应用ACQ造影定量分析软件,观察胆管壁及邻近肝实质血流灌注情况。分别绘制不同造影时相胆管壁及邻近肝实质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动脉期造影剂到达时间、达峰值时间、开始增强强度、峰值强度;门脉期(50S、90s)及延迟期(130s)的增强强度,计算胆管壁与邻近肝实质造影参数的差值。比较分析各组胆管壁与邻近肝实质造影参数差值的不同。结果健康对照组与正常移植肝时间强度曲线类似,表现为胆管壁均早于肝实质增强,早期增强强度高于肝实质。ITBL组胆管壁增强时间晚于肝实质,增强强度均低于肝实质。健康对照者与正常移植肝之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峰值强度、50S、90S、130S的增强强度差值在ITBL与健康对照者、ITBL与正常移植肝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TBI,患者胆管壁血流灌注较正常移植肝及健康对照者差,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能反映1TBL胆管壁血流灌注特点,有可能为ITBL的诊断提供客观、量化的标准。 廖梅 任杰 郑荣琴 黄冬梅 吕艳 张艳玲关键词:超声检查 微气泡 肝移植 胆管炎 超声评价肝移植术后不同时期胆道内径变化 被引量:2 2008年 肝移植术后,移植肝的胆道系统可能发生一定的变化,并有一个逐渐恢复的过程。目前,超声对肝移植术后不同时期胆道内径及其变化尚缺乏深入的了解。本研究采用二维超声对肝移植术后早期及晚期胆道内径进行系统监测,并与正常人对比,以了解肝移植术后不同时期胆道内径变化特点,从而早期及时地发现胆道并发症。 毛永江 郑荣琴 任杰 张波 黄冬梅 张艳玲关键词:肝移植术后 胆道系统 内径变化 超声评价 胆道并发症 移植肝 经引流管腔道内超声造影在引流不畅肝脓肿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经引流管腔道内超声造影(IC-CEUS)在引流不畅肝脓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且怀疑引流不畅的18例肝脓肿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9~78岁,中位年龄48岁。患者均在常规超声引导下行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临床观察和常规超声检查怀疑引流不畅,经引流管注入超声造影剂Sono Vue实时超声造影模式下行IC-CEUS,观察引流管位置、脓腔范围、脓腔交通性等。结果 18例患者均可通过IC-CEUS准确显示引流管位置,其中13例引流管在位,3例移位,2例脱位;脓腔存在10例,基本消失3例。常规超声检查仅发现1例引流管在位,脓腔存在6例。对于移位的3例引流管调整引流管位置,脱位的2例重新置入,IC-CEUS检查提示引流管在脓腔内。3例脓腔消失者拔除引流管。结论与常规超声检查相比,IC-CEUS能提供准确的引流管和脓腔信息,可作为置管引流的肝脓肿患者临床观察、治疗和随访的一种重要影像学方法。 张艳玲 李凯 郭欢仪 苏中振 许尔蛟 郑荣琴关键词:腔内超声检查 造影剂 肝脓肿 射频消融和手术切除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疗效比较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和手术切除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 年1 月至2014 年5 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15 例乳腺癌肝转移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3~66 岁,中位年龄49 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射频消融+ 化疗组(消融组,9 例)和手术+ 化疗组( 手术组,6 例).观察两组围手术期情况并进行生存分析.围手术期观察数据比较采用t 检验,率的比较采用Fisher 确切概率法.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 法和 Log-rank 检验.结果 消融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6±5) min,明显短于手术组的(151±27) min(t=-18.69,P〈0.05).消融组无术中输血情况,手术组术中输血3 例.手术组肿瘤清除率为100%,消融组可获得与手术组-致的肿瘤清除率.消融组术后住院时间为(6±2)d,明显短于手术组的(11±5)d(t=-3.70,P〈0.05).消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9,明显低于手术组的5/6(P=0.02).消融组和手术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3、23 个月.消融组1、2、5 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8.9%、66.7%、22.2%,手术组分别为82.3%、5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3,P〉0.05).结论 乳腺癌肝转移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治疗可获得与手术切除治疗相同的疗效,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势. 刘瑞磊 张鹏 张艳玲 许尔蛟 汤谧 张翘楚 李玺关键词:导管消融术 肝切除术 超声结合斑点追踪技术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尖室壁瘤1例 被引量:4 2020年 病例女,61岁,因“心悸伴胸闷、气促1周”入院。当地医院心脏彩超提示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可能,未排除为穿孔并假性室壁瘤形成。门诊拟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心尖室壁瘤形成”入院。入院体格检查未见异常。 林慧 张艳玲 张辉 张奥华关键词:心脏室壁瘤 常规超声结合超声造影诊断原位肝移植术后肾真菌脓肿一例 2009年 张艳玲 郑荣琴 任杰关键词:超声造影诊断 常规超声 慢性重症乙型肝炎 脓肿 真菌 原位肝移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