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霞
- 作品数:14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民俗志:文化书写的历史--基于“民俗志”概念及其书写范式的研究
- 通过对民俗志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笔者将我国“民俗志”划分为两类:一是传统民俗志,即文献民俗志,二是现代民俗志。然后针对我国传统民俗志写作情况讨论了现代民俗志隐去的概念及其书写程式,并对现代“民俗志”概念的产生和形成进行分...
- 张翠霞
- 关键词:民俗志
- 论白族民间文学中的龙形象及其演化被引量:1
- 2009年
- 在白族民间文学体系中,龙神话传说故事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龙是白族民间神话传说故事中的重要形象,在白族民间文学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形象体系,在广大白族民众中广为流传。龙形象体系的形成和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水神意识和斗争意识是白族龙形象的两个核心意识,贯穿于白族龙神话传说故事体系的始终。由最初的"以龙制龙"的神龙崇拜,到"以人制龙"的降龙英雄的人崇拜阶段,龙形象由神圣一步步走向世俗。透过龙神话传说故事,折射出了龙形象发展演变过程中白族民众的审美心理及文化传统。
- 张翠霞
- 关键词:白族民间文学龙形象
- 白族中元节仪式研究——以云南大理龙龛村“七月十四”为例
- 中元节是我国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但长期以来,由于中元节的节日文化所固有的特点,加上破除“迷信”思想的影响,中元节节日民俗一直没有受到学界普遍关注。本文是中元节节俗仪式的村落民俗研究,以大理白族龙龛村中元节(当地人称为“七...
- 张翠霞
- 关键词:白族中元节
- 文献传递
- 云南纸马艺术源流初探被引量:1
- 2009年
- 云南纸马艺术作为民间版画的一种特殊样式,是生长在云南民间信仰土壤之上的一朵奇葩。云南纸马由中原传入,然而在中原纸马销声匿迹之后,云南纸马还在民间广泛使用,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本文从史料出发,结合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云南纸马的艺术源流进行了初步梳理,并力图结合调查资料呈现出云南纸马艺术存在的一个现实境况。
- 张翠霞
- 关键词:纸马艺术源流
- 神坛女人:大理白族村落“莲池会”女性研究
- “莲池会”,俗称“老妈妈会”广泛存在于大理白族地区,是由中老年妇女自发形成的以地域崇拜及其祭祀活动为核心的女性村社组织。“莲池会”自唐南诏时期在大理地区兴起,至今仍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村落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大理,...
- 张翠霞
- 关键词:女性角色
- 美国女性民俗学研究述评被引量:2
- 2012年
- 女性民俗学是女性学与民俗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国内的女性民俗学研究,至今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着重介绍了美国女性民俗学兴起与发展的历程,并对美国女性民俗学的学术定位、学科特点及研究方法作了深入探讨。当前,美国女性民俗学研究渐趋成熟并正向理论化发展。了解美国女性民俗学发展历程及其理论方法,对当前我国民俗学,尤其是女性民俗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张翠霞
- 关键词:女性学女性主义
- 白族“龙母”神话探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白族的龙母神话是白族龙神话传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白族以《九隆神话》为其族源神话,其中就有了始祖母崇拜的因素,是白族龙母神话的肇始。随着《九隆神话》的发展和流传,龙母神话在民间也发生了各种变异。从龙母神话的文本出发,试图解释白族龙母神话的流传和变异的过程,进而对龙母神话变异的原因进行探析。
- 张翠霞
- 关键词:白族九隆神话
- 多维视野中的“歌”与“歌会”及其文化阐释——剑川石龙白族调与石宝山歌会的调查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作为被表述的"歌"与"歌会",石龙白族调和石宝山歌会是在多重表达中得以呈现的,"他者"由此获得有关"歌"与"歌会"的多维认知。同时,"他者"在田野调查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多重表述的分析,作出对某一文化事象更深的阐释。通过作用于传统文化的各种因素,人们用"文化"来"重构文化",作为一个处在现代社会转型中的传统民族民间歌谣个案,白族调和石宝山歌会向我们展示出一幅被重新组合、建构和传播的图景。
- 张翠霞
- 关键词:文化阐释
- 村落生活中的白族甲马——大理白族甲马的现存状态及文化阐释被引量:1
- 2010年
- 甲马在白族民间村落生活中广泛使用,但是长期以来却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白族甲马作为一种处于民间信仰中的民间艺术与村落的信仰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从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出发,力图呈现村落生活中甲马存在和使用的现状,并对其进行较为详细的理论分析,进而通过对村落日常生活中甲马使用仪式的详细分析,探求蕴含在甲马使用仪式过程中的内在逻辑,以挖掘白族甲马所承载的深层文化内涵。
- 张翠霞
- 关键词:村落生活文化阐释
- 民俗志:文化书写的历史——基于“民俗志”概念及其书写范式的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民俗志"作为文化书写的实践活动,并不是自现代民俗学科建立以来才产生的,在我国"民俗志"书写传统古已有之,它存在于我国卷帙浩繁的史志文献中,是一种"有实无名"的民俗志;自20世纪90年代"民俗志"概念被正式提出,经过十多年的写作实践和理论研究,民俗志已经进入了对其书写范式的反思阶段。本文首先追溯了我国史志文献民俗志的书写传统及其写作程式,并进而对"民俗志"概念作了发生学上的研究,提出在新形势下应当实现现代民俗志书写范式的转换,并对现代民俗志书写的可能形式和多种类型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 张翠霞谷成杰
- 关键词:民俗志文化书写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