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素静

作品数:24 被引量:71H指数:6
供职机构:解放军302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事医学计量科研专项课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2篇射波刀
  • 6篇肿瘤
  • 6篇金标
  • 4篇加速器
  • 4篇肝癌
  • 4篇肝脏
  • 4篇G4
  • 3篇肝脏肿瘤
  • 3篇DAV
  • 2篇植入
  • 2篇治疗肝癌
  • 2篇治疗前
  • 2篇射线
  • 2篇疗法
  • 2篇蒙特卡罗
  • 2篇放疗
  • 2篇放射疗法
  • 2篇靶区
  • 2篇CT引导
  • 2篇SBRT

机构

  • 19篇解放军第30...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302...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4篇李玉
  • 24篇张素静
  • 23篇徐慧军
  • 5篇刘小亮
  • 5篇吴昊
  • 5篇杨晓
  • 4篇韩萍
  • 3篇张军华
  • 3篇杨晓
  • 1篇徐寿平
  • 1篇张弢
  • 1篇朴俊杰
  • 1篇张军华
  • 1篇杨晓

传媒

  • 4篇中国医学物理...
  • 3篇中国医学工程
  • 2篇中国辐射卫生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年份

  • 2篇2014
  • 16篇2013
  • 6篇201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立体定向放疗计划中蒙特卡罗与射线追踪算法剂量计算结果的比较被引量:8
2012年
G4射波刀治疗计划系统提供了射线追踪算法和蒙特卡罗算法(MC算法)两种剂量算法。射线追踪算法利用射线追踪函数来计算计划设计中每个射束的靶区体素(最大剂量点)的累积剂量,只对主要路径上不均匀介质的校正。MC算法采用的是随机抽样的模拟方法,模拟光子在入射路径上的能量沉积,考虑了非均匀介质的散射剂量的影响。MC算法是与福克斯·蔡斯癌症中心(美国)联合开发,采用了方差缩减方法,利用体素模型将各种材料视为与密度可变的水等效,利用电子迁移算法计算可变密度水的吸收剂量。
李玉徐慧军张素静
关键词:射线放疗计划
治疗前植入与治疗中追踪的金标数量统计与评价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统计治疗前植入到肝脏肿瘤患者体内的,与治疗中用于追踪的金标数量并加以评价。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中心利用射波刀为437例肝脏肿瘤患者实施了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SBRT),治疗前在这些患者体内共植入1 586颗金标,每名患者植入的金标数量为2~9颗。对治疗中使用不同数量金标追踪的病例分别进行统计,并与植入时的病例进行对比。结果植入2颗金标的例数为25例,占总例数的5.72%;植入3颗和3颗以上的金标的例数为412例,占总例数的94.28%。治疗中利用2颗金标追踪的例数为97例,占总例数的22.20%;利用3颗和3颗以上金标追踪的例数为340例,占总例数的77.80%。金标的移位率为1.70%,利用率为90.62%。结论在治疗中使用2颗金标追踪的比例为22.20%,9.38%的金标在追踪没有使用,为此我们要不断提高金标植入的质量和数量,最大限度地降低2颗金标追踪的比例,提高金标利用率。
徐慧军李玉张素静杨晓
关键词:射波刀肝脏肿瘤金标植入
巨块肝癌分靶区与单靶区计划设计对比
2013年
目的:为了提高肿瘤的覆盖率,解决靠近敏感器官的肿瘤边缘剂量不足的问题,探讨对巨块肝癌进行分靶区治疗计划设计。方法:在治疗计划设计时把计划靶区(PTV)分成三个子靶区,分别为PTV1、PTV2和PTV3。PTV1和PTV3为计划设计区,PTV2是PTV1与PTV3之间的间隔区。选取2例巨块肝癌病例,采用相同的处方剂量和敏感器官限量,分别采用单靶区和分靶区进行计划设计,然后对这两种方法设计出来的结果进行对比和评估。结果:病例1,单靶区和分靶区计划设计下的肿瘤覆盖率分别为66.51%和99.00%。病例2,单靶区和分靶区计划设计的肿瘤覆盖率分别为56.85%和92.00%。结论:病例1和病例2通过分靶区计划设计,肿瘤覆盖率分别提高了32.49%和35.15%。分靶区计划设计大大提高了肿瘤的覆盖率,但增加了患者的治疗次数,延长了治疗时间。
李玉徐慧军张素静
多丝电离室(DAVID)系统对加速器射束的影响
2013年
目的:通过测量未安装和已安装DAVID系统两种情况下加速器射束的参数,分析DAVID系统对射束的影响。方法:西门子ARTISTE直线加速器,配备160叶多叶光栅,选择6 MV的X线。多丝电离室(DAVID),型号为T34084。利用三维水箱、半导体探测器等仪器测量未安装和已安装DAVID系统两种条件下PDD、profile、TPR20/10和水下5 cm吸收剂量,分析DAVID系统对加速器射线束PDD、平坦度、对称性、射线质的影响,并计算出DAVID系统的衰减系数。结果:无和有DAVID两种条件下,5 cm×5 cm、10 cm×10 cm和20 cm×20 cm三个射野R100偏差在0.6 mm^1.3 mm,R80偏差在0.13 mm^0.66 mm,R50偏差在0.38 mm^1.12 mm;40 cm×40 cm的射野R100、R80和R50的偏差分别为3.12 mm、3.31mm和2.04 mm;QI的偏差分别为0.0020、0.0045、0.0101、0.0061;x和y方向平坦度偏差在0.10%~0.58%,对称性偏差在0.04%~0.26%;TPR20/10的偏差0.002。射线穿过DAVID,使剂量衰减了7.67%。结论:DAVID系统的复杂结构和材料对6MV的X射线束的PDD、对称性、平坦度和TPR20/10影响甚微,最主要的是射线经过DAVID系统造成了剂量的衰减。
徐慧军李玉张素静韩萍张军华
关键词:加速器
QuickCheck检测加速器的能力测试与评估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在改变测量条件和标准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测量,对比测量结果,检测QuickCheck的性能,为加速器的晨检及检测结果判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改变输出剂量、射野大小、SSD、准直器角度和机架角,评估QuickCheck的检测能力。QuickCheck检测的射野参数与三维水箱等测量进行对比。结果:输出剂量增大1cGy或减小6cGy,射野改变≥0.2cm;SSD减小2cm或增大1cm,准直器旋转≥2o,机架角旋转≥6o,检测结果超过阈值。与三维水箱测量的结果相比,平坦度、对称性(G/T)和(L/R)及剂量率分别相差3.84%、0.67%、0.47%,1.2MU/min。结论:QuickCheck在检测输出剂量、射野大小、准直器角度、平坦度、对称性及剂量率方面准确度很高,能够满足日常加速器质量保证的需要。在检测SSD、机架角偏差方面能力较弱。
李玉徐慧军张素静
关键词:X射线加速器
G4射波刀物理技术方面的质量保证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建立一套系统的、可行的G4射波刀物理技术方面的质量保证方案,确保放射治疗的安全和精确。方法研究射波刀的加速器系统、机器人系统、靶区定位系统、靶区追踪系统、治疗计划系统等各个系统的特性,分析各个系统的质量保证项目和所要使用的仪器。分析射波刀的试运转程序和接收测试程序,以安全和精确为最终目标,制定一套全面的物理技术方面的质量保证方案;以系统性、可行性为方案设计的主体思路,对质量保证方案中的项目进行优化,制定执行周期。结果制定了每日、每月、每季度和每年的物理技术方面的质量保证方案,该方案涵盖了可能影响放射治疗安全性和精确性的各种物理技术因素,并制定了执行周期以及各个检查项目中参数的正常范围。结论一套系统的、可行的物理技术方面的质量保证方案是至关重要的,是安全和精确治疗的重要保障。
徐慧军李玉张素静杨晓
关键词:物理技术
射波刀治疗前植入与治疗中追踪的金标数量统计与评价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统计射波刀治疗前植入到肝脏肿瘤患者体内的,与治疗中用于追踪的金标数量并加以评价。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中心利用射波刀为437例肝脏肿瘤患者实施了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SBRT),治疗前在这些患者体内共植入1584颗金标,每名患者植入的金标数量为2-9颗。对治疗中使用不同数量金标追踪的病例分别进行统计,并与植入时的病例进行对比。结果:植入2颗金标的例数为25例,占总例数的5.72%;植入3颗和3颗以上的金标的例数为412例,占总例数的94.28%。治疗中利用2颗金标追踪的例数为97例,占总例数的22.20%;利用3颗和3颗以上金标追踪的例数为340例,占总例数的77.80%。金标的移位率为1.70%,利用率为90.62%。结论:在治疗中使用2颗金标追踪的比例为22.20%,9.38%的金标在追踪没有使用,应不断提高金标植入的质量和数量,最大限度降低2颗金标追踪的比例,提高金标利用率。
徐慧军李玉张素静刘小亮吴昊
关键词:射波刀肝脏肿瘤金标植入
探讨建立射波刀治疗肝癌的流程质量控制方案被引量:8
2014年
为了保证整个治疗的安全与精确,更好地衔接治疗中的每个环节,探讨建立一套射波刀治疗肝癌的流程质量控制(PQC)方案。从安全和精确的角度考虑,把射波刀治疗肝癌的整个流程分成10个环节,分别为患者信息登记、金标植入、体位固定、CT定位、靶区勾画、治疗计划设计、物理上的质量保证、治疗执行、正确性检查、资料归档。分析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错误,以及出错后带来的后果。为了环节之间能够顺利衔接,在环节之间用"重要提醒"相连。结果表明:列出的每个环节可能影响治疗安全性和精确性的各种错误的操作,并说明错误操作后带来的后果。环节之间的"重要提醒",可以为下一步操作提供重要信息,能够起到提醒、警示作用。PQC方案涵盖了肝脏肿瘤射波刀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起到规范、提醒、警示作用,让治疗更加安全、精确,工作衔接更加流畅。
徐慧军李玉张素静杨晓张军华
关键词:射波刀肝癌
射波刀治疗中患者拍摄的千伏级影像数量统计及受到的剂量评估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统计患者在接受射波刀治疗过程中拍摄的千伏级影像的数量,评估影像系统给予患者的剂量。方法对射波刀治疗的患者按照头颈部、胸部、腹部、盆腔和四肢进行分类,统计最少、最多和平均拍片张数。根据每个部位拍片选择的曝光条件,评估影像系统给予患者的剂量。结果头颈部肿瘤患者平均拍片144张,剂量为36~72mGy。胸部肿瘤平均拍片228张,剂量为57~171mGy。腹部肿瘤平均拍片226张,剂量为56.5~452mGy。盆腔肿瘤平均拍片198张,剂量为49.5~148.5mGy。四肢肿瘤平均拍片166张,剂量为41.5~83mGy。结论患者在射波刀治疗的过程中,kV级影像系统给患者带来了不同剂量的额外辐射。
徐慧军李玉张素静韩萍杨晓
关键词:射波刀影像系统拍片
DAVID系统探测射野大小和剂量偏差能力的检测与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检测DAVID系统对射野大小和剂量偏差的探测能力,为IMRT治疗中的实时验证提供依据。方法西门子ARTISTEZ直线加速器,选择6 MV X线,每次出束照射100 MU,确定DAVID的最小测量射野。选择最小测量射野以及5×5、10×10、20×20、30×30、40×40 cm×cm射野,改变射野大小和剂量,利用DAVID进行测量。结果最小测量射野为2 cm×2 cm。射野2×2、5×5、10×10 cm×cm,分别在X和Y方向变化1 mm,测量的偏差值在1.01%-37.62%之间。射野20×20、30×30、40×40 cm×cm,分别在X方向上变换1和2 mm,偏差在-0.94%~0.95%之间;在X方向上变换3mm,偏差分别为1.59%、1.23%和-1.13%;在Y方向上改变1 mm,偏差分别为3.07%、3.52%和-3.46%。剂量从100MU变为98MU和99MU,偏差在-1.03~-2.07%之间;变为101MU,偏差在0.86~1.28%;变为102MU,偏差在1.58~2.00%。结论对于射野2×2、5×5、10×10 cm×cm,DAVID在X和Y方向上探测射野偏差的能力均为1 mm;对于20×20、30×30、40×40 cm×cm的射野,在X和Y方向上探测偏差的能力分别为3 mm和1 mm。DAVID在Y方向上探测射野大小的偏差的能力强于X方向;对射野及剂量的增大和减小具有判断能力,若增大则偏差值为正,反之则为负。
徐慧军李玉张素静刘小亮吴昊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